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乒主力居然連著爆冷出局?WTT澳門冠軍賽女單賽場熱鬧得很,不光有王曼昱絕境翻盤的精彩場面,還出了迪亞茲淘汰王藝迪、張本美和止步的意外結果。接下來就跟大家說說核心賽事是怎么打的、冷門背后藏著啥原因,再聊聊王曼昱和朱雨玲接下來的焦點對決。
到9月12日下午,WTT澳門冠軍賽女單8強已經(jīng)定了5個人,王曼昱逆轉早田希娜那場球是絕對的焦點,另外兩個冷門也把晉級格局給變了。
焦點戰(zhàn)里,女單2號種子王曼昱第一次上場就碰到了日本名將早田希娜,打到1-2落后的時候眼看要輸,還好馬琳暫停調整了戰(zhàn)術,最后3-2(7-11、11-3、8-11、11-6、11-7)翻盤,好不容易拿到了8強名額。
冷門比賽也挺讓人意外,9月11日波多黎各的迪亞茲兩度落后,最后3-2把國乒主力王藝迪給贏了;9月12日日本主力張本美和也沒晉級,1-3輸給隊友大藤沙月,丟了8強資格。
其他晉級的比賽里,朱雨玲3-0橫掃巴西選手布魯娜,陳幸同3-0打贏杜凱琹,還實現(xiàn)了對杜凱琹的10連勝,倆人都順順利利拿到了8強門票。
再從選手狀態(tài)和以前交手的情況看看,王曼昱的“逆轉韌性”和朱雨玲的“克制優(yōu)勢”反差特別大,冷門比賽也暴露了部分主力狀態(tài)上的短板。
王曼昱跟早田希娜那場,王曼昱一開始進入狀態(tài)慢,還兩度落后,但關鍵局調整能力特別強,第四局2-4落后的時候,馬琳暫停指導完,她很快就反超了;早田希娜雖然靠進攻打亂了王曼昱的節(jié)奏,可決勝局10-6領先的時候沒穩(wěn)住,關鍵分處理上還有不足。
王曼昱下一輪對手是朱雨玲,倆人以前交手的時候,朱雨玲對王曼昱有點“克制”,7月WTT美國大滿貫賽上,朱雨玲就贏過王曼昱還拿了冠軍,這次再遇上,王曼昱得解決“開局慢熱”的問題,才能改變之前的劣勢。
冷門比賽里,王藝迪兩度落后沒逆轉成功,跟迪亞茲“越打越勇”比起來,能看出來王藝迪面對逆境時,在戰(zhàn)術變化上做得不夠;張本美和輸給隊友大藤沙月,也說明日本隊內競爭挺激烈,選手狀態(tài)的穩(wěn)定性還得再提高。
其實這次賽事結果不只是體現(xiàn)了選手個人能力,更能看出來世界乒壇“競爭多元化”和國乒“梯隊考驗”這兩個大趨勢。
從世界乒壇的格局來說,迪亞茲贏了王藝迪、大藤沙月淘汰張本美和,說明其他協(xié)會的選手已經(jīng)有實力挑戰(zhàn)頂尖選手了,打破了“國乒壟斷”“日本只有少數(shù)主力厲害”的老印象,賽事競爭越來越多元,以后國乒要面對的對手會更分散。
從國乒發(fā)展來看,王曼昱“逆轉晉級”和王藝迪“爆冷出局”形成對比,能發(fā)現(xiàn)主力層狀態(tài)有波動,而陳幸同“10連勝杜凱琹”表現(xiàn)很穩(wěn)定,給國乒梯隊建設多了些可能。另外,朱雨玲以前是國乒主力,現(xiàn)在轉到中國澳門隊還保持著高水平,也能看出來乒壇選手“跨協(xié)會競爭”能讓賽事更有活力。
王曼昱絕境翻盤的韌性、迪亞茲爆冷帶來的驚喜、張本美和出局的意外,湊成了WTT澳門冠軍賽女單賽場的“多元看點”。這場賽事不只是選手個人實力的比拼,更證明了世界乒壇“沒有絕對弱旅”的競爭真相,對國乒來說,冷門不是“危機”,而是推著主力調整狀態(tài)、梯隊完善戰(zhàn)術的“機會”;對觀眾來說,充滿懸念和反轉的比賽,正好體現(xiàn)了體育精神里“永不言棄”的內核,后面王曼昱和朱雨玲的對決,更能檢驗選手“突破自我”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