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陽明心學:揭示人性本質》是一個系列,通過王陽明把陽明心學運用到實踐中的案例,一步步揭示人性本質,以幫助我們與人交往時,正確認識人性、運用人性。本專欄通俗易懂,建議從第一章看起。
不會駕馭人心,是因為你把人心想復雜了。從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道后,迅速與當地土著人產生骨肉般親情的方法來看,駕馭人心,其實很簡單,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公式。
這個公式,是對人性的具體運用。下面,我們詳細講解:
一、王陽明要解決的問題。
王陽明到了龍場后,他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快速與當地的土著人建立一個和諧的關系,以獲得土著人的幫助。
王陽明悟道后,即使看破生死問題了,但他要想生存下去,就不得不與土著人建立聯系,因為他要自力更生。
在龍場這個蠻荒之地,自力更生也需要一定的技能,那就是要學會如何種植莊稼。
在明代,驛站的糧食供應,由朝廷撥付,但由于路途遙遠,一年只運一次糧到驛站,至于什么時候運到,是一個未知數。在糧食沒有運來的情況下,歷任驛丞都是自力更生,自己種植莊稼,自給自足。
王陽明從小過著優(yōu)渥的生活,沒有種過莊稼,他雖然帶著仆人,可仆人沒有頓悟,不會調整心態(tài),更不會隨遇而安,到了龍場后,很快就病倒了。王陽明不僅要照顧仆人們,他還必須學會如何種植莊稼。
不會種植莊稼,就要向當地的土著人學習。
要想接近土著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中,對當地土著人的生活習性有描述:
夷俗尊事蠱神,有中土人至,往往殺之以祀神,謂之祈福。
正是土著人有用中土人祭祀的習俗,讓歷任驛丞都始終與土著人保持著距離,不愿意與他們來往。
不過,悟道后的王陽明,始終相信“仁”的力量,相信良知的力量,他并不認為土著人會如此殘忍。
那么,王陽明是如何與土著人建立骨肉般親情的呢?他駕馭人心的方式,就是一個簡單的公式。
請繼續(xù)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