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慷慨解囊的朋友們的打賞,我的推薦,我的認知能得到您的肯定,一直是我堅持的動力,非常感謝!
在票房成績上,10個DC加起來,也不如一個漫威。但是在超英電影的深度上,10個漫威也不如一個DC。而如果要說整個漫改電影領域,或許《小丑》、《V字仇殺隊》都可以在第二的排名上,一較高下,但是如果要論超英電影......
影史130年來,《守望者》認全球第二的話,誰敢不服?
本片改編自DC漫畫,由大衛(wèi)·海特編劇,扎克·施奈德執(zhí)導,帕特里克·威爾森、卡拉·古奇諾、比利·克魯德普等人主演,并于2009年03月06日正式在美國上映。本片以1.3億美元的制作成本,取得了1.85億美元的票房,簡直堪稱血虧。尤其是對比2008年諾蘭的《黑暗騎士》,本片更是堪稱全面失敗。
不過好在本片的口碑非常出色,在豆瓣上,有23.6萬人為本片打出了8.6的高分,與豆瓣top 250上的《彗星來的那一夜》、《源代碼》等片同分;同時,本片在IMDB上,也有60.3萬人為其打出了7.6的評分??梢哉f這是扎導有史以來,評分最高的電影。
以落雪的個人觀感來說,本片整體故事流暢,節(jié)奏張弛有度,暴力、裸身、血腥、動畫等元素的加入,都讓整部電影存在一種極為粗獷的美感。但真正讓觀眾對這部電影心心念念的,卻是電影中涉及到的各種悖論,讓整部電影在視覺刺激之下,其實是一場極為大型的哲學辯思辨集合。
比如權力是否應該被監(jiān)管?正義的定義是什么?如果以善之名行惡之事,或以惡之名行善之事,究竟誰對誰錯?
但不得不承認,本片雖然內核優(yōu)秀,而且也有暴力、裸身、動畫等刺激元素增加視聽效果震撼力,加強電影整體節(jié)奏。卻因為電影大量使用回憶等內容,讓整部電影顯得極為臃腫,整整3個半小時的電影,也說明了導演對故事的把握,比“超英永遠的神”差了好幾個等級。
總體來說,本片堪稱一部神作,有著非常驚艷哲學思索,但本片在節(jié)奏與轉折上,就需要觀眾一定的耐心了。
以下嚴重劇透,建議沒看過的朋友,先去看本片,再來看落雪推薦!
1、權力監(jiān)管悖論
在《守望者》中,幾乎可以說是所有超級英雄都有非常渣滓的一面,這種人性的惡,撕裂了超級英雄的神環(huán),讓超級英雄更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不是偉岸的美隊,也不是光明的鋼鐵俠,就是如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比如踐行絕對正義的羅夏,出手過于狠辣;性感的一代絲鬼,竟然會愛上強奸了她的笑匠,并對接盤俠橫眉冷對;二代絲鬼明目張膽勾引有女友的曼哈頓博士;曼哈頓博士在有女友的情況下,與二代絲鬼搞上;法老王更是為了更多人的幸福,直接殺死了數千萬人口;而其中最過分的就是笑匠,不僅強奸了一代絲鬼,對二代絲鬼有想法,在越南更肆意廝殺、侮辱婦女。
這種人性里的惡,讓超級英雄更立體,但也說明了超級英雄的不可控制性,稍有不慎就可能會釀成極其嚴重的后果。
超級英雄是否該受到約束?當權力掌握在特殊群體手里時,是否應該形成有效的監(jiān)管機制,防止個人欲望吞噬。
比如,不受監(jiān)管的法老王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正義,直接犧牲了數以千萬的人口,那么法老王的權力是否就應該被限制呢?但受政府監(jiān)管的曼哈頓博士和笑匠,難道就是最優(yōu)解嗎?
當然不是,因為曼哈頓博士受美政府監(jiān)管,所以蘇為了應對這種強大的人形武器,制造了5000+核彈,讓核戰(zhàn)爭得到了全面升級;而受監(jiān)管的笑匠不僅成了美軍的武器,在越南大肆屠殺、強奸婦女,甚至還成為了刺殺總統(tǒng)的政治武器。
似乎無論是權力被監(jiān)管,還是不被監(jiān)管,對世界來說都不是一個好事。因此,對于超出理解的權力,最好的結局就是實現平衡。
當美國沒有了曼哈頓博士這種超級武器以后,美蘇之間實現了力量上的對等,才讓合作成為了可能,也因為有了共同的強敵以后,雙方才會摒棄前嫌,結束冷戰(zhàn)。而這,也就是法老王為什么總是試圖殺死曼哈頓博士的原因。
權力監(jiān)管也好,放任也好,都不是最優(yōu)解,最優(yōu)解就是沒有超出常理的權力(或能力)。
其實,這就是《X戰(zhàn)警》里變種人必須死的核心原因。而權力監(jiān)管在電影里只能算是最基礎的討論內容,真正核心的焦點是善與惡的悖論。
2、善與惡的悖論
什么是善?什么是惡?如果以善之名,行惡之事,算善還是惡?如果以惡之名,行善之事,算惡還是善?
本片一共講了兩個故事,一個是關于守望者的故事;一個是關于黑貨船的故事。兩個故事,雖然故事不一樣,畫風完全相悖,但在理念上,可以說是相互印證又殊途同歸。
動畫男主遭遇黑貨船打劫,整船毀滅,但他逃過一劫后看到黑貨船朝著自己家鄉(xiāng)的方向駛去,料定對方一定是想要打劫自己的家鄉(xiāng),但由于自己回去太過艱難,等到其終于回到家鄉(xiāng)的時候,料想黑船海賊已經占領了自己的家鄉(xiāng)。
“或許,這可以帶我回到戴維斯敦,我愛的一切,我為之而活的一切,都仰仗著我的歸來,仰仗我能比那可怕的黑貨船早到。”
“很快,我將會涉險走進這些住在我家里的惡魔和劊子手中,并讓他們畏懼我”
動畫男主一心為了拯救自己的妻子、女兒,還有生存的小鎮(zhèn),結果因為他思維的混亂,最終親手殺了2位小鎮(zhèn)居民,并當著自己女兒的面殺了自己的心愛的妻子。
從動畫男主的角度來說,以善的初心,最后做了惡的事情,那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同樣的,還有法老王。
作為全片最聰明的人,他早早布局、研究曼哈頓博士,不僅成功讓曼哈頓博士離開地球,甚至還研究出了自以為可以殺死曼哈頓博士的方式。并且,為了阻止冷戰(zhàn)的爆發(fā),他深諳要讓兩個敵對之人盡棄前嫌,攜手共進,只有創(chuàng)造一個比之更為強大的敵人。
法老王趕走曼哈頓博士,讓美蘇實力相當,而曼哈頓博士成了最大反派,犧牲了6大主要城市的數億人口,最終避免了核戰(zhàn)爭的爆發(fā),阻止了人類的滅亡。
可以說,法老王以惡的初心,行了善的事情,那他算是好人還是壞人呢?而法老王的電車難題答案,為什么又無法得到羅夏的認可呢?
3、羅夏的悖論
法老王的選擇,其實就是西方最經典的電車難題的解決方案之一。
是犧牲全人類,還是犧牲一部分人保全大部分人,我想大部分人都會和法老王一樣選擇犧牲其中一小部分人,來成全大部分人,可問題是,如果要犧牲的人是自己呢?(要你變賣所有資產,可以救非洲一萬人,你會馬上裸捐嗎?)
而羅夏就是為少部分發(fā)聲的絕對正義使者,壞人就是壞人,真相就是真相,為了這個所謂的真相會死多少人,并不是羅夏關心的,他關心的只有正義。就像他在面對虐殺了小女孩的匪徒時一樣,殘忍還殘忍,一命還一命,這就是正義。
法律也許有漏洞,但是絕對正義沒有!
“戰(zhàn)爭很快就會爆發(fā)了,上百萬的人會在疾病與痛苦中死去,為什么一個人的死還比這百萬人重要?因為當中有好人有壞人,而壞人必須被懲罰,即使面對世界末日?!?/p>
羅夏的絕對正義,是黑色社會的一縷曙光,但它“對”嗎?
那么,不管曼哈頓博士是否會幫助美國,蘇方在見識了曼哈頓博士的威力之后,只要己方沒有同樣能力的一位大神,都會極度恐懼國土安全,一定會提前發(fā)動核戰(zhàn),確保自身安全。而美方在知道曼哈頓博士不會幫助自己的時候,也會懼怕蘇方有一天得到曼哈頓博士的能力,且害怕對方先動手,所以也會先動手。(黑暗叢林法則)
也就是說,只要羅夏為了絕對正義戳破這個謊言,那么戰(zhàn)爭必然馬上爆發(fā),或者最起碼會打破如今的合作關系,給人民帶來苦難。所以羅夏的絕對正義,真的對嗎?如果你是幸存的普通百姓,你會希望羅夏打破合作,帶來戰(zhàn)亂與恐懼嗎?
但如果羅夏的絕對正義有回環(huán)的余地,可以有特色的堅持絕對正義,那當你、當普通人遇到不公的時候,是否也可以是回環(huán)的一部分呢?
因此,羅夏的悖論在于世界需要堅持絕對正義的人,但又不完全需要這樣的人。所以,最后羅夏死了。既然無法解決問題,就只有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可以說本片的3個哲學思辨問題,幾乎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結果,但卻可以讓人陷入無限沉思之中,對法老王、對羅夏,都會有自己的看法。于是,也才會明白,其實《黑暗騎士》才是《守望者》社會唯一的真解。
從電影的角度來說,本片3個半小時的篇幅過于冗長,多個故事之間雖然互有關聯,但對主線故事并沒有多大幫助。而且,扎導真的很喜歡“我媽叫瑪莎式”的傻逼轉折,嚴重影響電影劇情。
“一代絲鬼不憎恨強奸了她的笑匠卻愛上了對方,為此生下了勾引有婦之夫的二代絲鬼,卻被曼哈頓認為二代絲鬼很純潔,認為這就是繁衍的奇跡,然后對人類重拾信心”。
這是碳基生物能有的腦回路嗎?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兒,覺得落雪說的還有幾分道理的,就請轉評贊,隨便給一個,想從不同維度了解一部電影,想看好電影的話,麻煩大家關注落雪,謝謝!
感謝各位老師的打賞,相比于不多的幾元錢,落雪更欣喜的是我的想法、我的認知能得到您的肯定。茫茫人海,能得到您的欣賞,是生命中難得的快樂。無以言謝,卻也只能說一聲,感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