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時期,周邊部族要么遠遠觀望,要么就被某一位梟雄征調參戰(zhàn),從來就沒想過跟曹操、劉備、孫權分一杯羹——這三位沒有拿他們撒氣,他們就已經偷笑了。
三國三巨頭曹操、劉備(確切地說是諸葛亮)、孫權基本都有過跟周邊部族作戰(zhàn)的記錄——說是作戰(zhàn),實際是征服或懾服,不但要他們的物資,還要征調其人丁參戰(zhàn)。
三國三巨頭都挺硬氣,要說他們誰在這方面做過一點虧心事,那可能就要說劉備劉玄德了——這位漢烈祖昭烈皇帝,似乎還真做了一點對不起大漢朝廷的虧心事,盡管那件事沒做成,但也留下了一個歷史污點。
在《三國志》中,烏丸鮮卑東夷專門有一列傳,其中關于高句麗、馬韓、辰韓、弁韓的記載很有意思:“高句麗在遼東之東千里,南與朝鮮、濊貊,東與沃沮,北與夫馀接。建安中,公孫康出軍擊之,破其國,焚燒邑落。韓在帶方之南,東西以海為限,南與倭接,方可四千里。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韓。帶方太守弓遵、樂浪太守劉茂興兵伐之,遵戰(zhàn)死,二郡遂滅韓?!?/p>
不管是高句麗還是三韓,漢朝派出太守級別的將領就能將其滅國,北方的部族就更不用說了,有曹操在那鎮(zhèn)著,他們只有被斬殺和跪著“觀摩學習”的份兒:“曹操使張遼為先鋒,虜眾大崩,斬蹋頓及名王以下,胡、漢降者二十馀萬口?!薄磅r卑大人軻比能將數萬騎觀望強弱,見曹彰力戰(zhàn),所向皆破,乃請服?!?/p>
諸葛亮七擒孟獲,孫權收夷洲(對,就是那個最大的寶島),劉備伐吳的時候,“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就是主動要求參戰(zhàn)。
三國三巨頭都比較“霸道”,而老袁家那哥倆就很不地道了,他們要是得了勢,五胡亂華可能還要提前一百年——當時袁家兄弟打不過曹操劉備,就跟北方部族勾勾搭搭,那個被張遼陣斬的蹋頓單于,還曾幫著袁紹打過公孫瓚。
袁家兄弟做事不地道,一向以興復漢室為己任、被稱為仁德之君的劉備在歷史上也有污點——他曾在曹操北伐的時候,建議劉表出兵端曹操的老窩:“建安十二年,曹公北征烏丸,先主說表襲許,表不能用?!?/strong>
劉表是大漢荊州牧,到死都是,他是得到朝廷正式任命的,雖然不太聽話,但畢竟是真正的漢室宗親和不折不扣的漢朝封疆大吏,而曹操以司空行車騎將軍的身份(曹操建安十三年才當的丞相,很多小說和影視劇把時間提前了)北伐,那是代天子征伐,劉表不提供后勤補給已經不對,如果再在曹操后院放火,那就是漢奸行徑了。
曹操打烏丸鮮卑,也是冒了很大風險的——他太了解“老朋友”劉備了:自己帶主力北征,劉備一定不會放過這個趁虛而入的機會。
《三國志》沒有明確記載曹操的說法,但所謂“諸將”的意見,也正是曹操擔心的:"袁尚,亡虜耳,夷狄貪而無親,豈能為尚用?今深入征之,劉備必說劉表以襲許。"
只有郭嘉料事如神,認為劉備一定會出餿主意,但劉表一定不會采納,于是曹操帶著郭嘉等人進行了十分艱苦的行軍:“出盧龍塞,塞外道絕不通,乃塹山堙谷五百余里(這就是逢山開道遇水搭橋),經白檀,歷平岡,涉鮮卑庭,東指柳城?!?/p>
袁紹那兩個不成器的兒子袁尚袁熙勾結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加引號是因為這就是一個單于的名字,以免大家誤解)”帶著數萬騎兵對抗?jié)h朝大軍,結果張遼顯示了比關羽還勇悍的戰(zhàn)斗力,陣斬踏頓單于,另外還有一些“名王”或死或降,二十余萬人口被曹操收入囊中。
曹操一戰(zhàn)打出漢朝軍威,代郡烏丸行單于普富盧、上郡烏丸行單于那樓,一看漢軍不可戰(zhàn)勝,紛紛跪在路邊表示歸附。
我們或許不能說曹操那一戰(zhàn)打出了北疆二十年安寧,但是他的歷史功績卻不容抹殺——要不是曹操暫時放下劉備劉表不打,而是堅決消滅跟烏丸鮮卑勾結的袁尚袁熙,等他們發(fā)展壯大起來,后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袁尚袁熙雖然都是無能之輩,但是他們熟悉中原情況,而且也擅長陰謀詭計,就像西漢的中行說一樣,都是漢朝隱患,所以一定要將其剿滅,順便也給北方部族一個教訓。
有史料記載張遼也曾對劉備偷襲許都表示過擔憂:“遼諫曰:‘夫許,天子之會也。今天子在許,公遠北征,若劉表遣劉備襲許,據之以號令四方,公之勢去矣。’太祖策表必不能任備,遂行也?!?/p>
曹操大軍凱旋,郭嘉病故途中,劉表這才有些后悔,劉備可能也認為自己那個損招不地道,就安慰劉表:“今天下分裂,日尋干戈,事會之來,豈有終極乎?若能應之于后者,則此未足為恨也。”
實事求是地說,曹操對劉備那是真不錯,為了幫劉備搶回地盤和老婆孩子,夏侯惇還搭上了一只眼睛。
劉備前期走到哪都自稱“左將軍、豫州牧、宜城亭侯”,那都是曹操以大漢天子劉協的名義加封的,兩人“出則同輿,坐則同席”,這就是說劉備在曹營的時候,地位比荀彧和夏侯惇曹仁還高。
曹操北征,劉備不但不去幫場子,反而攛掇劉表打橫炮,讀者諸君出于公心來下結論,是不是也認為劉備這事做得不地道?
評價三國人物,不能僅看尊劉貶曹的《三國演義》,《三國志》《后漢書》和相關史料也要讀一點,讀完這些史料,我們就會發(fā)現曹操對大漢并非一點貢獻都沒有,劉備做事也不全都光明正大。
讀者諸君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曹操正帶著主力部隊在北方激戰(zhàn),聽到許都遇襲、劉協被擄的消息,會不會軍心大亂一敗涂地?如果曹操敗了,袁尚袁熙伙同北方部族一路南下,遭殃的是不是中原百姓?對劉備這個餿主意,歷史將會如何記載、評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