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郁金香到Labubu,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泡沫狂歡。
2025年6月,Labubu達到了熱度與價格的巔峰:
原價594元的整盒盲盒,在二手市場一度被炒到近3000元,原價99元的隱藏款“本我”更是被炒到近5000元,溢價接近50倍。
在國際上,Labubu同樣風頭無兩。
泰國公主將Labubu別在愛馬仕上炫耀,韓國消費者為購買它通宵排隊,英國搶購現(xiàn)場甚至發(fā)生斗毆事件。
然而僅僅兩個月后,Labubu的價格便全線崩盤。
曾經(jīng)被炒到近3000元的整盒Labubu 3.0系列,現(xiàn)在只需600多元就能買到,跌幅超過76%。
那款近5000元的“本我”隱藏款,也跌到了700多元,跌幅高達86%。
Labubu的爆紅并非偶然。
這個有著怪異萌感的小怪獸,憑借獨特設計和精準營銷,迅速從一個小眾潮玩變成了全球追捧的對象。
2025年6月初,多個國際明星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佩戴Labubu的照片,直接將它推向了熱度頂峰。
在韓國,消費者為了購買Labubu不惜通宵排隊,導致泡泡瑪特不得不暫停當?shù)鼐€下銷售。
在日本,門店外同樣排起長隊。在英國,搶購現(xiàn)場發(fā)生斗毆事件,門店被迫暫停發(fā)售。
黃牛們迅速嗅到了商機。
他們大量囤貨,抬高價格,制造出一種“一娃難求”的緊張氣氛。
這場瘋狂在2025年6月18日晚開始崩塌。
那天,泡泡瑪特突然對Labubu 3.0系列進行大規(guī)模補貨,全渠道投放量預計達400萬至500萬件。
突然暴增的供應量瞬間打破了市場的供需平衡。
Labubu 3.0整盒價格從2100元-2987元斷崖式跌至1000元左右,隱藏款“本我”從4621元高位驟降至2000-2851元之間。
普通款的價格崩塌也十分慘烈。以“忠誠”款為例,其成交均價從341元直線跌落至120元左右,近乎“腰斬”。
黃牛們不得不宣布暫停收購Labubu系列,觀望市場企穩(wěn)信號。
有黃牛坦言:“現(xiàn)在不是收不收貨的問題,是根本沒人接盤”。
玩家社區(qū)的心態(tài)也發(fā)生了變化。小紅書上不少人自發(fā)發(fā)起“互換活動”,評論區(qū)變成了交換市場。
有網(wǎng)友表示:“迷你版LABUBU一端14個字母,玩家不可能每個字母都喜歡,到貨后就會跌,沒必要急這一兩天”。
Labubu的價格狂潮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泡沫經(jīng)濟事件:
1637年荷蘭的“郁金香熱”。
郁金香在16世紀從中東傳入歐洲后,很快就成為貴族地位的象征。
特別是那些感染了病毒后帶有美妙條紋的品種,更是讓整個歐洲上流社會為之著迷。
在1635年到1636年間,郁金香的價格漲幅高達5900%。
一種名叫“永遠的奧古斯都”的郁金香品種,售價高達6700荷蘭盾。
這筆錢足以買下阿姆斯特丹運河邊的一幢豪宅,而當時荷蘭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蘭盾。
郁金香交易甚至催生了最早的期貨市場。
1636年,人們可以買賣1637年才能收獲的郁金香球莖,交割前不需要付款,只需支付證券市場差價。
然而1637年2月初,郁金香市場突然崩潰。
一星期內(nèi),郁金香的價格平均下跌了90%,那些普通品種甚至賣不到一個洋蔥的價錢。
無論是Labubu還是郁金香,泡沫的形成都遵循著相似的模式:
最初由稀缺性和社會聲望驅(qū)動,隨后投機者加入,最后大眾被卷入。
郁金香最初是貴族炫耀財富的方式,Labubu則借助了明星帶貨的力量。
泰國公主和Lisa等明星的展示,讓Labubu成為了“社交硬通貨”。隨后投機者的介入放大了泡沫。
在郁金香狂熱中,投機分子同樣有計劃地行動,有人因此一擲千金,甚至有過一個高級品種的球根交換了一座宅邸的紀錄。
最后階段,缺乏資本的平民被卷入。
在荷蘭,普通勞動者把家里所有的財物如家畜、生財用的工具都拿去變賣換錢,投入到郁金香交易中。
泡沫的破裂往往源于某個觸發(fā)事件。
郁金香市場在1637年2月4日突然崩潰,當天有經(jīng)紀人喊低報價,價格一瀉千里。
Labubu的價格崩盤則源于泡泡瑪特的大規(guī)模補貨。官方一次性投放數(shù)百萬件產(chǎn)品,瞬間打破了市場的供需平衡。
從Labubu和郁金香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識別泡沫的方法。
估值水平是第一個信號。當資產(chǎn)價格遠遠超出其內(nèi)在價值時,泡沫就在形成。
Labubu隱藏款被炒到近5000元,遠超出其作為玩具的實際價值。
資金流向是另一個重要指標。當大量資金集中流向某個特定領域或資產(chǎn)類別,而沒有相應的基本面支撐,就可能形成泡沫。
投資者情緒和行為也是關鍵信號。當市場普遍存在過度樂觀、盲目跟風的情況,很多投資者不計風險地追逐高收益,往往預示著泡沫的存在。
在Labubu的熱潮中,日韓等地雇人排隊的現(xiàn)象就是一個危險信號。這種行為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也進一步推高了市場熱度。
政策環(huán)境同樣值得關注。過于寬松的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可能導致資金泛濫,同樣會催生資產(chǎn)泡沫。
黃牛們已經(jīng)暫停收購Labubu系列,表示“需觀望市場企穩(wěn)信號”。
二手交易平臺上,Labubu的掛售數(shù)量明顯增加,但成交量卻不升反降。賣家們紛紛降價促銷,有的甚至標明“虧本轉(zhuǎn)賣”“求回血”等字樣。
泡泡瑪特的股價也應聲下跌。
沒有人知道下一個被爆炒的會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人性的貪婪存在,一代人終會有一代人的“郁金香”。
參考資料
1.網(wǎng)易:《LABUBU兩周蒸發(fā)3000億!頂流之后,潮玩圈上演“韭菜覺醒”大戲?》
2.雪球:《金融史荷蘭篇之郁金香泡沫》
3.i黑馬:《歷史上的三大金融泡沫事件 告訴我們什么?》
4.和訊網(wǎng):《如何在金融市場中識別投資的泡沫風險?這種泡沫風險有哪些識別方法?》
5.百度百科:《郁金香狂熱》
6.光明網(wǎng):《價崩了!曾經(jīng)炒至過萬……“黃?!被诳蓿焊緵]人接盤》
7.騰訊新聞:《人類史上第一場經(jīng)濟泡沫:一朵郁金香換一座別墅》
(小可 老A)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