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1日,中國NBA球員楊瀚森在美國接受了著名游戲2K高管羅尼的采訪,采訪期間,楊瀚森的口語受到了大家的關(guān)注,但是從整個采訪來看,小楊的口語進步比較緩慢,甚至可以說看不到進步。在整個采訪過程中,小楊多次在回答前看向身旁的翻譯克里斯,眼神中希望尋求幫助,雖然偶爾能說出幾個單詞和詞組,但是大部分時間,他還是在用中文回答。
在NBA打球,不會英語是萬萬不行的,這也是為什么如此多的中國球迷希望小楊能盡快提升口語水平,至少要達到能與人簡單溝通的水平。其實英語學習,最怕的就是不敢說,從這個采訪中我們也能看出,小楊怕出錯,不太敢表達,這是學習一門語言時最令人擔心的事。其實英文比中文簡單,只要說一些單詞,組合在一起,即便語法不對,外國人也能猜測出你的意思,然后跟你完成對話,但即便如此,小楊仍然無法跟羅尼完整溝通。
其實我國運動員中,有很多成長為國際明星,他們的口語不一定非常好,但是非常敢說,不怕丟臉,這一點是值得小楊學習的。UFC運動員李景亮,就是代表人物,他的英語幾乎是零基礎(chǔ),但是他敢在賽后采訪中對著全場幾萬觀眾說幾句,在賽前的采訪中,他也敢說,包括一些俚語、粗話,他都敢說,運動員就是要有這種心態(tài)。包括ONE冠軍賽的唐凱,他在擊敗韓國選手金裁雄后的一段賽后英文采訪,更是被認為是中國運動員展現(xiàn)自信的樣板,大家可以去搜著看一下。
其實在籃球領(lǐng)域,也有正面的學習榜樣,“小寶”李月汝,大家不知道有沒有看過他的采訪,也是全英文采訪,完全可以對答如流,雖然說的都是一些基礎(chǔ)的單詞,但是大家能明白她的意思,就足夠了。中國NBA的第一人姚明就不說了,口語頂級,那也是慢慢學出來的,所以這方面,必須要下苦功。另外有一個反面的例子,就是易建聯(lián),雖然他英語其實還不錯,但是性格過于內(nèi)向,這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他在NBA的發(fā)展。小楊的性格不用擔心,但是英語確實有點擔心。
在這段采訪中,小楊因為英語差,還暴露了一個情商問題。羅尼問他,會不會私下里玩2K26,小楊說,會的,我會先跟克里斯玩一玩,我會拿捏他,他是失敗者(he is a loser)。前面這幾句,都是中文,唯獨說他是失敗者這句是,切換成了英語。但凡上過高中的朋友都知道,用英語說別人是loser,是非常不禮貌甚至不尊重的,雖然只是開玩笑,這個詞也是禁忌的,這對于母語為英語的人來說,會感覺很怪異。所以歸根結(jié)底,小楊越怕說錯,越會說錯,真的應(yīng)該請個好的口語老師,系統(tǒng)地進行訓(xùn)練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