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當今國際政壇,誰最會“演”,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絕對算得上一號人物。最近,他老兄又給我們上演了一出大戲,只不過這次,他想拉上中國當配角,甚至想把我們推到臺前當靶子。
事情是這么個事兒。前幾天,內塔尼亞胡對著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個美國議員代表團,那叫一個“慷慨陳詞”,痛心疾首地控訴啊,說我們中國,居然跟卡塔爾聯手,對以色列搞起了所謂的“信息戰(zhàn)”。他那意思,就是哈馬斯背后有伊朗,伊朗背后有我們撐腰,通過輿論來圍攻他可憐的以色列。
這話說得,他自己估計都心虛。你想想,他面前坐著的是誰?
是250多名美國議員,是美國國會山的核心力量,是以色列最大的“金主”和后臺。如果真有中國搞“信息戰(zhàn)”的鐵證,內塔尼亞胡需要這么大張旗鼓地“告御狀”嗎?
說白了,他要是真有料,早該悄悄遞給特朗普政府了。以美國那風格,拿到這種“證據”,還不立馬敲鑼打鼓地全世界嚷嚷,聯合盟友就把中國的“罪名”給坐實了?哪還用得著內塔尼亞胡在臺上跟個演員似的,搞這種“悲情”喊話。
所以這事兒,明眼人一看就透。
內塔尼亞胡這么干,無非就兩個目的。第一,他手上沒硬貨,純屬捕風捉影,潑臟水而已。第二,他就是要利用這種“小道消息”的傳播力,把水攪渾。在西方世界,“中國”這兩個字本身就是流量密碼,只要把任何臟水往中國身上一潑,總能濺起一片水花,總有人愿意信。這樣一來,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的批評聲音,不就被轉移了嗎?
這出戲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上演的時間點。就在內塔尼亞胡“碰瓷”中國前不久,以色列干了一件震驚世界的大事——直接空襲了卡塔爾首都多哈,搞了一場針對哈馬斯高層的“斬首行動”。
卡塔爾是誰?是這些年一直在巴以之間斡旋的“和事佬”,是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家里還駐扎著上萬美軍。以色列這一炸,相當于直接打了調解人的臉,也把美國的面子扔在地上踩。
事情發(fā)生后,美國和以色列上演了一出“雙簧”,那配合叫一個“默契”。以色列那邊立馬宣布,這次行動是“完全獨立的”,跟美國沒半毛錢關系。特朗普政府這邊呢,也是連連否認,白宮先說是在“導彈升空后”才接到通知,特朗普本人更是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文,反復強調“不是我做的決定”,說自己感覺非常“糟糕”。
這套撇清關系的組合拳,打得是真熟練。但你細品,駐扎在卡塔爾的烏代德空軍基地,是美軍在中東最大的軍事樞紐,預警機、戰(zhàn)斗機密密麻麻。以色列的導彈要飛過去,美軍能毫不知情?襲擊前,美軍基地的預警機和大部分戰(zhàn)機都提前升空了,這叫“規(guī)避風險”,說白了就是早就知道要出事,提前躲開了。
所以啊,這出“禍水東引”的大戲就上演了。美以心里都清楚,空襲卡塔爾這事兒做得太絕,國際上肯定罵聲一片。特朗普政府現在焦頭爛額,國內社會撕裂,國際上因為關稅政策搞得盟友離心離德,他可不想再背上一口“縱容盟友轟炸另一個盟友”的黑鍋。
既然攔不住已經殺紅了眼的內塔尼亞胡,那就只能劃好“三八線”,把美國摘干凈。可光摘干凈還不夠,怎么轉移全世界的注意力呢?
內塔尼亞胡的“靈感”就來了——把中國拉下水。
他對著美國議員那番表演,其實就是一份送給特朗普的“大禮”。你看,我內塔尼亞胡不光是在為以色列的國家安全而戰(zhàn),我還是在幫你美國對付你們的頭號戰(zhàn)略對手——中國??!我把中國描繪成“邪惡軸心”的一部分,這不就正好契合了華盛頓的政治正確嗎?
只要把火引到中國身上,西方媒體的焦點自然就從多哈的廢墟,轉移到所謂的“中國威脅”上。這樣一來,特朗普政府的壓力小了,他內塔尼亞胡也從一個“戰(zhàn)爭狂人”,搖身一變成了站在“反華第一線”的“勇士”。這算盤,打得不可謂不精。
可惜,內塔尼亞胡這次是真打錯了算盤。
對于這種憑空而來的“臟水”,中方的應對堪稱教科書級別——沉著冷靜,洞若觀火,壓根不給你表演的機會。
中國外交部的回應,立場鮮明且堅定。一方面,我們嚴厲譴責發(fā)生在多哈的襲擊,強調這是對卡塔爾主權的侵犯,是“國家恐怖主義”。另一方面,我們重申一貫立場:武力換不來和平,對話才是根本出路。我們呼吁個別大國要負責任,別再拉偏架,趕緊推動停火。
你看,我們不跟你糾纏于什么“信息戰(zhàn)”的口水仗,因為那是你設置的議題陷阱。我們直擊問題的核心:是你以色列在破壞和平,是你以色列在侵犯他國主權。我們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你那些小伎倆,自然就顯得格外可笑和蒼白。
事實上,就連特朗普本人,也對內塔尼亞胡越來越不耐煩了。根據美國媒體的爆料,特朗普在最近一次通話里,直接對內塔尼亞胡爆了粗口,怒斥他在加沙人道主義危機問題上“沒有底線”。
特朗普的憤怒,倒不一定是因為他有多同情巴勒斯坦人民。他氣的是,內塔尼亞胡這個棋子,越來越不受控制,甚至開始反噬棋手了。特朗普想的是體面地從中東抽身,最好還能撈個諾貝爾和平獎啥的,結果內塔尼亞胡到處點火,把美國的戰(zhàn)略部署全打亂了,還把他拖下水,讓他里外不是人。
以色列以為打了“中國牌”,就能把美國更緊地綁在自己的戰(zhàn)車上。結果卻讓美國看得更清楚,內塔尼亞胡的“戰(zhàn)車”,正朝著失控的懸崖狂奔。
回顧歷史,中東這片土地之所以戰(zhàn)火連綿,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外部勢力的干涉和拉偏架。美國長期以來對以色列的無底線偏袒,才造就了今天內塔尼亞胡政府的肆無忌憚。他們習慣了用武力解決一切,習慣了無視國際法,習慣了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別人家破人亡的基礎之上。
但時代變了。
當一個大國的信譽在中東地區(qū)逐漸破產時,另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和平方案,自然會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傾聽和認可。中國提出的方案是什么?其實很簡單,就是“兩國方案”,就是讓巴勒斯坦人民能夠建國,享有和以色列人一樣的生存權利。我們給出的,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鑰匙,而不是遞給某一方的鋒利刀子。
內塔尼亞胡想拿中國當籌碼,給特朗普送禮,結果這份“禮物”太燙手,特朗普不敢接,還反過來燙傷了內塔尼亞胡自己。而中國,自始至終,連看都懶得看一眼他遞過來的這個“包裹”。我們的目光,始終聚焦在如何平息戰(zhàn)火,如何拯救生命,如何為這片飽受苦難的土地帶來真正的、持久的和平。
這,就是格局的差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