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南網(wǎng)
東南網(wǎng)9月15日訊(通訊員 宋曼鈴/文 黃春華/圖)9月13日至14日,福建藝術職業(yè)學院聯(lián)合福建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在福州舉辦第二期“民樂指揮師資公益培訓”,全省上百名大中小學音樂教師及民樂社團指導教師參訓,共同提升民樂指揮專業(yè)能力,助力福建民樂教育發(fā)展。
本次培訓是落實省教育廳《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的具體舉措。福建省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趙亮指出,校園民樂團發(fā)展離不開指揮這一“靈魂人物”,此次培訓聚焦“指揮理論+實踐技能+閩臺民樂曲目解析”,采取專家集中授課與分組現(xiàn)場教學相結合的模式,旨在通過高強度、實戰(zhàn)化的訓練,快速提升中小學教師的指揮素養(yǎng)與排演能力,破解基層民樂教育痛點。
授課:民樂權威專家“出馬”
為保證教學質量,此次培訓特邀省內民樂權威專家黃忠釗教授和聶志勇指揮家現(xiàn)場為學員授課。
黃忠釗教授(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原副院長)長期致力于民樂指揮教學與閩臺民樂融合實踐,曾指揮福建民族樂團赴臺交流,推動“閩臺民樂技法融合”。近十年來,他指導大中小學民樂團獲國家級獎項3項、省級獎項16項,為基層中小學改編民樂作品200余部,被譽為“福建省大中小學民族樂團建設首席顧問”。
聶志勇指揮家(福建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常任指揮)具有豐富的跨區(qū)域演出經(jīng)驗,曾指揮湖北省歌劇舞劇院民族樂團、珠江電影交響樂團、澳門中樂團等。2014年他率福建民族樂團赴金門演出,實現(xiàn)首次“閩臺民樂交流演出”,在基層指導方面,近三年培訓中小學教師指揮技能覆蓋福州、廈門等9地市,參訓教師超300人。
課程精選《茉莉花》《駿馬奔馳》等經(jīng)典曲目,及融入福建非遺“福州十番音樂”的《北云下山》,適配中小學樂團編制。培訓采用“即學即用、即揮即評”模式,學員上臺指揮真實樂團,快速提升實操能力。針對山區(qū)學校資源短缺問題,黃忠釗教授提倡用簡譜、骨譜(樂曲骨架樂譜)降低讀譜門檻,鼓勵即興“加花”,編寫貼近生活的短小平實作品,反對民樂盲目西洋化、規(guī)?;?。
學員上臺指揮演奏。
成果:參訓教師收獲頗豐
現(xiàn)場幾位參加培訓的老師紛紛表示,此次培訓最大的收獲不僅是技術上的提升,更是心理上的突破?!皩<业囊粌删湓?,可能點亮我們未來多年的指揮之路,”一位來自山區(qū)小學的音樂教師說道。
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福州大學音樂學系教授張曉娟感慨:“老師們從‘不敢上臺’到‘爭先執(zhí)棒’,打擊樂響起時全場充滿能量。這種培訓對于全省各地中小學民族管弦樂團的建設起到重要推動作用。民族樂團就是學校里流動的、有聲的傳統(tǒng)文化博物館和美育實踐課堂,它的長遠影響,在于培育一代人深層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p>
省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王立容,同時負責多個校園民樂團的建設,她補充道:“這些年管校園樂團,最清楚基層老師的難。不少人會演奏卻不懂排樂團,排了又抓不住聲部配合的重點。這次培訓教的‘即揮即評’‘分段排演’,正是樂團急需的實用方法。后續(xù)我們會帶著地市學會‘送教下鄉(xiāng)’,不光教指揮技巧,還幫學校定樂團排練計劃,讓老師們學了就能用,樂團真能建起來?!?/p>
福建藝術職業(yè)學院國藝學院院長陸長超也表示:“國藝學院深耕民樂教育數(shù)十年,有著深厚的民樂教育積淀與專業(yè)資源儲備,這次聯(lián)合舉辦培訓,核心是把學院的專業(yè)勢能轉化為校園美育的發(fā)展動能,為基層民樂教育注入專業(yè)力量。我們期待各界同心協(xié)力,進一步推動閩派民樂文脈在校園的傳承與弘揚,讓民樂美育真正成為滋養(yǎng)學生成長的重要力量?!?/p>
聶志勇指揮家指出,中小學民樂指揮面臨樂團組建難、排練能力弱、技術基礎薄三大問題,培訓通過曲目分層教學、分段演練提供解決方案。趙亮會長介紹,學會正推動“閩臺樂派”建設,計劃與金門少兒民樂團合作,開展兩岸聯(lián)合賽事,借鑒臺灣民樂團管理經(jīng)驗,如定期創(chuàng)排新作品、排練禮儀文化等。
談及美育價值,張曉娟表示,民樂教育能構建活態(tài)文化傳承場、營造校園審美氛圍、促進跨學科融合,更能培養(yǎng)學生“傾聽與協(xié)作”的集體人格。趙亮進一步補充,福建可借閩臺地緣與僑鄉(xiāng)優(yōu)勢,推動民樂國際傳播,目前美國高校設古琴碩士項目、日本大阪成立中國民樂團,為民樂“走出去”提供借鑒。
展望:培訓將常態(tài)化舉辦
本次活動發(fā)布后,上百位民樂人積極到場參訓,對福建校園美育教育影響深遠。趙亮表示,未來,學會計劃將培訓常態(tài)化,每年舉辦進階課程并建學員社群;同時呼吁相關部門加強政策支持,設立專項經(jīng)費,解決資源依賴捐贈、民樂團發(fā)展受校長偏好影響等問題,推動民樂融入美育課程體系。
“這場兩天的培訓如火種,點亮福建民樂教育希望。在文化自信的時代背景下,民樂復興正從夢想走向現(xiàn)實,而每一位執(zhí)棒的教師,都是這場復興的踐行者。”趙亮說,學會對“民樂指揮師資公益培訓”的未來充滿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