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老正按:魯迅先生的這篇短文寫于1936年。但現(xiàn)在看起來似仍有諷刺意味。我們的孩子們的課本上是有一些英模事跡的,豈不知這些英模事跡恰恰是最該給一些大人們看的。
魯迅|登錯的文章
印給少年們看的刊物上,現(xiàn)在往往見有描寫岳飛【2】呀,文天祥【3】呀的故事文章。自然,這兩位,是給中國人掙面子的,但來做現(xiàn)在的少年們的模范,卻似乎迂遠一點。
他們倆,一位是文官,一位是武將,倘使少年們受了感動,要來模仿他,他就先得在普通學(xué)校卒業(yè)之后,或進大學(xué),再應(yīng)文官考試,或進陸軍學(xué)校,做到將官,于是武的呢,準備被十二金牌召還,死在牢獄里;文的呢,起兵失敗,死在蒙古人的手中。
宋朝怎么樣呢?有歷史在,恕不多談。
不過這兩位,卻確可以勵現(xiàn)任的文官武將,愧前任的降將逃官,我疑心那些故事,原是為辦給大人老爺們看的刊物而作的文字,不知怎么一來,卻錯登在少年讀物上面了,要不然,作者是決不至于如此低能的。
圖片
注釋:
①本篇最初發(fā)表于一九三六年二月《海燕》月刊第二期,署名何干。魯迅逝世后由許廣平編入《且介亭雜文未編》。
在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我國的一九三六年初,國民黨反動派一方面堅持奉行投降賣國的不抵抗政策,一方面又在其官辦的報刊上,大吹大擂地表彰岳飛、文天祥等一些英勇抗擊外族侵略的歷史人物,以制造煙幕,掩蓋其屈膝投降的丑惡行徑。魯迅的這篇文章,借當時少年刊物上登載岳文天祥的故事,嘲諷了國民黨反動派言行不一的丑態(tài),對國民黨反動派出賣祖國、屈膝投降的罪行進行了猛烈的鞭答。
②岳飛(1103——1142),南宋抗金將領(lǐng),軍事家。宋高宗紹興十年,岳飛大破金兵,正欲乘勝北伐,高宗任用秦檜,力主和議,一天中連下十二道金牌(按;宋代凡軍事上最緊急的命令,用金字牌專人遞送)命岳飛退兵。后岳飛又被誣謀反,下獄被害。
③文天祥(1236——1283),南宋抗擊元朝軍隊的大臣,文學(xué)家。曾組織義軍,堅持抗元,被俘后因拒降被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