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媒體以及有些人,已經(jīng)越來越像個謎了。這么講吧,他們如果出生在古代,趙高第二集就得死。為什么?因為這幫家伙才是主角。
指鹿為馬算什么,指鹿為獅子老虎大象,那才叫夸張。
下面這是我剛刷到的視頻,一家媒體所發(fā),內容之無恥實為趙高之流的楷模:現(xiàn)在年輕人下班后,常去菜市場挑選剩菜葉,不少00后,甚至更小的年輕人,都加入了這個“撿菜大隊”,在廢棄菜堆里淘蔬果。
你以為他們要說什么,年輕人太不容易了?
天真!接下來的轉場,頓時讓我對該媒體驚為天人,直喊牛逼。真的是天人,一點不夸張,因為正常人絕對說不出下面這種話。
“雖然不好看,但能吃,不浪費”;
“有時候商戶看到他們撿菜,還會主動塞點”;
“隨著這股風潮越來越熱,大家在菜市場里,也慢慢形成了默契,不搶不吵,輕松撿菜……”
好一個“輕松撿菜”,我都被他們的無恥給氣笑了,這不就是“xx醫(yī)院真神奇”的翻版嗎。怎么會有這樣的人?還有底線嗎,還能說點實話嗎。我真的是崩潰了。
后面還有,“這不僅省錢,能交到朋友,而且還順手做了件環(huán)保小事。更重要的是,他們發(fā)現(xiàn)了生活里簡單的快樂?!?/p>
我就想問一句,年輕人是垃圾吞滅器嗎?你都知道是”環(huán)保“了,還搞得好像年輕人撿剩菜是很幸福的行為一樣。你家環(huán)保處理掉的東西,吃起來會健康?
商家不是傻子,而且商家也要賺錢,沒有哪個商家會想不開,天天把還能吃還能賣的菜直接放在那里等你去”撿“。只要稍微能吃,他們都會收回去,第二天賣,那玩意兒叫”特價菜“。
而且真爛到不能賣了,也不會”放“在路邊等人去撿。這是最基本的邏輯,那樣做會被警告的,沒人撿的話就會變成制造垃圾的行為。而且一般商家也不會因為懶而去這么干,很簡單,別人撿回去吃出了問題,還得來找你賠錢。
所以,有些人啊,真的盡干鬼扯的事,說把人當白癡的話。
至于什么“最重要的是他們發(fā)現(xiàn)了生活里簡單的快樂”,更是一點臉都不要了。
我描述一下,接近40度的高溫天,20歲出頭的年輕人忙碌一天,晚上下班趕地鐵終于到家,然后還要去菜市場的垃圾處理點,忍受悶熱和臭氣,無視周圍人的目光,翻找稍微沒爛到徹底的菜葉子,找到后還要回家摘出來、清洗干凈,并且煮來吃……
他們管這叫“快樂”。
這跟讓礦井里的工人吸煤塵時,還得強顏歡笑說“體驗大自然的粗獷氣息”有啥區(qū)別?硬把痛苦包裝成浪漫,把卑微寫成抒情。
各位,你們覺得指鹿為馬,有這離譜嗎?趙高好歹就指給朝堂上十幾個人看。可這幫人呢,在指給多少人看?
我是不知道現(xiàn)在年輕人怎么想的,但是我也年輕過,所以很清楚,撿爛菜葉吃,還不如撿瓶子來得體面合理。畢竟菜市場的數(shù)量可遠遠沒法跟垃圾桶比較,而且爛菜葉子能不能吃,會不會吃出病,我不知道。瓶子至少能賣兩個錢,我還不如撿瓶子賣了去買菜。
所以為什么不去撿瓶子呢,怕不是因為撿的人太多,搶不到了吧。
可笑他們竟然試圖說服我,說我們“撿瓶子”的時候很快樂。好家伙,這跟說撿垃圾使人愉悅有什么區(qū)別?
我也懶得罵了,你們自己看網(wǎng)友評論吧:其實年輕人上吊了,這些人都能報道成在簡單快樂地蕩秋千。
這幫人要是擱古代,照他們的邏輯,洪水淹了屋頂,能寫成“全民天然溫泉體驗”;糧食匱乏了,也能吹成“全民輕斷食養(yǎng)生熱潮”。
說狠了可能又要被某些網(wǎng)友罵粗鄙,所以多的就不說了,簡而言之一句話:這種新聞,趙高看了都得感動的流兩行淚,大哭“生不逢時”。倘若出生日期往后推個2000多年,史書都得把他頭上的“奸臣”兩個字去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