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黨主席改選,形勢發(fā)展到現(xiàn)在,恐怕誰也沒想到,曾經(jīng)一度被認為已經(jīng)被邊緣化的郝龍斌,竟然氣勢如虹了。這背后自然離不開趙少康的鼎力支持,此時人們才感受到,所謂掌握強大媒體資源絕非一句空話。
來看看郝龍斌宣布參選后,他都受到了哪些待遇,此時的張亞中、鄭麗文、羅智強,也只能投來羨慕嫉妒恨的眼光。尤其是張亞中,趙少康對他已經(jīng)再明顯不過,我絕不會邀請你上我的節(jié)目,說白了就是不給你曝光的機會。
從宣布參選,就有趙少康在節(jié)目中造勢,并且公開打破媒體中立,作為主持人的他竟然要號召藍營黨員不給張亞中等人投票,這樣的表現(xiàn)確實讓人大跌眼鏡;隨后趙少康又在個人網(wǎng)絡節(jié)目對郝龍斌進行專訪,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簡直就是高級互吹即視感;此后正式登記,郝龍斌更是拉上縣市派系,藍營立法機構民代、縣市議員多達幾十人,完全是一副志在必得的氣場;很快泛藍媒體《聯(lián)合報》又對其進行了專訪,郝龍斌透露自己若當選,就會成立顧問團,要集體領導藍營。
宣布參選三天以來,郝龍斌立即成為焦點,而其他候選人只能寄望20日中天舉辦的辯論會。不知道是不是媒體資源太多,還是真的怯于辯論,郝龍斌一方竟然拒絕了。
可以說媒體資源的超級不對等,也頻頻開始引發(fā)外界的質疑,包括藍營一些敢于仗義執(zhí)言的人,還是表達出對郝龍斌的不滿,但更多人還是礙于趙少康的實力,選擇說著違心的話,又或者隱晦對其他參選者進行批評。
介文汲就直言不諱指出,如果郝龍斌不參加辯論,無疑等同讓藍營黨員別考慮他。辯論并非趙少康口中的自己人互打,這正是展現(xiàn)自己才華、抱負的機會,更是民主體制的標配,哪有候選人不參加辯論,希望對方三思。
其實像介文汲在這種時候敢于仗義執(zhí)言的人并不多,像是是陳鳳馨、唐湘龍等人,在這個時候大多要顧及趙少康的面子,即便不看好郝龍斌也不愿把話說得太明。至于那些要靠媒體提升曝光度的民意代表,就干脆順著來,一股腦兒有樣學樣地配合趙少康,邊緣化張亞中等人。
當然島內輿論對此也有完全不同的分析,就比如趙少康郝龍斌之所以不斷針對張亞中,很可能是為了拉抬其聲勢,目的就是要分化鄭麗文的選票,從而形成“郝張爭雄”的局面,那么郝龍斌勝面就大了。
也就是說,他們真正忌憚的還是鄭麗文,圍攻張亞中不過是他們聲東擊西的一種策略。
其實外界也普遍認為,形勢發(fā)展到最后,很可能是鄭麗文對決郝龍斌。對于兩人誰當選藍營后續(xù)局勢會有何不同,網(wǎng)友評價可謂一針見血,相信民眾黨方面也早已開啟了各種預判。
網(wǎng)友們普遍認為,郝龍斌當選就是藍營倒退的表現(xiàn),它極有可能讓反罷免以來積累的優(yōu)勢瞬間化為烏有,更重要新任黨主席第一關就是明年的縣市長選舉,郝龍斌極有可能再度讓藍營回到傳統(tǒng)的“醬缸文化”,所謂的集體決策搞到最后就是誰也不背鍋;反觀若是鄭麗文當選,她會把藍營剛剛崛起的氣勢發(fā)揮到極致,會極大鼓舞藍營基層的士氣,以及給外界呈現(xiàn)一種舍我其誰的霸氣,而這正是藍營能否在明年縣市長改選取得開門紅的關鍵。
柯文哲:別急,小黃,等著看戲好了
那么對白營而言,自然更傾向郝龍斌,正如島內媒體人評價那般,藍營與白營合作,是看中了人家的年輕選票,但不能因為藍白合,藍營就不需要年輕選票了。
也就說合作的前提是要你自身夠強大,對于合作對象依賴越小就越有主動權,郝龍斌與鄭麗文的最大差別就在于能否守住藍營當前的優(yōu)勢。白營現(xiàn)在是憋著勁兒要在縣市選舉中大有作為,尤其是黃國昌參選新北市長選舉,已經(jīng)成了他們能否更進一步的關鍵。然而對藍營而言,新北市同樣是重大利益絕不能輕易讓出,想讓黃國昌妥協(xié)就在于藍營能否展現(xiàn)強大實力。
總之對白營而言,最怕就是藍營搞改革、瞎折騰,屆時別把自己的年輕票吸引走;反之藍越保守,內部斗得越厲害,那些對藍不滿的人就可能轉而支持白營。
藍如果只是一味妥協(xié)討好,又或者礙于形勢越發(fā)依賴對方,那么只會逐漸淪為白的附庸,到了2028誰正誰副的主動權也會徹底喪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