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手機屏幕的光映在你臉上,拇指機械地上劃。
心里那個微弱的聲音在說:“再刷5分鐘就睡!”——結(jié)果一抬眼,又是凌晨兩點半。
第二天鬧鐘響起時,你頭暈?zāi)X脹地發(fā)誓:“今晚一定早點睡!”可到了晚上,歷史再次重演...
不是你的自控力太差,你可能,只是被“塞”了一個數(shù)字奶嘴。
一、什么是“奶嘴效應(yīng)”?
說來有趣,“奶嘴效應(yīng)”這個概念,竟然來自一場精英們的“危機應(yīng)對”。
上世紀90年代,美國戰(zhàn)略家布熱津斯基提出,全球化可能導(dǎo)致“二八分化”——20%的人享受繁榮,80%的被邊緣化。為了避免這80%的人“鬧事”,他提出了“tittytainment”(奶嘴樂)策略:用大量娛樂和感官刺激填滿人們的生活,讓他們安于現(xiàn)狀。
簡單說就是:給你個“奶嘴”,讓你不哭不鬧。
而在今天,我們的“奶嘴”變成了什么?
沒錯,就是那些讓你欲罷不能的短視頻、游戲和八卦資訊!
二、奶嘴是怎么“塞”進我們嘴里的?
這得從我們大腦的“小秘密”說起。
當你刷到一只會跳舞的柯基,或者游戲通關(guān)的瞬間,大腦會“?!钡匾宦曖尫哦喟桶贰环N讓你感到快樂的化學(xué)物質(zhì)。
各大平臺就像是最高明的心理學(xué)家,它們用算法精準拿捏你的喜好,不斷給你“不定時、不定量”的獎勵(就像老虎機一樣),讓你根本停不下來。
無限滾動:下面永遠有內(nèi)容,沒有“劇終”
自動播放:連點擊都省了,徹底躺平
個性化推薦:比你還懂你,欲罷不能
說真的,這誰能頂?shù)米“。?/p>
三、明知是“奶嘴”,為什么我們還嘬得這么香?
除了大腦機制,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我們在逃避。
工作壓力大?刷會兒視頻放松一下!
社交好累?打局游戲找回掌控感!
人生迷茫?吃個瓜暫時忘記煩惱!
這個“數(shù)字奶嘴”給我們的,是一種低成本、高回報的虛假滿足感。
不需要努力,就能獲得快樂;不需要面對,就能暫時逃避。
就像心理上的“速食面”——好吃、方便,但長期吃下去,你懂的。
四、長期嘬“奶嘴”的后果,比想象中更可怕
最開始可能只是熬夜后的黑眼圈。但久而久之,你會發(fā)現(xiàn):
注意力碎片化:再也看不進去長文章、長電影
耐心值下降:對需要長期投入的事情失去興趣
真實快樂減少:那些需要努力才能獲得的成就感(學(xué)新技能、深度閱讀),越來越?jīng)]吸引力
最可怕的是,我們甚至開始逃避真實世界的挑戰(zhàn),寧愿沉浸在虛擬的快樂里。
就像溫水煮青蛙,等意識到問題時,可能已經(jīng)很難跳出來了。
重新拿回主導(dǎo)權(quán),做快樂的主人,幾個親測有效的小方法:
意識覺醒:開始記錄屏幕使用時間(真相往往很殘酷)
設(shè)置邊界:給容易沉迷的APP設(shè)定時間限額(10分鐘一到就自動關(guān)閉)
替代滿足:培養(yǎng)一個能帶來“心流”的線下愛好(畫畫、樂器、運動都可以)
重新學(xué)會無聊:偶爾發(fā)呆放空,反而是創(chuàng)意的來源
曾經(jīng)每晚刷3小時短視頻,到現(xiàn)在能夠安心閱讀一本厚書,這個過程就像一場小小的“戒毒”。
但當你重新嘗到深度快樂的滋味時,會發(fā)現(xiàn):那比碎片化的刺激,美味太多了。
現(xiàn)在的你,有兩個選擇:繼續(xù)下滑,看下一個有趣的視頻;或者,放下手機,想想今天要不要換個方式度過睡前時光。
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想不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
近日要覽
審 核:李彤華
值班編輯:郭怡男
稿件來源:享心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