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水火不相容,沙泉難共存”的說法,但是在鳴沙山就有一股泉水,歷經(jīng)幾千年都沒有干涸,據(jù)說刮再大的風(fēng),這個沙子都會繞開泉水,不掉到泉里去,形成了“天下沙漠第一泉”的奇觀,這是什么原因呢?
鳴沙山位于敦煌市往南約6公里,地處庫木塔格沙漠的邊緣。據(jù)說這個月牙泉形成已有數(shù)萬年了,古時它位于古黨河的河道上,后來由于鳴沙山不斷沉積擴展,堵塞了河道,在河道中央的積水洼地就形成了月牙泉。
當(dāng)時的月牙泉比現(xiàn)在大得多,由于敦煌地下水位比較高,而月牙泉位置又相對地勢低,古黨河的地下水流經(jīng)此處就溢出了地表,形成了湖泊,再加上祁連山的冰雪融化之后,也成了月牙泉的水源,使這個泉水千百年來不干涸。
那么鳴沙山為什么沒有把這個泉水掩埋掉呢?鳴沙山相對高度有數(shù)百米,上沙山需要耗費體力可能比登100米大樓還要大,好在在沙山兩邊安裝了沙梯,游客可以沿著沙梯直達山頂。這沙山,南北高,中間低,風(fēng)進入沙地之后由于地勢的原因,會朝著山梁吹,把沙子往上卷,這就是“風(fēng)吹流沙卷山坡”的道理,所以沙子也不會掉到泉水里去。再加上沙漠地帶早晚溫差大,白天沙子燙,晚上熱量又迅速散發(fā),跟月牙泉的水汽相互交融,形成了上升氣流,把滑下去的沙子又重新帶回到了山上,這就是千年的風(fēng)吹流沙上山坡,才有了“沙水共生,山泉相依”的沙漠奇觀。
但是這幾千年都不干涸的月牙泉,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面臨干涸斷流。上世紀60年代,這月牙泉水深達7.5米,但40年以后,月牙泉的平均水深不到1米,幾乎見底。月牙泉的形成是大自然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一種巧合,隨便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中斷,都可能面臨消失,特別是人類在這里頻繁活動和對地下水的過度開發(fā),打破了原有平衡。
后來,當(dāng)?shù)夭捎萌斯ぱa水,但補進去后沒過多久水位又回到原點,而且人工補水容易發(fā)渾發(fā)臭。直到近年來,終于找到了給月牙泉補水的一段河道,修了一段長達5.8公里的大型滲水場,把水通過管道再滲入到月牙泉,這才讓月牙泉的水位穩(wěn)定在如今的3米左右,據(jù)說這項工程共投資了近20億元。
你覺得花這么多錢來維護一個沙漠奇觀值不值呢?
#河西走廊 # #敦煌 # #月牙泉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