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歷史的都知道,東王楊秀清有一項特殊技能,就是表演天父下凡,以天父名義訓斥文武將士,維持太平天國運轉。那么,楊秀清天父下凡時,就不怕被他人襲擊嗎?或者說,為何沒人敢偷襲東王。
所謂天父下凡,果真存在嗎?答案是否定,楊秀清既然可以表演天父下凡,說明連他自己本人都不相信天父,所謂的天父只是他用來達成目標的工具而已。
天父下凡并不存在,楊秀清知道,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諸侯王也知道。既然如此,為何楊秀清表演天父下凡時,沒人去拆穿他,或者發(fā)起突然襲擊,給楊秀清致命一擊呢?問題沒那么簡單。
1848年,得知馮云山在紫荊山發(fā)展很好,有了3千多教徒,洪秀全很開心。洪秀全收到馮云山來信之后,立刻動身前往紫荊山,接管馮云山的果實。
馮云山大局觀很強,他宣傳拜上帝教時是以洪秀全名義進行,讓大家都知道有一位能力超強的“洪教主”存在。如此,洪秀全一來紫荊山,大家都擁戴他,對他抱著很大的希望。
洪秀全性格剛烈,不知道妥善處理與當地士紳關系,激化了矛盾,導致馮云山被逮捕入獄。洪秀全沒實際能力,無法救出馮云山,自己還逃回廣東老家,拜上帝教一度群龍無首。
馮云山,拜上帝教實際締造者,洪秀全則是名義上的“首領”。如今,馮云山在監(jiān)獄出不來,洪秀全又跑回老家,局勢一片混亂,大家都想就這么散了。
如果任由事情發(fā)展下去,歷史將再無太平天國。此時,一向得到馮云山重用與栽培的楊秀清突然倒地不起,他口吐白沫,胡言亂語一番,然后以天父的口吻訓斥會眾,強調這次困難是天父的一次考驗,兩個禮拜后就過去,到時馮云山自然會出來。
馮云山關在監(jiān)獄,兩個禮拜就能出來嗎?楊秀清只是安慰大家而已,如今人心不穩(wěn),必須給他們留下來的希望,然后再想辦法。
大家情緒平穩(wěn)之后,楊秀清開始活動了,他以科炭為名讓燒炭工人們籌款,拿去笑納桂平知縣??吹桨谆ɑǖ你y子,桂平知縣也不希望馮云山真的“造反”,免得朝廷找自己麻煩,便放了馮云山。
馮云山順利出來,意味著什么?第一,楊秀清能力很強,他知道問題的根源在哪里,故而對癥下藥,救出馮云山的同時,也提高自己的威望。第二,普通的成員都相信天父真的存在,楊秀清是天父的替身,天父經常下凡。
楊秀清天父下凡,普通成員深信不疑,況且馮云山發(fā)展拜上帝教時就一直強調天父的存在,是天父讓他與洪秀全來人間建立太平天國。
普通成員相信,核心人員呢?當然不相信,洪秀全、馮云山得知楊秀清天父下凡、蕭朝貴天兄下凡之后,在廣東商議了一年多,結果還是承認了他們的資格,希望借助天父、天兄下凡來壯大力量。
也就是說,楊秀清的天父下凡資格,既有普通成員的深信不疑,也有洪秀全、馮云山等首領的默許,故而沒人會公開否定天父下凡,這也是楊秀清的底氣之一。
太平天國早期,軍事斗爭十分激烈,清軍層層封鎖,圍追堵截,起義隨時都可能失敗。面對強大的清軍,以及極度困難的行軍環(huán)境,楊秀清經常天父下凡,支撐大家繼續(xù)前進的希望。
1853年3月,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之前,楊秀清很尊重洪秀全,也尊重其他首義諸侯王,彼此關系非常好。這段時間里,楊秀清天父下凡,都是為了抗清需要,為了發(fā)展需要,大家都得到好處,故而沒人去反對楊秀清,自然談不上襲擊。
定都天京之后,情況發(fā)生了改變。隨著軍事斗爭進行,太平軍在各大戰(zhàn)場取得勝利,楊秀清威望逐漸提高。再則,太平天國東征、西征,主力軍是韋昌輝、石達開兩大軍團,故而北王、翼王的力量也不斷強大。
楊秀清有能力,奈何家族背景太差,又沒有一支強大的直屬部隊,麾下也沒特別能打的將領。楊秀清想提高自己威望,樹立絕對權威,就只能借助天父下凡,以天父的名義來打壓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彼此矛盾尖銳。
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不相信天父下凡。洪秀全就是假托天父來發(fā)展,自然不相信天父,究竟有沒有天父,洪秀全比誰都清楚。韋昌輝、石達開是讀書人,家族背景雄厚,屬于開明士紳一類,對天父下凡深惡痛絕,嗤之以鼻。
韋昌輝、石達開參加太平天國,本身就帶著使命而來,是馮云山用來抗衡楊秀清的一股力量。韋昌輝、石達開之所以默許天父下凡,是因為洪秀全容忍,他們也不好掀桌子,否則太平天國中途夭折。
天父下凡并不存在,而定都天京之后楊秀清與其他諸侯王關系惡化,還經常表演天父下凡來杖責、羞辱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諸侯王,故而楊秀清也擔心自己安全,擔心天父下凡時被襲擊。
大家都知道天父下凡是假的,楊秀清還樂此不疲,但也做了防備。楊秀清天父下凡時,很容易進入癡迷狀態(tài),一旦被對手發(fā)起突襲,不但演戲被拆穿,自己的性命也保不住,故而必須做好安保工作。
誰來承擔護衛(wèi)楊秀清的任務呢?答案是楊輔清等7兄弟,楊秀清表演天父下凡的時候,楊輔清等這些兄弟率兵護衛(wèi),阻止一切可能威脅到楊秀清人身安全的可疑人員靠近東王,讓表演得以順利進行。
楊輔清這些人,并不是楊秀清的親兄弟,而是“認親”。楊秀清沒啥家族背景,自己就是一個孤兒,為了抗衡韋昌輝、石達開等實力派,只能“認親”,盡量擴大自己的力量。
為了天父下凡時確保安全,楊秀清只能把楊輔清等“國宗”留在京師,而沒有派他們外出征戰(zhàn)。所以,天京事變前的所有戰(zhàn)斗,幾乎都是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的人馬在打仗。例如,北伐是蕭朝貴的余部承擔,西征是韋氏國宗、石氏國宗的舞臺,楊氏國宗沒有打仗的記錄。
總而言之,定都天京之前,由于彼此關系和睦,楊秀清天父下凡時不用擔心被襲擊。定都天京之后,楊秀清則讓楊輔清等國宗承擔護衛(wèi)工作,當自己表演天父下凡時,率兵守衛(wèi)四周,確保安全。
1856年,隨著江北大營、江南大營被摧毀,楊秀清威望空前高漲。楊秀清為了加封萬歲,再次天父下凡,讓洪秀全承認東王萬歲的資格。與此同時,把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派出外地打仗,遠離京師,以防不測。
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同時離開京城,楊秀清便有恃無恐,把楊輔清等兄弟也派去江西摘取果實。如此,洪秀全抓住機會,密詔讓韋昌輝回來,一次突襲就拿下楊秀清。
看到韋昌輝回來,楊秀清知道大勢已去,他也不再表演下凡,因為大家已經掀桌子,沒人相信天父。楊秀清終究是輸家,沒有絕對的實力,天父支撐不起東王的雄心壯志,因為諸侯王并不相信天父,一旦不配合表演,一切都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