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美建交的那位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過,當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當美國俄盟友是致命的,這句話用在丹麥身上一點也沒說錯。
特朗普公開宣稱要拿下格陵蘭島甚至不惜動武的狠話余音未落,歐洲五國就聯手在格陵蘭島舉行大規(guī)模軍演,歐盟高官更是在東京喊話日本共同開發(fā)格陵蘭資源。
這也直接觸碰了特朗普的敏感神經:食材居然敢打人?給歐盟臉了是吧?
美國被“孤立”的原因,摻和進去的日本
9月14日,丹麥、德國、法國、瑞典和挪威五個歐洲國家在格陵蘭島啟動 “北極之光”軍事演習。這場演習規(guī)??涨埃瑧?zhàn)機軍艦在格陵蘭島海域和空域頻繁活動,展示肌肉的意味十分明顯。
更令人關注的是,美國這個北約主導國竟然被完全排除在演習之外。這種刻意為之的安排傳遞出明確信號:歐洲國家有能力也有決心共同保護格陵蘭利益,美國別來插手。
按理來說,以歐盟和美國的關系,歐盟不至于反對美國開發(fā)格陵蘭島的,但實在是美國太貪得無厭了,想要把格陵蘭島全部吞下去,一點也不給歐盟留,這就動了歐盟的逆鱗。
軍演地點選擇極具象征意義。格陵蘭島作為世界最大島嶼,戰(zhàn)略位置重要,不僅連接亞歐美三大洲際通道,還蘊藏著大量石油天然氣和稀土資源,保守估計稀土儲量達3850萬噸。
歐洲五國通過此次軍演展示了共同防御決心,同時也向特朗普政府表明:格陵蘭島不是可以隨意奪取的領土,歐洲國家將聯合維護地區(qū)穩(wěn)定和現有國際秩序。
早在今年5月,日本前外相上川陽子就以科研名義對格陵蘭島進行了視察。表面上是為部署“未來Ⅱ”科考船尋求合作,實際卻是在摸底島上的資源情況和歐洲國家的態(tài)度。
日本首艘極地破冰船“未來II”號今年3月剛剛下水,計劃2027年夏天開始在北極地區(qū)部署。這艘破冰船達到極地4級標準,能夠以3節(jié)的速度連續(xù)破除1.2米厚冰層,將用于氣候變化、資源勘探等科學研究。
日本對格陵蘭島的稀土資源有著濃厚興趣。稀土對日本的汽車、電子等支柱產業(yè)而言堪稱“命脈”,而中國目前控制著全球近90%的稀土供應鏈,日本急需尋找替代來源。
這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操作,既沒正面與美國撕破臉,又明確傳遞了想分一杯羹的信號,體現了日本在外交上的謹慎與務實。
9月16日,歐盟委員會高級官員塞茹爾內在東京公開表示:“日本應該和歐盟攜手開發(fā)格陵蘭島的稀土礦物和其他資源。”他特別強調要建立“獨立于美國和中國的供應鏈”。
這一提議看似針對中國,實則是對美國的直接回應。塞茹爾內負責歐盟重要礦物的穩(wěn)定采購計劃,正在格陵蘭島及非洲尋找開發(fā)機會。
歐盟這步棋相當高明。特朗普政府原本希望至少獲得格陵蘭島的優(yōu)先開發(fā)權,但歐盟聯合日本的舉動意味著美國可能什么都得不到。此舉既給美國制造危機感,又留有回旋余地,體現了歐盟在外交上的成熟。
至于為什么是日本,是因為他們只能找上日本。俄羅斯不行,他們和俄羅斯在俄烏戰(zhàn)場上打著呢;中國不行,和中國簽了協(xié)議美國會炸掉的,得罪美國得罪的太狠了;至于印度?被巴基斯坦一個小國打敗的國家還是算了。
想來想去只有日本有一定的技術和實力了,并且歐盟和日本今年7月還成立了旨在強化產業(yè)的全面合作機制“日歐競爭力聯盟”,共同推進重要礦物供應鏈的完善,減少對單一國家的依賴。
格陵蘭島的真正價值,歐盟可能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格陵蘭島的面積達到216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戰(zhàn)略位置極其重要。它位于北美和歐洲之間,扼守北極通道,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航道的開通將使格陵蘭島的戰(zhàn)略價值進一步提升。
島上礦產資源豐富,不僅擁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氣,稀土儲量尤其驚人。據估計,格陵蘭島擁有3850萬噸稀土氧化物,而世界其他地區(qū)的總儲量約為1.2億噸。
格陵蘭島是丹麥的自治領地,擁有高度自治權。該島政府一直在尋求吸引新投資,促進經濟增長,改善當地居民的教育和生活質量,減少對丹麥財政補貼的依賴。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格陵蘭島冰蓋和冰川正在縮小,資源開采難度降低,其經濟價值日益凸顯,這也成為各大國爭奪該地區(qū)的重要原因。
當前格陵蘭島局勢雖然緊張,但爆發(fā)武裝沖突的可能性很低。歐盟和日本都是美國傳統(tǒng)盟友,特朗普政府不可能對它們動武,這在美國國內就通不過。
然而,大國博弈仍存在風險。如果特朗普政府一意孤行,繼續(xù)對丹麥和歐盟施壓,可能引發(fā)更嚴重的后果,如貿易制裁或在國際事務上的對抗。
美國此前已經干預過格陵蘭島的礦產開發(fā)。今年1月,美國官員說服格陵蘭島最大的稀土礦開發(fā)商不要將項目賣給與中國有關聯的公司,最終該礦以低于中方報價的價格賣給了美國企業(yè)。
這種大國博弈背后是對戰(zhàn)略資源的爭奪。稀土被廣泛應用于國防軍工和高科技產業(yè),被稱為“工業(yè)維生素”,美國F-35戰(zhàn)機每架需使用417公斤稀土材料,一艘核潛艇更需要超過4噸稀土。
在這場格陵蘭島爭奪戰(zhàn)中,中國保持著相對超脫的立場。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稀土產業(yè)鏈,供應著全球近90%的稀土市場,地位暫時難以撼動。
格陵蘭島這場大國博弈,表面上是關于資源和戰(zhàn)略要地的爭奪,深層次則是國際秩序重塑的縮影。特朗普的“動武”威脅更像是一種談判策略,而歐洲國家的聯合反應則顯示出多極世界趨勢的加強。
日本和歐盟的合作意向標志著傳統(tǒng)盟友關系正在復雜化。各國都在根據自身利益重新調整戰(zhàn)略定位,不再簡單遵循冷戰(zhàn)時期的陣營劃分。
當然,按照歷史經驗來說,歐盟很有可能就只是一怒之下怒了一下而已,指不定什么時候就跪給美國了,畢竟北約秘書長可是叫過特朗普爸爸的。
這場爭端也提醒國際社會,氣候變化正在改變地緣政治格局。北極冰融使原本難以開發(fā)的資源變得可開采,新的航道正在開通,這些都可能導致新的競爭與合作。
未來格陵蘭島的局勢發(fā)展將取決于各大國的戰(zhàn)略選擇和多邊協(xié)調機制的有效性。在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全球化時代,對話與合作仍是解決國際爭端的最有效途徑。
由于平臺規(guī)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
“北極之光”軍事演習在格陵蘭島舉行
2025-09-15 07:34·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