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歐盟罕見地把目光對準了中國,這次不是經(jīng)濟合作,不是貿(mào)易爭端,而是要跟美國一起,商量“二級制裁”中國。說白了,就是不許中國繼續(xù)買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不讓中俄之間這條能源紐帶再延續(xù)下去。看到這里,很多人可能會問,特朗普還沒動手,歐盟怎么就先急了呢
其實,事情的起因并不復雜。俄烏沖突打到現(xiàn)在,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一波接一波,什么“黑油輪”、什么“影子船隊”,軟硬兼施,手段花樣百出??墒牵砹_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卻像打不死的小強,還是能繞道進入歐洲,甚至遠銷亞洲。歐盟一邊扼腕長嘆,一邊繼續(xù)高價買美國的油氣,嘴上喊著制裁,腳下卻沒停下來。這種“兩頭下注”的做法,外人看著都覺得尷尬
最近,特朗普又在國際舞臺刷了一波存在感。他通過視頻參加了法國主導的那個支持烏克蘭的“意愿聯(lián)盟”大會,現(xiàn)場沒到,氣勢沒減。他對歐洲人提出了兩個條件,第一是馬上停買俄羅斯石油,第二是要對中國加大壓力。說白了,就是想借烏克蘭這件事,把矛頭引向中國,讓歐洲跟著美國的步伐走。澤連斯基聽了很高興,立馬表示支持,可歐洲其他國家卻是各有盤算
一、歐盟“二級制裁”的小算盤
歐盟之所以考慮制裁中國,說到底,還是因為自己在制裁俄羅斯這條路上碰了壁。俄油雖然被禁了,可各種渠道的“換包裝”操作讓人防不勝防。印度買進俄羅斯石油,簡單加工后又賣回歐洲,中國也被指買了不少俄油,再加上歐洲內(nèi)部,法國、比利時等國還在偷偷買俄氣。歐盟自己都做不到徹底斷供,卻偏偏想讓中國先停下腳步,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二級制裁”這個詞,聽著唬人,其實操作起來難度大得很。首先,歐盟成員國要達成一致意見,這就像讓一群老虎和綿羊坐在一起商量吃什么晚飯,談得攏才有鬼。法國、比利時、匈牙利這些國家對俄能源依賴很深,他們不愿意自斷后路。再說了,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mào)易伙伴,輕易翻臉,等于自斷財路。歐盟內(nèi)部有分歧,外部壓力又大,進退兩難
但歐盟不是沒行動。前不久,代表團已經(jīng)去了華盛頓,和美國財政部談對俄制裁問題。美國一邊給歐盟打氣,一邊自己卻早就對印度加征高額關稅。特朗普嘴里喊著要對中國“二級制裁”,但真要動手,他也得掂量掂量。畢竟中國的分量和印度不一樣,動輒就能影響全球產(chǎn)業(yè)鏈。歐盟要是急著跟風,很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二、特朗普的算盤和美國的利益
特朗普這次高調(diào)現(xiàn)身巴黎會議,不僅僅是為了烏克蘭。他的真正目的,是想借機讓歐洲徹底甩開俄羅斯的能源,然后把歐洲的油氣市場讓給美國自己。這么一來,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和石油就能大批量賣到歐洲,賺個盆滿缽滿。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特朗普打的如意算盤就是讓歐洲人買美國的油氣,順便還要幫著美國牽制中國,做美國的“打手”
他提出的第二個條件,就是讓歐洲對中國加大經(jīng)濟壓力,理由很直接:中國買了俄羅斯的能源,這等于間接支持了俄羅斯的軍事行動。特朗普說得冠冕堂皇,實則是借刀殺人,讓歐洲人出力,美國坐享其成。歐洲人也不是傻子,嘴上答應得爽快,心里卻明白,真要這么做,自己的經(jīng)濟才是最先受傷的那個
三、歐盟的內(nèi)憂外患和分歧
歐盟內(nèi)部,成員國算盤各打各的。有的國家還在偷偷買俄羅斯的天然氣,有的則想著跟美國搞好關系。去年,法國、比利時、西班牙和荷蘭這幾個國家,進口了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占歐盟進口總量的九成以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歐盟嘴上喊著制裁,實際上“里外不是人”,既得罪了俄羅斯,又沒能從根本上解決自己的能源依賴
歐盟“二級制裁”中國的提議,表面上是配合美國,實際上內(nèi)部意見分歧很大。27個成員國要全票通過,難度比登天還大。有的國家直接反對,有的國家含糊其辭,所以到現(xiàn)在為止,也就是停留在討論層面。更何況,中國是歐盟重要的貿(mào)易伙伴,德國、法國的企業(yè)都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真要斷了這條線,歐洲經(jīng)濟得掉一層皮
四、中國的底氣和反制空間
中國不是第一次被西方制裁,也不是第一次面對“長臂管轄”。中國的立場一直很明確:中俄合作是正常的貿(mào)易行為,不針對第三方,更不受外部壓力影響。對于所謂的“二級制裁”,中國早就有應對預案。首先,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和完整的產(chǎn)業(yè)鏈,歐洲想要靠制裁逼中國讓步,難度比吃鐵還硬。其次,中國在新能源、稀土、原材料等領域有足夠的戰(zhàn)略籌碼,真要反制,歐洲才是最怕的那個
其實,歐盟對中國“二級制裁”最多也就是嘴上說說,真做起來,自己承受的代價遠比中國大。中國完全可以調(diào)整對歐出口,減少對歐洲關鍵產(chǎn)業(yè)鏈的依賴,把訂單轉(zhuǎn)移到東南亞、中東、拉美這些新興市場。中國還可以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用更大的市場空間替代歐洲。這些手段都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中國手中的底牌
五、全球能源格局的現(xiàn)實與未來
現(xiàn)在的全球能源格局,早已不是歐美說了算。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找到了新出路,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jīng)濟體用實際行動打破了西方的壟斷。美國和歐盟想靠制裁讓俄羅斯屈服,可現(xiàn)實卻是,歐洲自己先陷入了能源危機。高價買美國油氣,企業(yè)成本大幅上漲,通脹壓力也跟著水漲船高。更要命的是,如果中歐關系再因為制裁惡化,歐洲的產(chǎn)業(yè)空心化趨勢會更嚴重,經(jīng)濟衰退將成定局
特朗普的“金融霸權(quán)”和“制裁手段”其實早就被印度驗證過了。印度被美國列入了“二級制裁”名單,但照樣大肆采購俄羅斯石油,甚至不買美國的油氣。歐盟要照搬美國那一套,對中國“照葫蘆畫瓢”,結(jié)果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印度沒被制服,中國就更沒那么容易被撼動
六、結(jié)語:自作聰明的歐盟,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
說到底,歐盟這次之所以急著討論“二級制裁”中國,很大程度上是被特朗普“推了一把”。美國想讓歐盟替自己分擔壓力,歐盟也想在美歐關系里占個便宜。可惜,算盤打得再精,現(xiàn)實卻很骨感。歐盟內(nèi)部矛盾重重,成員國利益分歧巨大,對華制裁的聲音再高,也難以化為實際行動
當然了,中歐之間的貿(mào)易和合作已經(jīng)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誰都不是誰的附庸,誰也不可能輕易動搖對方的根基。在全球經(jīng)濟深度融合的今天,單邊主義和霸權(quán)主義已經(jīng)不合時宜,歐盟真要“自作聰明”,很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
所以,歐盟與其盲目追隨美國,不如靜下心來,好好想想自己的出路。世界不是誰說了算,也不是靠制裁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對中國來說,這場博弈不過是見慣不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歐盟來說,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恐怕才是最現(xiàn)實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