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待如今李宰碩先生用生命托舉另一個生命的動人舉動之余,稍微談談東亞之間的一些關系,只是希望我們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文 | 海上客
“日前韓國海警李宰碩為營救中國公民殉職,中方謹對他的不幸離世表示哀悼,對其家屬表示誠摯慰問,對李宰碩先生舍己救人的精神表示贊賞。中國駐韓國大使館代表出席了李宰碩先生遺體告別儀式?!边@是昨天(9月16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fā)言人林劍對34歲的韓國海警李宰碩之遇難,表示的哀悼之辭。
9月15日,李宰碩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01
李宰碩舍生忘死救援70歲受傷中國男子,在救助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救生衣讓給老人。在兩人一起游向岸邊的過程中,李宰碩失蹤。最終發(fā)現(xiàn)遺體,死亡原因是心臟驟停。
之后,受助男子身體已無生命危險。
在海叔看來,李宰碩的行為,當然有遺憾之處。其中最為遺憾的還是他的生命戛然而止。畢竟,生命只有一次。
但正因為生命誠可貴,也看出了李宰碩救人精神的偉大。
更何況,他曾救助的并非他的同胞,而是鄰國——中國人。
回想在過去的歲月中,中韓自1992年建交以來,雙邊關系總體良好。但也曾遇到過中國漁民在海上遭遇韓國海警且被射擊等事。
當然,這些都是前些年的事了。就近期來說,不僅有李宰碩的救人行為。中韓中間,還是有不少佳話。
比如今年6月,中國張家界司機肖波用生命守護了10余名韓國乘客的安全。中韓兩國媒體也都有積極的反響。
韓國朋友向“張家界好人”肖波致敬,獻錦旗 圖:新華網(wǎng)
去年以來,韓國游客前來中國旅游者日眾。甚至出現(xiàn)了韓國一些地方的朋友熱衷于周末到中國游玩。
而另一方面,中國前往韓國旅游的朋友也日漸增多。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qū),到韓國濟州島,或者首爾等地游玩,也是一樁美事!
在這交流越來越頻密的當下,當然也會遇到一些這樣那樣的事。類似李宰碩、肖波這樣挺身而出者,當然會被傳為美談!他們,是中韓友誼的使者與楷模!
02
另一方面,海叔看到一些朋友也關注到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的歸國問題。比如9月12日,第12批烈士遺骸迎回了沈陽。
這次,30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英靈及267件遺物是坐著空軍運-20專機回來的。且在回歸的途中,專機進入中國領空以后,空軍4架殲-20戰(zhàn)斗機護航。專機在沈陽桃仙機場上空通場時,“雙20”飛機同框,展示出向志愿軍烈士致以崇高敬意之態(tài),桃仙機場以“過水門”的最高禮儀,迎接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
從1950年10月出征,到2025年9月回歸,當年的指戰(zhàn)員,已經(jīng)在朝鮮半島南部多年了!終于能夠回到祖國。
9月12日,第12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這是從接運烈士遺骸回國的運-20專機舷窗拍攝伴飛護航的殲-20飛機,舷窗上貼有空軍發(fā)布的接運任務標識 圖:新華社
這是祖國對為國獻身者持續(xù)不斷追尋所得的結果。當然,至今為止,仍有人在大談志愿軍與美軍,與所謂的“聯(lián)合國軍”,當然或者還可以說與南朝鮮偽軍作戰(zhàn)的英勇。要看到,美國當年糾集“聯(lián)合國軍”其實也包括美軍、南朝鮮軍本身。
但如今來看,中美早已建交,中韓也于1992年建交。換言之,當下的中韓關系,并非如上世紀50年代初那般!
且志愿軍遺骸歸國工作持續(xù)多年推進,其中就有這些年來歷屆韓國政府所作出的貢獻。
當年志愿軍出征,是“保和平,衛(wèi)祖國,就是保家鄉(xiāng)”。很大程度上,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就是打出來的。最終,我們還是要與朝鮮半島南北的人們打交道,交朋友!
9月12日,第12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這是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接運烈士遺骸回國的運-20專機通過水門 圖:新華社
從韓國方面多年來配合中國迎回志愿軍遺骸的工作,就能看出,不少韓國朋友頂著國內(nèi)一些壓力,做了不少工作。哪怕這些年來,未必每一位韓國總統(tǒng)都樂于和中國打交道,比如上一屆韓國總統(tǒng)尹錫悅就表現(xiàn)出不少跟在美國后面,甚至對日本媚態(tài)百出的腔調(diào),但在韓國仍有人愿意付出努力,總體上不至于使得韓中關系大幅度倒退。
在此前的文章則能看出,自李在明勝選上臺以后,正在外交方面做各種調(diào)整。有媒體傳出,韓國方面將派前總統(tǒng)盧泰愚長子盧載憲擔任駐華大使。
要知道,盧泰愚前總統(tǒng)曾致力于改善韓國對華關系,并在促使韓中建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今年8月19日,中國駐韓大使戴兵在盧載憲的陪同下,前往坡州祭掃盧泰愚墓,就曾提到33年前中韓兩國老一輩領導人的高瞻遠矚,開啟兩國關系新篇章,讓兩國人民受益至今。
03
無論如何說,海叔感覺,中韓關系的現(xiàn)狀,足以昭示日本!
韓國與中國在歷史上打過仗,且這打仗的具體時間距離如今是70多年,而日本侵略中韓等國造成的戰(zhàn)爭,發(fā)生在遠遠不止70多年前的20世紀前中期。
韓國能配合中國,將志愿軍遺骸和他們的遺物送回中國,本身也符合東亞文化中落葉歸根等等概念。
觀眾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觀看日本細菌戰(zhàn)的早期研究 圖:黑龍江新聞網(wǎng)
而日本呢?
無論是在承認“七三一”部隊、“慰安婦”問題、南京大屠殺等等歷史暴行、罪行方面,還是在解決遺留在華化學武器方面,日本有哪些誠懇之處?從國家角度看,日本做了什么?
當然,海叔要說,中韓之間冤家宜解不宜結,其中有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于中韓本無血海深仇。即使是朝鮮戰(zhàn)爭期間,中韓曾互相為敵打過仗,也沒有發(fā)生過駭人聽聞的那些類似日寇的丑行。盡管美軍在巨濟島設有集中營關押志愿軍戰(zhàn)俘,且手段也頗殘忍,而絕非中國方面優(yōu)待俘虜、遵守日內(nèi)瓦公約可比,但大家心知肚明,日本鬼子更為殘暴!
歷史正在走遠,又從未走遠。
在看待如今李宰碩先生用生命托舉另一個生命的動人舉動之余,稍微談談東亞之間的一些關系,只是希望我們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版權說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jīng)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