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兒童超重肥胖比例持續(xù)上升。那么,究竟是什么在悄悄“催肥”孩子?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內分泌代謝科的裴舟副主任醫(yī)師指出,兒童肥胖有“三大元兇”,家長務必提高警惕。
這些因素,讓孩子變胖
隱形殺手:糖
小心隱藏在食物中的“糖分陷阱”,如一瓶可樂的含糖量相當于15塊方糖。
運動小偷:電子產品
過去的孩子常在外面瘋跑,現(xiàn)在的孩子成了整天抱著電子產品的“沙發(fā)土豆”。
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看屏幕時間超過2小時,肥胖風險顯著增加。久坐不僅消耗不了熱量,還會讓代謝變慢。
每天應保證孩子至少1小時的戶外運動??捎杉议L帶頭,全家一起運動,比如跳繩、踢球甚至散步。
肥胖推手:睡眠不足
研究表明,每天睡不夠8小時的孩子,肥胖的風險會增加。
當孩子缺覺時,身體也會分泌激素,讓他們更想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
建議青少年兒童每天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睡前1小時遠離電子產品,營造安靜的環(huán)境。
及時減肥,避免“健康炸彈”
孩子肥胖,不僅導致體重增加,更會埋下“健康炸彈”,特別需要關注的有五方面。
肥胖是性早熟“加速器”。脂肪組織會分泌瘦素,直接刺激大腦釋放青春期啟動信號,導致孩子過早發(fā)育。
成為糖尿病“預備軍”。肥胖會產生胰島素抵抗,可能導致2型糖尿病。
上演“骨骼變形記”。長期肥胖,身體負擔大,會導致生長板提前閉合,引起矮小,還可能造成膝外翻、扁平足等問題。
帶來心理隱形損傷。研究顯示,肥胖兒童遭遇校園欺凌的概率是正常兒童的3倍,自卑感可能持續(xù)到成年。
進入未來健康“黑名單”。兒童期肥胖者成年之后,高血壓、冠心病、脂肪肝的風險增加。
家長三招控制兒童肥胖
清除高糖陷阱,家長是 “把關人”
主動排查家中高糖加工品,烹飪時少放糖,同時避免用甜食獎勵孩子,全家一起踐行低糖飲食,幫孩子遠離 “高糖陷阱”。
戶外親子運動,家長是 “陪伴者”
減少孩子電子產品時間,主動提議戶外活動,比如周末帶孩子騎行、放風箏,日常飯后陪孩子散步,用親子互動讓運動變有趣,助力孩子養(yǎng)成運動習慣。
建立穩(wěn)定生物鐘,家長是 “引導者”
幫助孩子定好入睡、起床時間,提前1小時啟動睡前儀式(如讀繪本、洗熱水澡),關閉電子設備、營造安靜睡眠環(huán)境,幫孩子形成規(guī)律作息,保證睡眠質量。
封面及配圖來源:豆包ai
更多閱讀?
投稿提示
歡迎本市衛(wèi)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關科普文章與視頻等經所在科主任審閱后,投稿至單位宣傳部門,經宣傳部門提交“健康上海123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