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41年,齊威王正在觀看戰(zhàn)報,丞相鄒忌急匆匆跑進來,大聲說道:“大王,大王,大事不好啦,田忌要造反了!”
齊威王不由得哈哈大笑,把戰(zhàn)報扔給鄒忌。
鄒忌打開戰(zhàn)報:田忌采用孫臏的詭計大敗魏軍,俘虜了魏國太子申。
鄒忌急得快要跳起來,“大王,大王,我說的是鄒忌要謀反了!”
齊威王頓時愣住了!
過了一會兒,齊威王緩過神來,才對鄒忌搖搖頭說:“不可能,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田忌怎么可能造反呢?你知道他跟我一樣姓田不?”
鄒忌知道,如果不拿出點證據(jù),是沒法說服齊威王的。
于是,鄒忌繼續(xù)說道:“大王,這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F(xiàn)在臨淄城的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已經(jīng)傳遍了田忌準備自立為王的消息。您恐怕要大禍臨頭了!”
這時,已經(jīng)年邁的齊威王又呆住了,他也不得不開始相信鄒忌的話。
齊威王趕忙問鄒忌:“怎么回事?”
鄒忌解釋道:“現(xiàn)在城里都在傳,說田忌有個仆人在街市上找算命先生算卦,說田忌將軍率軍三戰(zhàn)三勝,想要成就大事,問時機是不是成熟了。算卦的說時機已到,所以大家都在傳這個消息。我們已經(jīng)把田忌的仆人和那個算卦的老頭抓了起來,您隨時可以審問?!?/p>
齊威王這時也不得不相信了,心急如焚,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問鄒忌:“這可怎么辦?田忌手里有齊國的精銳大軍,如果他真的要攻打臨淄,那咱們這點人可扛不住??!”
鄒忌對齊威王說:“大王,我有一個詭計,您可以派個使者,讓田忌單獨回來向您匯報與魏國軍隊作戰(zhàn)的情況。只要他回到臨淄,就能證明他的清白,也能讓百姓安心?!?/p>
齊威王一聽,覺得這是個好辦法。只要田忌離開軍隊,軍隊還在自己手里,田忌沒了兵權(quán),就像老虎被拔了牙,還能掀起什么風浪呢?
于是,齊威王立刻派使者前去傳召田忌:速回臨淄。
這時,田忌正帶領(lǐng)軍隊返回臨淄的路上。
當天晚上,田忌剛剛扎營,就看到府上的一個仆人趕到軍營來找他。
田忌問:“你不在臨淄待著,怎么來找我了?臨淄發(fā)生什么事了嗎?”
仆人說:“老爺,大事不好了!現(xiàn)在臨淄城到處都在傳您要謀反的消息,您千萬不要回臨淄,恐怕您一回臨淄,就會被齊王抓起來砍了狗頭!”
田忌一聽,氣憤地說:“是誰在造我的謠?我?guī)е婈犝嘏R淄,怎么可能會造反?”
仆人便把臨淄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田忌。
田忌聽完后說:“八成是鄒忌這小子在算計我。這可怎么辦呢?”
一時間,田忌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找來軍師孫臏商量對策。
田忌問孫臏:“孫先生,你看我這事該怎么解決?我怎么可能會謀反呢?你是最清楚的?!?/p>
孫臏說:“將軍的忠心自然沒有問題,但大王現(xiàn)在不信您……咱們先等一等,看看大王什么反應再說,我家的兵法中說,以不變應萬變,咱們不妨靜觀其變。”
田忌想了想,確實如此,就地扎營,等待心的消息。
沒多久,齊威王的使者到了,對田忌說:“大王召您回臨淄,軍隊交由田嬰、田盼接手,就地駐扎?!?/p>
田忌先是打發(fā)使者去休息,這才問孫臏:“孫先生,這可怎么辦呢?我若回臨淄,恐怕性命不保。大王年紀大了,聽信鄒忌的花言巧語,我回去恐怕小命難保,我可不想回去送死。”
孫臏說:“既然您不想回去送死,我倒是有幾個辦法,您聽一聽怎么樣?”
田忌說:“行行行,先生有什么計策,趕快說來?!?/p>
孫臏提議:“您不如束手就擒,到大王面前自證清白。您和大王是親戚,打斷骨頭連著筋,想必不會有生命危險。大不了您放棄兵權(quán),不理朝政,安心做一個閑居在家的貴族,享受富貴一生?!?/p>
田忌聽了,搖了搖頭:“這恐怕不行。我不能把自己的性命寄托在別人的仁慈上。能做到高層位置的人,有幾個會心軟?不行,不能這么干。請先生說說中策!”
孫臏呵呵一笑:“中策就是帶著親信逃離齊國,等大王什么時候去世,新王上任后,您還有回齊國的機會。”
田忌聽了,依然默不作聲。
孫臏看了看田忌,知道田忌這是不愿意,畢竟,沒人愿意背井離鄉(xiāng)。更何況到了別的國家,他的身份比較敏感,寄人籬下,日子恐怕也不會太好過。
于是,孫臏又對田忌說:“上策就是帶兵把臨淄圍了,把大王身邊的小人揪出來,這樣將軍就可以安然無憂。”
田忌想了想,最終還是決定拼一把,畢竟自己手握大軍,應該可以逼齊王就范。
于是,田忌率領(lǐng)大軍一路急行軍,趕回臨淄,把臨淄給圍了個水泄不通。
但是,齊威王和鄒忌早有準備,臨淄城高墻厚,田忌的軍隊打了三天,士氣低迷,大家不知道為什么要攻打臨淄,而且是在自己家鄉(xiāng)作戰(zhàn),一個個也不盡力,所以遲遲沒有進展。
這時候,田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去找軍師孫臏,但孫臏早已不知所蹤。
田忌這時知道自己也沒辦法了,于是帶著親信逃到了楚國。
這就是田忌的遭遇。
田忌在前方拼命,結(jié)果遭到了鄒忌的背后一刀。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遭遇呢?
其實說白了,就是齊威王年紀大了,已經(jīng)有些糊涂了。
對于領(lǐng)導來說,一定要防止類似的情況發(fā)生,否則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
一,偏聽偏信。
齊威王年紀大了,已經(jīng)有些糊涂。鄒忌說什么他就信什么。
當然,這也由不得他不信,畢竟田忌謀反的消息已經(jīng)傳得滿城風雨。
他即使不信,也不得不信,這就是權(quán)力失衡的結(jié)果。
而齊威王此時過度信任鄒忌,導致了權(quán)力的進一步失衡,最終把田忌逼走了。
二,過度關(guān)注自身安全。
領(lǐng)導遇到問題時,往往會首先考慮自身安全,這是人的趨利避害本能。
所以,很多領(lǐng)導容易疑神疑鬼,這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三,思維固化。
齊威王面對田忌連續(xù)三次大戰(zhàn),田忌聲望如日中天,齊威王不得不考慮田忌謀反的可能性。
這其實是思維固化的表現(xiàn),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忘記了從全局出發(fā)。
實際上,田忌已經(jīng)是貴族,而且是王室成員,謀反的可能性非常低。
齊威王在高位待久了,思維變得僵化,動不動就懷疑別人要謀反,可以說是“驚弓之鳥”,也有點老糊涂了。
齊威王年紀大了,往往容易做出老糊涂的事,所以說,領(lǐng)導真不能年紀太大了,不利于團隊拓展生存空間。
四,人性的弱點。
鄒忌正是利用了齊威王的人性弱點。
人在遇到問題時,往往會選擇保護自己,這是一種趨利避害的本能。
齊威王正是中了鄒忌的圈套。
說到底,領(lǐng)導也是人,也會有各種人性的弱點。
在一些重大時刻,這些問題甚至會被放大。
因此,作為領(lǐng)導,我們必須警惕自身可能存在的這些問題:偏聽偏信、趨利避害以及思維固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掌權(quán)時間的增長,領(lǐng)導可能會變得更加糊涂,更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
領(lǐng)導工作并不容易,尤其是當領(lǐng)導時間久了,年紀大了,思維和認知容易固化,過度依賴某些人或以前成事的一些觀念,形成一種執(zhí)念和偏執(zhí),這很容易導致決策上的失誤。此外,領(lǐng)導身上的人性弱點,在關(guān)鍵時刻往往會被放大。
你覺得是這樣嗎?
觀看更多《資治通鑒》的解讀內(nèi)容,歡迎訂閱我的系列解讀文章,更有深度更多干貨,讓你領(lǐng)悟領(lǐng)導智慧,掌握成事之道。
讀史學謀略,有位又有為。
關(guān)注我,每天為你分享謀略智慧。
李子霄 ,《資治通鑒》實踐導師,暢銷書作者,自媒體專欄作家。長期解讀《資治通鑒》,深耕職場管理領(lǐng)域多年。
著有圖書《門道:讀一頁就有用的資治通鑒》。
線上專欄《資治通鑒:領(lǐng)導智慧與成事之道》《制勝謀略:資治通鑒中的成事智慧》《劉邦的啟示》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