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資料僅供醫(yī)療衛(wèi)生專業(yè)人士參考
請勿向非醫(yī)療衛(wèi)生專業(yè)人士發(fā)放
近日,在馬德里召開的ESC 2025大會發(fā)布了五項重磅臨床指南/共識,掀起全球心血管領域實踐新浪潮。在這場國際學術盛宴中,ESC TV與POCKETIN聯(lián)合推出的《從2025 ESC新指南看中國實踐》獨家中文欄目,特邀中國心血管領域領軍人物——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霍勇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黃愷教授、上海瑞金醫(yī)院陳楨玥教授展開深度對話。三位專家結合中國臨床實際,從心肌炎/心包炎診療、瓣膜策略、血脂管理等關鍵方向切入,剖析國際指南與中國實踐的碰撞與融合,為中國心血管學科發(fā)展提供前瞻性思考與落地化方案。本文帶您直擊訪談核心,聆聽權威聲音。
01
霍勇教授:規(guī)范心肌炎/心包炎診療方案,強調影像學工具的積極作用
在本屆ESC大會期間,公布了《2025 ESC 心肌炎與心包炎管理指南》,該指南的提出對于后疫情時代更加普遍的心肌炎和心包炎提供了規(guī)范的診療方案。在指南開頭便提出了一個新的名詞,炎性心肌心包綜合征(IMPS,inflammatory myopericardial syndrome),強調在炎癥感染的情況下,心肌、心包常同時受累。隨后,在診斷方面,指南強調了心臟核磁共振的特殊作用。既往診斷心肌炎與心包炎常根據(jù)病毒感染后的血清抗體滴度變化進行間接推測;而現(xiàn)在我們可以通過心臟核磁共振成像,看到心肌的炎癥表現(xiàn),準確評估炎癥程度和預后的關系。當然,在引入多模態(tài)影響的同時,并不排斥傳統(tǒng)的心肌活檢,新指南也強調在應用心肌活檢時要與影像學分析相結合,使診斷更加可靠、有效。最后,對于心肌炎和心包炎患者,新指南特別強調患者感染后如何更好地康復。
此外,新指南為臨床醫(yī)生列出一系列示警(red flags)信號,包括臨床癥狀和/或生物標志物,這些可能是檢出心肌炎和心包炎的線索,從而縮短診斷時間。同時推薦對所有疑似心肌炎和/或心包炎的患者進行全面臨床評估,包括病史、體格檢查、胸片、生物標志物檢測、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以進行初步診斷評估。而對于一些反復發(fā)生IMPS的患者,雖然被列為罕見病,但臨床實踐中并不罕見,需要考慮遺傳背景,進行遺傳病因和基因檢測。在診療團隊方面,新指南推薦由臨床醫(yī)生、影像學專家、傳染病專家、外科醫(yī)生、重癥監(jiān)護專家和遺傳學家等共同組成多學科團隊,管理患有IMPS的復雜患者。相信隨著《2025 ESC 心肌炎與心包炎管理指南》的正式發(fā)布,將對當前的臨床實踐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02
黃愷教授:瓣膜指南更新推動領域發(fā)展,六大要點值得關注
隨著影像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創(chuàng)新醫(yī)療器械的持續(xù)進步,極大地推動了瓣膜性心臟病介入治療快速發(fā)展,今年ESC正式發(fā)布了《2025 ESC/EACTS 瓣膜性心臟病管理指南》,極大地推動了該領域的發(fā)展;而在新指南中,有以下幾個值得關注的重點內容。
首先,指南強調了評估瓣膜疾病原因和機制對制定治療策略的重要意義,不同的瓣膜疾病機制不同,治療策略也會有所不同;同時,指南強調了心臟團隊進行以患者為中心的決策共享的重要性,還肯定了三維超聲心動圖、心臟計算機斷層掃描和心臟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學技術在術前策略制定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TAVR適應癥年齡下調,二葉瓣及主動脈瓣反流首次被列為適應癥,同時也明確了TAVR在低風險患者中的中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進步,尤其是在中國老齡化進程加快,且二葉瓣發(fā)生率較高的情況下,對于我國臨床實踐也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第三,TEER治療二尖瓣反流患者推薦升級,F(xiàn)MR升級為Ia類推薦,DMR升為IIa類,AFMR獲得IIb類推薦;三尖瓣介入治療推薦等級提升,從IIb類升級為IIa類。這些推薦等級的提升,都反映了當前臨床診療技術的進步以及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完善,是一個非常好的進步。
第四,新指南更新并統(tǒng)一了瓣膜結構衰?。⊿VD)的定義,即瓣膜假體內在的永久性改變,其表現(xiàn)形式包括瓣膜磨損、瓣葉破壞、瓣葉纖維化或鈣化,以及支架或支梁斷裂變形。這一更新厘清了既往在SVD認識上的差異,從而使SVD的處理策略得到統(tǒng)一,形成了標準化的治療策略。
第五,新指南進一步簡化了術后抗栓治療方案,除非有明確指征,否則不建議在TAVR術后使用雙聯(lián)抗血小板治療來預防血栓形成(III B)。對于無OAC指征的患者,在TAVR后建議使用低劑量阿司匹林治療12個月(I A);無基線指征的患者,則不建議在TAVR術后常規(guī)使用OAC(III A)。這些推薦進一步規(guī)范了TAVR術后抗栓治療策略,避免了既往各中心抗栓治療策略不統(tǒng)一的情況。
最后,新指南專門擴展了關于VHD患者性別差異的內容,并設置了新的章節(jié)。這樣的設置,讓我們對于患者的性別差異以及如何處理這些特殊患者都有了更為清晰的概念。
03
陳楨玥教授:細化危險分層、降脂藥物及特殊患者管理推薦,為臨床提供詳盡指導
今年ESC期間發(fā)布了《2025 ESC/EAS 血脂異常管理指南重點更新(基于2019版)》,整體框架依然延續(xù)了《2019 ESC/EAS血脂異常管理指南》,但在內容上有所更新。首先是危險分層,新版指南在既往SCORE 2模型的基礎上,針對70歲以上患者增加了SCORE 2-OP預測模型;對年齡進行了分層,進行了更細化的危險分層和人群管理。其中,影像學作為一個風險預測因素納入了指南的考量,對于中?;颊撸绻嬖趤喤R床動脈粥樣硬化,或CAC評分顯著增高,則需要啟動降脂治療,作為一個影像學參數(shù),可以影響臨床治療策略。
其次是降脂藥物,在降LDL-C藥物方面,貝派地酸的推薦水平有所上升,作為他汀類藥物不耐受患者的替代用藥,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其在降低LDL-C水平的同時,具有心血管獲益,因此在新指南中,其推薦更加靠前;此外,ANGPTL3抑制劑作為一類不依賴于LDL受體作用的藥物,被推薦用于5歲以上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純合子人群中。在降甘油三酯方面,ApoC III抑制劑作為一大類新藥,雖然在中國尚未臨床可及,但在歐洲已經(jīng)在嚴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癥患者中使用,新指南推薦在甘油三酯水平超過8.5 mmol/L的患者中,可以使用ApoC III抑制劑降低急性胰腺炎風險;另外,關于甘油三酯相關的心血管剩留風險,新指南建議心血管高危、極高?;颊呷绻视腿ニ皆?.5-5.6 mmol/L之間,可以推薦他汀聯(lián)合二十碳五烯酸乙酯(IPE)治療,以降低心血管剩留風險,對于IPE的推薦更加積極。
最后是特殊人群,對于HIV感染患者,心血管風險較普通人群增加一倍,新版指南推薦40歲以上HIV感染患者可以使用他汀來降低心血管風險。而對于蒽環(huán)類相關心臟毒性高?;颊?,新指南也推薦進行他汀治療,以減少心衰相關事件的發(fā)生。對于ACS患者,強調ACS患者無論入院前是否應用他汀治療,入院后都要進行早期強化降脂治療,強化降脂治療策略基于患者基線水平和目標值,藥物選擇取決于所需要的LDL-C降幅,需要注意的是,在藥物選擇過程中要選擇具有心血管獲益的降脂藥物。而對于沒有心血管獲益的維生素或膳食補充劑,新指南則明確不推薦。
總體而言,新版指南在降脂目標值方面并沒有進行太大更新,但在細節(jié)方面更加完善,包括危險分層、新藥推薦以及特殊人群的管理策略更新,為臨床實踐提供了更為詳盡的指導。
04
霍勇教授:借鑒最新進展,融合中國實踐,向世界展示中國心血管學科發(fā)展速度
自從1996年首次在英國伯明翰參加ESC會議以來,我與ESC的緣分已延續(xù)近三十年。回顧這一歷程,我親眼見證了ESC大會的不斷壯大——會議平臺逐步擴展,影響力日益提升;同時也深切感受到歐洲心血管學科的蓬勃發(fā)展,在歐洲心臟病學會的引領下,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持續(xù)提高。如今,ESC已成為全球心血管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會議之一,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而中國正是其中一股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值得驕傲的是,中國已成為ESC大會投稿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這標志著我們已站到世界心血管臨床研究的最前沿,正逐步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在今年的ESC 2025大會上,中國的報告數(shù)量突破700項,尤其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展現(xiàn)出全球領先的實力。可以說,歐洲心臟病年會已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心血管學科發(fā)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國際學術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中國舞臺。
參與ESC會議的意義,不僅在于了解前沿學術動態(tài),更在于將這些進展轉化為提升我國臨床實踐水平的具體行動。通過此次對ESC 2025三部最新指南的深入學習,我們一方面應準確把握指南更新的核心內容及其背后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另一方面也要積極思考如何將其科學融入中國的臨床實踐。例如,在膽固醇管理方面,指南提倡的藥物聯(lián)合治療策略和剩余風險管理理念,如何結合我國醫(yī)療實際情況有效落地,是一個亟需探索的課題。與此同時,我們還應重視中外患者在遺傳背景、藥物反應、安全性特征等方面的差異。盡管疾病規(guī)律大體相通,但在具體治療策略上必須立足中國人群特征,實現(xiàn)國際指南的“中國化”轉化,使其真正適用于我們的臨床場景。從長遠來看,在借鑒國際經(jīng)驗的基礎上,我們更應致力于制定基于中國證據(jù)的本土指南,從而更精準、高效地指導中國臨床實踐。因此,參與ESC會議更深層的價值,在于吸收全球經(jīng)驗推動我國臨床研究、創(chuàng)新管理及診療水平的全面提升,最終為廣大患者帶來更優(yōu)質、更適宜的醫(yī)療服務。
如發(fā)現(xiàn)文內有誤請聯(lián)系我們
編輯:NICK
審校: Sissy
排版:9.o_0
*本文不構成任何診療相關意見和建議,僅供醫(yī)療人員參考學習
POCKETIN 將挑選重點研究,就已發(fā)布結果邀請專家陸續(xù)解讀
POCKETIN接受投稿,我們將為撰稿作者提供該研究的過往詳細資料,資料包括:原文、演講幻燈、官方新聞、演講視頻等素材,并根據(jù)稿件質量支付稿費。
稿件將發(fā)表在POCKETIN、心關注微信公眾號上,并發(fā)表在國際期刊《翳望》(ISSN 2709-9105)上。同時,稿件將作為供稿提供給合作單位。
投稿請聯(lián)系:zhengsisi@medicaltelescope.cn 鄭思思
POCKETIN
ESC 2025
由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東方華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和醫(yī)望共同發(fā)起的POCKETIN項目將依托人工智能學術跟蹤系統(tǒng),為全國廣大心血管醫(yī)師帶來及時全面的報道。
項目得到了醫(yī)師報、梅斯醫(yī)學、365醫(yī)學網(wǎng)、健康界、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心關注、醫(yī)心、嚴道醫(yī)聲網(wǎng)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更多精彩內容,請長按二維碼▼
1. 相關學術信息由醫(yī)望自主研發(fā)的人工智能學術跟蹤機器人提供。
2. 相關學術信息由醫(yī)望提供的醫(yī)學翻譯機器人完成翻譯后邀請臨床醫(yī)師進行再次校對。
3. 如有內容上的不準確請微信聯(lián)系我們(zhengsisi@medicaltelescope.cn)
4. 2023年8月起,POCKETIN引入人工智能(Deepseek、ChatGPT),專業(yè)編輯攜手AI編輯開啟會議速遞新體驗。
全面工作
傳播矩陣
FOLLOW US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東方華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
電話:0512-68295918
郵箱:info@ccahouse.org
網(wǎng)址:https://www.ccahouse.org
地址: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水坊路36號姑蘇會平江館心臟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