來源:牛彈琴
美國又全國降半旗了。
一位美國年輕人被當(dāng)場槍殺了,他是90后,今年才31歲,兩個小孩子的父親,他還是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
看了一下視頻,作為特朗普“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旗手的柯克,9月10日在猶他州一所大學(xué)發(fā)表演講,場面非常熱鬧,他還向觀眾分發(fā)支持特朗普的紅帽子。
突然,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頸部,他脖子一歪,大量鮮血流溢出,隨后被宣布死亡。
人群四散而逃,場面極其混亂。
一聲槍響,終結(jié)了一個年輕的生命,也再次揭開了美國社會難以愈合的傷疤——當(dāng)立場取代了對話,暴力仿佛成了最直接的“辯論方式”。
這顯然是謀殺,而且是光天化日之下。
特朗普勃然大怒,連發(fā)多條推文。
其中一條,特朗普這樣說:偉大的,甚至是傳奇的查理·柯克去世了。沒有人比查理更了解美國青年的心。他深受所有人的愛戴和敬佩,尤其是我,而如今,他已不在我們身邊。梅拉尼婭和我向他美麗的妻子埃里卡和家人致以深切的慰問。查理,我們愛你!
特朗普很悲傷,他隨后又說,為紀念柯克這位“真正的偉大的愛國者”,他下令全國降半旗。
一個星期前,特朗普剛剛下令,全國降半旗,悼念美國教堂槍擊案,多名孩子去教堂祈禱時被槍殺。
一個星期后,美國又全國降半旗,悼念一位被槍殺的特朗普好朋友。
都是被槍殺!
國旗一次次降下,仿佛成了這個國家某種荒誕的日常儀式——哀悼之后,一切照舊,槍聲依舊。
但顯然,比起被害的教堂孩子們,柯克被槍殺,對特朗普陣營震撼尤其巨大。
特朗普的兒子小特朗普說:“我愛你兄弟。你給了這么多人勇氣大聲疾呼,我們永遠不會被壓制?!?/p>
商務(wù)部長盧特尼克 說,柯克的去世是“巨大的損失”,正因為他的幫助“使總統(tǒng)過渡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
衛(wèi)生部長小肯尼迪說,柯克是他的“親愛的朋友”,“我們國家不懈而勇敢的言論自由斗士”,“一顆子彈再一次讓一個時代最雄辯的真相講述者閉上了嘴巴?!?/p>
當(dāng)然,民主黨人也紛紛譴責(zé)。
加州州長紐森當(dāng)即表態(tài),槍擊事件“令人作嘔、卑鄙且應(yīng)受譴責(zé)”,“在美利堅合眾國,我們必須拒絕一切形式的政治暴力”。
奧巴馬和拜登夫婦,也立刻表態(tài)譴責(zé),并為柯克家人祈禱。
不管民主黨怎么祈禱怎么譴責(zé),在一些共和黨人看來,是民主黨在“鼓動殺人”。
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柯克是特朗普MAGA運動第一位真正的“烈士”。
特朗普本人也遭遇過暗殺,但畢竟他僥幸逃過;他的支持者被射殺,但畢竟當(dāng)時是誤殺。
柯克不同,他是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他強大的演講能力、煽情能力,為特朗普贏得了大量年輕粉絲,為他的上臺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在猶他州的演講,肯定是早就被瞄上了,槍手遠距離開槍,一槍斃命。
既然他被瞄上了,那特朗普以及特朗普的其他支持者,也都可能成為目標。
最后,怎么看?
美國的一個悲劇性事件,特朗普折損一員大將,更給美國政壇投向一顆巨大的震撼彈。
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這肯定不是最后一次降半旗。
以前兩黨對立,還相互辯論,美其名曰:我不同意你的言論,但我捍衛(wèi)你說話的自由。
現(xiàn)在,話不投機半句多,我也說不服你。那簡單,反正我有槍,讓子彈來說話。
特朗普遭遇過至少兩次刺殺,現(xiàn)在,輪到他的手下大將柯克。
這會是美國最后一次政治謀殺嗎?
肯定不會。我們還將聽到更多槍聲,不排除一些活躍的政治人物,都將成為槍下的冤魂。
照這樣降半旗的頻率,美國國旗能升起的日子,可能都沒有幾天。
有人就感嘆,美國已成了一個善于哀悼卻不善于改變的國家。
第二,誰都不愿討論禁槍的問題。
柯克被子彈奪去了生命,我知道,很多中國人的第一反應(yīng),那禁槍啊。
在美國,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因為特朗普反對禁槍,柯克也反對禁槍。
幾天前,教堂槍擊案發(fā)生后,衛(wèi)生部長小肯尼迪的解釋是,美國一直都有槍支,但自從美國成為“世界上用藥最過度的國家”后,才發(fā)生大規(guī)模槍擊事件。
也就是說,這不是美國槍支的問題,這是美國人精神出了問題。
觸動利益比觸及靈魂還難。他們不可能禁槍,即便他們自己都成為美國槍支泛濫的受害者。
他們更喜歡祈禱,為孩子們祈禱,為柯克家人祈禱。
我看到,當(dāng)時悲憤的美國人就說:“不要說什么思念和祈禱,這些小孩當(dāng)時正在祈禱?!?/p>
在這個昔日被視為自由燈塔的國家,自由似乎包括了擁有結(jié)束他人自由的自由。
第三,讓人哭笑不得的現(xiàn)實。
柯克被殺,當(dāng)然是美國內(nèi)政。
但我看到,以色列總理內(nèi)塔尼亞胡第一時間發(fā)推悼念。
他在推文中說:
柯克因說出真相、捍衛(wèi)自由而被謀殺。他是以色列的一位勇敢的朋友,他與謊言抗爭,堅定捍衛(wèi)猶太-基督教文明。兩周前我才和他交談過,并邀請他訪問以色列。可惜的是,這次訪問無法成行。
我們失去了一位了不起的人。他對美國的無限自豪和對言論自由的堅定信念將產(chǎn)生持久的影響。安息吧,查理·柯克。
什么意思?
柯克是特朗普的鐵桿支持者,但也是以色列的好朋友,以色列兩周前還邀請他訪問以色列,但他永遠無法成行了。
不得不說,內(nèi)塔尼亞胡比美國人更關(guān)心美國。
只是按照以色列的邏輯,不管敵人在哪個地方,天涯海角也要追殺,甚至與以色列關(guān)系不錯的卡塔爾,日前也遭到了以戰(zhàn)機襲擊。
什么國際法?
根本不存在的,特朗普也綠燈放行,還安慰卡塔爾,我知道太晚了,再沒有下一次……
那敵對者在美國謀殺柯克,是不是也可以是類似的理由。
國際舞臺槍聲不斷,美國街頭子彈橫飛——某種意義上看,邏輯一模一樣:當(dāng)話語無力,就讓武器發(fā)言。這或許是一種可怕的“內(nèi)外一致”。
只是可憐柯克年輕的妻子,就此失去了丈夫;可憐他兩個孩子,從小就沒了父親 。
誰又會是下一個柯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