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可鑒,燭照未來。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炮轟中國軍隊北大營,悍然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今天,我們共同回望那段山河破碎的歲月,永遠(yuǎn)銘記歷史。
1931年9月18日
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件爆發(fā)
日軍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
南滿鐵路路軌
反誣中國軍隊所為
隨后炮轟東北軍北大營
開始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zhàn)爭
由于國民黨政府和東北軍
奉行“不抵抗政策”
一天之內(nèi)
沈陽城陷落
沈陽陷落不到一周
遼寧全省陷落
很快整個東北陷落于日寇之手
中華民族站在了亡國滅種的邊緣
野蠻戰(zhàn)火從松花江畔
燒到五指山下
毒氣戰(zhàn)、細(xì)菌戰(zhàn)
大屠殺、大轟炸
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無惡不作
戰(zhàn)爭罪行罄竹難書
九一八事變后的第三天
中共中央發(fā)表宣言
號召全中國工農(nóng)勞苦民眾
“一致動員武裝起來
給日本強盜與一切帝國主義
以嚴(yán)重的回答”
九一八事變
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
并揭開了
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序幕
“不被允許的抵抗”
1931年9月18日夜
日軍炸毀南滿鐵路柳條湖段鐵軌
反誣中國軍隊所為
隨即炮轟沈陽北大營
因 “不抵抗” 命令
東北軍將士只能目睹營房被毀
危急時刻
東北軍獨立第七旅
六二〇團團長王鐵漢
率部違抗指令奮起反擊
用步槍對抗日軍裝甲車
堅守整夜
這場 “違令之戰(zhàn)” 雖未能扭轉(zhuǎn)戰(zhàn)局
卻如暗夜星火
點燃國人抗?fàn)幰庵?/strong>
昭示中華兒女的血性不可磨滅
被寫進國歌的隊伍
1931年9月21日夜
日軍攻破沈陽各個城門
東關(guān)公安總局、公安總隊部
也被日軍坦克占領(lǐng)
警察隊伍力不能支
時任遼寧省警務(wù)處長
兼沈陽公安局長的黃顯聲
下令向錦州撤退
并逐漸組織起了有序的武裝力量
黃顯聲任用的多位著名義勇軍指揮官
如鄧鐵梅、王鳳閣、高玉山等
都是原東北警察出身
彌足珍貴的是
由于“義勇軍”這個名字響亮又貼切
逐漸成為東北各地抗日軍民
最為常用的叫法
1935年
田漢、聶耳合作
為電影《風(fēng)云兒女》譜寫了主題曲
《義勇軍進行曲》
這首振聾發(fā)聵的歌曲
后來成為了我國國歌
以身殉國的母親
1931年12月
哈爾濱保衛(wèi)戰(zhàn)爆發(fā)
趙一曼脫下旗袍換上軍裝
帶領(lǐng)抗日游擊隊
在林海雪原中與日軍周旋
1935年
趙一曼在戰(zhàn)斗中重傷被俘
面對日軍的嚴(yán)刑拷打
她始終堅貞不屈
在獄中給兒子寫下遺書
“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
就用實行來教育你
在你長大成人之后
希望你不要忘記
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這是母親對兒子的眷戀
更是一位戰(zhàn)士對國家的忠誠
斷糧50余天的將軍
九一八事變后
楊靖宇受黨中央委托
到東北組織抗日聯(lián)軍
率領(lǐng)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zhàn)
令日軍膽寒
1940年因叛徒出賣
楊靖宇部隊被圍
在斷糧50余天里
他以草根、樹皮甚至棉絮充饑
嚴(yán)拒日軍勸降
2月23日
他在濛江縣(今靖宇縣)中彈犧牲
日軍解剖后震驚發(fā)現(xiàn)
其腹中只有未消化的草根棉絮
全體中華兒女
共赴國難、浴血奮戰(zhàn)
以錚錚鐵骨戰(zhàn)強敵
以血肉之軀筑長城
以3500多萬軍民傷亡的巨大代價
贏得了14年抗日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
警鐘長鳴勿忘歷史
矢志圖強護我山河
近日要覽
審 核:李彤華
值班編輯:郭怡男
稿件來源:中國警察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