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南朱先生將一幅收藏多年的畫作,直接丟給了鑒寶欄目組。
朱先生的本意只是想讓專家鑒別一下真?zhèn)味眩?strong>可接下來發(fā)生的一幕,卻讓他大跌眼鏡。
因為所謂的專家直接以贗品的名義告知了他,甚至還好心的幫他聯(lián)系了買家,并以17萬的價格賣出了這幅畫。
然而,在2011年,北京保利拍賣行竟以逾8700萬的天價拍賣了這幅名為《嵩陽漢柏圖》的畫作。
而此消息一出,河南的朱先生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沒想到兩年前變賣的贗品,沒想到竟然是貨真價實的無價之寶。
緊接著,接下來發(fā)生的一幕又讓朱先生怒氣沖天,原來當(dāng)年所謂的鑒別專家,盡是些坑蒙拐騙的騙子!
那么朱先生又該如何為自己討回公道呢?
一、曾經(jīng)的贗品竟是無價之寶
2011年12月10日,《嵩陽漢柏圖》驚現(xiàn)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會。臺下眾人競相出高價競買。因傳為乾隆親筆畫作,起價便徑直定為2500萬。
畢竟這樣的文物已見證了歷史的變遷,想要得到就必須得付出代價。
在幾個回合的競價之后,這幅貨真價實的畫作最終以7800萬拍賣成功。
不止如此,如果算上之前就投入的傭金,這幅畫作的價值恐怕還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現(xiàn)在的價格。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僅過了5個月時間,作為畫作的原主人朱先生,無意間得知了這一消息后,才恍然大悟自己被一位叫劉巖的鑒定師給騙了。
因為當(dāng)時的他誤以為這幅畫為贗品,只沖動的售賣了17萬的價格,與這7000多萬的價格比較起來,簡直就像是一種侮辱。
不過說到這幅畫與朱先生的淵源,那就不得不提起他的祖父。
朱先生的祖父曾經(jīng)是在某機(jī)關(guān)工作,因某天偶遇了一位老先生,才意外地獲得了這幅畫。
從那之后,這幅畫便成了朱先生家里的傳家寶。
而傳到朱先生的手里之后,剛好也是文物藝術(shù)品拍賣興起的時期,比如許多貨真價實的文物古畫,最終都以高價拍賣了出去。
尤其朱先生看到這一景象后,心里也開始按捺不住地竊喜。
到了2009年,他就迫不及待地將家里的古畫拿給了一個電視節(jié)目組,迫切的要求對方鑒別這幅畫的真?zhèn)巍?/p>
當(dāng)時接待他的是位故宮博物院特聘的專家,姓劉名叫劉巖。
尤其兩人剛一見面,劉巖的眼睛就死死地盯著這幅畫。
然而過了些時候,他卻又假裝嘆了嘆氣。
看著劉巖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心急如焚的朱先生忍不住開口詢問:
“是真是假,你快給個準(zhǔn)話??!”
“你急啥,鑒別也需要時間,萬一誤判了呢!”
此刻劉巖思索片刻后,便立即給了朱先生一個紙條。
可打開紙條后,上面只是一家賓館的地址。
當(dāng)時的朱先生還有些摸不著頭腦,等到回家后,他才恍然間明白了鑒寶師的意思。
在海選結(jié)束沒多久,心急如焚的朱先生立即帶著畫作趕往了賓館。
然而令他吃驚的是原來劉巖早已在賓館等候他多時,這是他萬萬沒想到的。
“這是我的證件和聘書,你先看看,看完我再跟你說些跟畫有關(guān)的問題。”
說完了這些,還不等朱先生開口,劉巖又自作主張的拿起畫作瞧了幾眼,緊接著又意味深長的說了句:
“這幅畫老是老,但不是真品?!?br/>
聽到劉巖的這句話,剛剛還滿懷期待的朱先生,臉色一下子變得有些失望。
等過了片刻,他又不死心的盯著手里的畫作,并指著上面的印章:
“你看這印章也是假的嗎?”
“印章這種東西誰都可以蓋,有印章的不一定就是真品?!薄 ?br/>
聽完了劉巖的話,朱先生也無心再鑒寶了,可就在他準(zhǔn)備收拾離開的時候,劉巖又立即叫住了他。
“看你這么有誠意,我還是給你指條明路吧,你這幅畫雖然是假的,但據(jù)我所知也有喜歡這種古仿畫的收藏家,你不如賣給他們,多少還能換點錢?!?br/>
看到朱先生眼里又燃起希望,劉巖便馬上拿出電話,將一個中年男子叫了過來。
二、被親手毀掉的畫作
這位中年男子姓程,在與朱先生商談了許久后,他才不情愿的開出了10萬的價格,不過當(dāng)時的朱先生并不滿意這個價格。
“你這10萬也太少了,這幅畫起碼得20萬,畢竟這也是我家流傳了幾代人的傳家寶?!?br/>“那我再給你加7萬,17萬你賣不賣,不賣我就走了?!?br/>
看到對方說要走,朱先生心里也立刻慌了,最終,這幅畫作以17萬的價格賤賣。
一轉(zhuǎn)眼到了2011年,當(dāng)朱先生無意間得知這幅畫以7800萬的價格成交后,他也立馬意識到自己當(dāng)年可能被騙了。
尤其回想到交易的一些細(xì)節(jié),似乎并沒有什么阻礙,一切都那么暢快自如,就像是專門為他精心設(shè)計的局。
比如所謂的鑒寶專家劉巖,現(xiàn)在回想他說的每一句話,似乎都有漏洞。
如果當(dāng)時不是急于拍賣,或許也就不會被這些有心之人利用了。
越想越氣的朱先生對之前的決策懊悔不已。
在反復(fù)想了一夜后,他最終決定把這些所謂的專家告上法院,勢必為自己討回一個公道。
在起訴的過程中,朱先生又無意間得知了一個秘密。
原來劉巖這個名字竟然還有一個同名的人。
更為荒誕的是,兩人身份信息近乎完全相同,一個身處山西,另一個卻位于北京,而騙走畫作之人顯然是北京的劉巖。
當(dāng)朱先生找到劉巖對峙時,狡猾的劉巖又給出另一番說辭,他表示自己并沒有直接說畫是假的,是朱先生誤解了他的意思。
說完了這些,劉巖又不忘給自己留一手。
他表示讓朱先生直接去找程先生,畢竟最終買下畫作的是程先生而不是他。
見劉巖一直在推卸責(zé)任,朱先生的氣又不打一處來。
兩人爭執(zhí)的過程中,詭計多端的劉巖又開始放話:
“程先生曾經(jīng)還說過保利拍賣的畫,也不一定就是當(dāng)年的那一幅呢?!?br/>
聽到這里,怒不可遏的朱先生也立馬拿出證據(jù),他表示畫上的印章是真跡的代表。
而且這幅《嵩陽漢柏圖》故宮里還有兩幅,據(jù)說還有一幅也早已不知去向。
但有一點他可以明確的是保利拍賣的就是他祖上流傳下來的那幅畫。
遺憾的是此番交易已過去了幾年,再加上證據(jù)不足,并且這幅畫到底經(jīng)歷了多少人也難于查證,所以到最后朱先生也只能以敗訴收場。
至于從頭到尾都在行騙的劉巖,據(jù)說他的生活并沒受到半點影響,每天的日子依舊過的很舒適,甚至還有人發(fā)現(xiàn)早已搬到香港定居生活。
其實朱先生的這起事件不只是一例,還有許多與此相似的案例,并且大多數(shù)都是被所謂的專家給欺騙了。
比如有位老人將自己祖上流傳下來的瓷器拿去鑒別,不幸的是又遇到了一些偽專家。
并且從一開始就被鑒定為贗品,緊接著再低價賣給某些指定的人,這里面的貓膩其實懂的都懂。
等過了一段時間,瓷器便會出現(xiàn)在某拍賣會上進(jìn)行拍賣,這些套路也幾乎和朱先生遇到的一模一樣。
還有某個年輕人因家里有不少的古錢幣,也特地請了專家進(jìn)行鑒別。
這些所謂的專家在看了一眼之后,就明確告知是假幣,根本沒有人愿意收藏。
不出意外到后來這些古錢幣又將以高昂的價格進(jìn)行拍賣。
三、結(jié)語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無數(shù)的案例都曾揭示過這些騙局。
這些所謂的專家大都以自己掌握的信息和專業(yè)知識進(jìn)行哄騙不懂行的賣家,而他們的所作所為已嚴(yán)重干擾了古玩市場。
如果是對古玩沒有什么常識的愛好者,在涉足這個領(lǐng)域之前,最好不要輕易的相信別人。
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因為很多專家都是利用這些空子來賺取高昂的利潤。
有不同觀點的可以評論區(qū)分享你的看法,認(rèn)可小編的希望您留個免費的點贊。點擊頭像,主頁有更多相關(guān)的優(yōu)質(zhì)內(nèi)容。
參考資料:
1、人民網(wǎng) 《“天價字畫案”拷問鑒定專家職業(yè)道德》
2、烏魯木齊晚報 《17萬“贗品”拍出8700萬高價》
3、鳳凰網(wǎng) 《17萬賣出乾隆御筆拍出7800萬 兄弟訴專家詐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