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紅薯到了膨大關(guān)鍵期,種它的農(nóng)戶最近都在問倆問題。一個是啥時候收最好,一個是現(xiàn)在咋管理,急得夜里睡不著覺。
東北有的地兒,半個月后就該收了;華北正膨大;南方還在長薯塊。紅薯這作物,生長期長,前期光長藤,8月后才開始鼓薯塊。
就像種土豆,沒長夠天數(shù),淀粉少,吃著發(fā)脆不面乎。紅薯也一樣,9月扒出來嘗嘗,沒甜味沒面感,像嚼生脆瓜。老輩人說“處暑高粱白露谷,秋分紅薯甜如蜜”,這話有道理。
北方下霜后收最好,白天熱夜里涼,溫差大,糖分淀粉拼命攢。但收晚了也不行,地溫一低,紅薯容易受凍,爛窖風(fēng)險高。
南方?jīng)]霜凍的地兒,薯藤沒蔫巴就別急著收,晚收幾天更香甜。現(xiàn)在到收前,管理可不能松,就倆重點:控旺、補鉀。
有的紅薯藤瘋長,葉子大得能遮太陽,這可不是好事兒。藤子長太旺,養(yǎng)分全跑藤上了,薯塊沒勁兒長,產(chǎn)量上不去。
這時候得控旺,掐尖兒、提藤都行,把藤子生長速度壓一壓。掐尖兒后再噴點葉面肥,30斤水加80克磷酸二氫鉀,再加20克尿素。葉子吃了這“營養(yǎng)劑”,不瘋長了,還能把養(yǎng)分往薯塊里送。
紅薯膨大靠啥?鉀元素是關(guān)鍵,缺鉀的薯塊小,淀粉少,口感差。除了磷酸二氫鉀,還能噴1.
5%的硫酸鉀溶液,葉子綠得發(fā)亮。去年華北有戶人家,沒補鉀,紅薯產(chǎn)量少了兩成,吃著發(fā)柴。
管紅薯可不能懶,該動手時得動手,藤子旺了就得掐,缺肥就得噴。有人問:“翻藤還管用不?”北方9月雨水少,藤子不扎根,翻不翻都行。
南方雨水多,藤子愛扎根搶養(yǎng)分,該翻還得翻,別讓藤子“偷”營養(yǎng)。收紅薯的時間,得看當?shù)叵滤兆?,有的年份冷得早,有的晚……紅薯甜不甜,全看后期管得嚴;收早收晚有講究,溫差積累是關(guān)鍵。想知道紅薯咋儲存不爛窖?
點個關(guān)注,下期接著嘮實在干貨。具體咋操作,還得看自家紅薯長勢和天氣,拿不準多問村里老把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