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的印巴空戰(zhàn)剛吃過大虧,印度空軍本月就甩出個大動作:計劃豪擲226億美元再購114架法國“陣風” 戰(zhàn)斗機。這筆錢如果花出去,將直接刷新印度國防采購的歷史紀錄??蛇@邊還沒等輿論平息,東邊鄰居孟加拉國就放出了更耐人尋味的消息,斥資 10 億美元從中國采購 12 架殲-10CE 戰(zhàn)斗機。
一擲千金加碼 “敗將”,隔壁卻果斷擁抱 “勝利者”,南亞大陸的軍事天平,正在這一買一賣間悄然傾斜。不少人還記得, 印巴空戰(zhàn)后,巴基斯坦說打掉了3 架印度陣風,印度網友集體破防說是“假新聞”,堅決支持陣風無敵??蓻]過多久,權威媒體《空軍月刊》深挖真相,爆料,當天被打掉的陣風實際有4架,編號BS021的戰(zhàn)機殘骸最終確認墜毀。這下,此前叫囂的印度媒體瞬間啞火。
按理說吃了這么大的虧,總得反思反思?印度偏不。反而要加倍買陣風,反觀孟加拉國,干脆直接選擇了讓陣風 “吃癟” 的殲-10CE。這看似簡單的裝備選擇背后,藏著足以改寫南亞十年軍事格局的關鍵邏輯。
對印度而言,最致命的變化不是東邊多了12架先進戰(zhàn)機,而是地緣上的 “鉗形攻勢” 已然成型。西邊,是和印度有世仇的巴基斯坦,早已靠殲-10CE 建立起體系優(yōu)勢。東邊,是和中國關系日益緊密的孟加拉國,即將列裝同款戰(zhàn)機。當巴、孟兩國都手握殲-10CE,意味著他們能實現(xiàn)飛行員訓練、后勤維護、備件供應,乃至作戰(zhàn)理論的 “標準化互通”,一個隱形的 “殲-10CE 聯(lián)盟”,正對著印度形成合圍。
這簡直是印度空軍的 “噩夢劇本”。軍事上的基本常識擺在那,兵力分散,等于自尋死路。以前印度還能集中精銳應對西線的巴基斯坦,現(xiàn)在東邊冒出 “新威脅”,北線還得盯著實力更強的中國空軍,三線作戰(zhàn)的壓力直接壓了上來。手里的精銳力量本就捉襟見肘,如今被迫拆分部署,每條戰(zhàn)線都難有優(yōu)勢,顧此失彼幾乎是必然結果。這種戰(zhàn)略被動,再好的指揮官也難盤活。
可印度為啥非要一條道走到黑,硬往陣風的 “坑里” 砸錢?表面看是死要面子。印度至今還嘴硬宣稱自己是空戰(zhàn)勝方,要是換購其他戰(zhàn)機,不就等于承認 “陣風不行、自己輸了”?這口氣顯然咽不下去。但往深了挖,根本原因是沒得選。
幾十年來,印度一直抱著 “萬國牌” 武器策略不放,空軍里法國、俄羅斯的戰(zhàn)機混著跑,再摻點不靠譜的國產貨。看似能避免被單一國家 “卡脖子”,實則把后勤變成了災難,不同體系的裝備根本沒法完美整合。如今在陣風上已經砸了巨額投入,要換體系,時間和錢都耗不起。
更核心的短板是國產國防工業(yè)不給力。折騰了幾十年的 “光輝” 戰(zhàn)斗機,性能至今不穩(wěn)定,連 “挑大梁” 的資格都沒有。自家孩子頂不上,印度只能硬著頭皮給陣風 “續(xù)資”,妄圖用數量填補質量和體系的差距??蛇@種做法,等于是飲鴆止渴,后勤包袱只會更重,和周邊的體系差距也未必能縮小。一邊是巴、孟靠殲-10CE形成 “東西聯(lián)動”,一邊是印度抱著陣風硬撐場面。南亞的軍事棋盤已經重新落子,而印度這步 “加碼敗將” 的棋,只會讓自己在戰(zhàn)略困局里陷得更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