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倉西,在河南鞏義洛水黃河相匯處?! ?/p>
嵩山蒼龍盡情向東北方向宣泄,過龍尾,繞倉西嘴,黃河就在眼前。
站在老家倉西,抬眼向北就是神都山,也叫大力山,村人多叫北邙。依山傍水,很符合“左青龍右白虎,中間明堂清亮” 的格局,小時常聽到北邙是“人世帝王谷”的說法,從東漢到唐宋,數(shù)十位帝王、上千位王公貴族與大臣名士葬于這山這嶺,既是歷史的活檔案,也堪稱華夏的“地下通史”?! ?/p>
小時,父親為神都山講過一個傳說:大唐年間,武則天長安稱帝,把老家東都洛陽定為“神都”。國人為迎合皇上心意,把洛陽北邊,歷史上很有名望的邙嶺,尊稱神都山。更重要的是,武媚娘想做皇上,必須找個緣由說法,有人就虛構(gòu)了,天上圣母降臨的傳說。就有了叫唐同泰的人,他向武則天奏表,在洛汭正想入睡時,看到天穹一道紅光直下入河,整個河面頓時紅光四射。他潛入水中獲得一塊發(fā)光的石頭,很想敬獻(xiàn)媚娘。媚娘大喜,命人速速呈報。經(jīng)諸位大臣仔細(xì)辨認(rèn),發(fā)現(xiàn)石頭上還有 “圣母臨人,永昌帝業(yè)” 八個大字。頓時朝野震動,這是天降祥瑞啊,昭示人間,武則天登基稱帝,大唐將更加繁華。
武則天喜出望外,賜此石“寶圖”,出神石之地為神都山,山下洛水為永昌洛水,封洛神為顯圣侯,嚴(yán)禁在洛水打魚垂釣。賜唐同泰為游擊將軍。大赦天下,并在河圖洛書圣跡,舉行聲勢浩大的祭嵩山拜洛水活動。伯父從不信這個。他對我說,別信胡編亂造?! ?/p>
山,是秦嶺的延伸,屬秦嶺山系。叫北邙,崤山支脈,二三十公里長,西起徐柏坡,東至神堤河洛匯流處,是邙嶺最東段。神都山很早就有了,原來叫神頭嶺。這和春秋時的智襄子有關(guān)。智襄子是晉國很有名望的官吏,在“三家分晉”“六卿專政” “四卿并立” 過程中能力超眾,深受國人的擁戴。但,又剛愎自用、傲慢無禮、貪婪無度。兵敗后頭顱被割,刮干皮肉、涂上油漆,制成酒器,有了 “身首異處” 的慘局。民眾為了懷念他,用木頭為其雕刻頭顱下葬,他的封地,就成了神地,嶺,就成了神頭嶺。最后就叫成了神都山。
黃帝東巡河,在神都山的盡頭;那里有個伏羲臺;還有伏羲祠,伏羲氏曾在這里受河圖洛書啟發(fā)演繹太極陰陽八卦?! ?/p>
喜神,泰逢氏建都于山中,神都山因此得名。
但,山下的北魏石窟寺的確存在。老輩子人叫希玄寺。和倉西嘴邊的人家近在咫尺,時常有吃的啥飯?今天忙啥的問候傳來飛去。距今1450多年前的 5個石窟,7000多個石雕,以國內(nèi)唯一的18組帝后禮浮圖揚名天下。穹頂?shù)娘w天造像,人向前飛,頭向后看,回眸一笑的豐富情感流瀉千年,國內(nèi)任何石窟均無。高大的中柱形佛足下,一佛三面世間罕見。還有千佛龕優(yōu)天王,送子觀音前世的雙面鬼母子,佛龕底部的北魏中國民間樂器演奏集成,等等,琳瑯滿目回味無窮?! ∩降谋澈缶褪悄锬锒戳恕! ?/p>
相傳,女媧在東山的伏羲臺下的羲皇池造出了人類。一年,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戰(zhàn)敗的共工,羞憤地撞向西方的不周山,誰能知不周山是擎天之柱啊,瞬間,撐天柱被撞折斷了,天塌地陷,整個世界漆黑一片?! ?/p>
這時,山林起火,洪水噴涌,龍蛇猛獸開始禍害新生的人類。女媧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下決心補天,終止這場災(zāi)難。女媧是用五色石冶煉后,堵填了天上的黑窟窿,隨后斬殺了作怪的大河烏龜,再用龜?shù)乃闹蛔ψ?,?dāng)作四根柱子,重新把天支了起來。還擒拿了人間的黑龍,還光明于河洛大地,讓一河兩岸人民,重新過上了太平生活。
匆忙之間,神龜?shù)哪_跟沒有站穩(wěn),向西北略有傾斜,日月星辰都很自然地歸順向了西邊,地勢也向東南傾斜著,江河之水也都向東南奔流。一切歸順之后,女媧累了,就歇息在黃河邊的神都山下?! ?/p>
至今女媧洞仍在。附近村民把求簽的紅布繩頭,牢牢系在洞的周圍?! ?/p>
未上學(xué)前,400多米的洛水河面,我鳧個來回沒有一點問題。擔(dān)心下河被淹,母親不知揍我多少回?! ?/p>
明嘉靖34年鞏縣志記載,在洛汭倉西河洛大堤東北角,距北城墻數(shù)丈,曾有河洛壇一座,很多史書記載,這是修壇沉璧祭天處:黃帝、堯、舜、禹、湯、周成王,還有后來的武則天等等不少帝王,都在此修筑祭祀高臺,禪讓帝位,祈福國泰民安。我和伙伴,曾在舊址搬些磚塊,在河中央拋出,然后手拉手圍個圈圈,扎猛子撈著玩耍?! ?/p>
秦始皇五次大規(guī)模巡視未涉足過的齊、魯、楚、韓、燕、趙、云中等“龍興之地”,鞏固統(tǒng)治、宣示權(quán)威。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記載,有四次經(jīng)洛汭奔赴四面八方。
據(jù)南朝陳代的僧人釋智匠所編的《古今樂錄》音樂專著,清人馬國翰《太平御覽》《初學(xué)記》《玉函山房輯佚書》所講,秦始皇曾在洛汭從事祭拜活動,滿朝群臣和眾百姓一起唱響《祠洛水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還有“神異傳說”,黑頭公從河中竄出,受天寶的相關(guān)描述。我想,這也許是帝王寫詩的最早記載了?! ?/p>
《乾隆十年鞏縣志》說:邙山在縣北三里,西擁昭峣,當(dāng)河洛之間,為神堤之障,古號“秦頭魏尾”。大意是東方日出,萬物自東方而生,秦嶺和秦國源自大河,在河洛這里開始,是秦頭。而這里連年戰(zhàn)亂,你來我往,春秋時的魏國在開封,而他的地域擴展到溫鞏一帶,這就有了魏國的尾巴,再往西大秦帝國了?! ?/p>
大力山不遠(yuǎn)處,1993年初發(fā)現(xiàn)了洪溝遺址。是距今25萬-30萬年前,古人類獵取大象的文化層。村中馬姓村民,在破窯洞喂了一頭豬。那豬拱來拱去,顯露出地下洞穴。當(dāng)年,共發(fā)掘清理出8個獵殺大象的陷阱,發(fā)現(xiàn)至少4頭成年大象和幼象的骨骼標(biāo)本,人為設(shè)置的陷阱堆積層寬5米開外,長20多米,厚近4米。出土人工打磨制作的石器、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石核、石球等700余件。那些捕獵用的石器,至今仍異常鋒利。一位參加發(fā)掘的同志,因不小心,還劃破了手指??梢姾幽虾喎Q豫,淵源很久。
陷阱坑中,收集出土的納瑪象、腫骨鹿、斑鹿、偶鹿類動物化石數(shù)百塊,上邊或砍或砸的痕跡十分顯著。骨化石、石器、炭屑和燒土共存,設(shè)伏,圍獵,捕殺,尸解,分食于一體。分工明確,群策群力,盡顯河洛人聰慧的膽略和氣吞山河的群體捕獵場景,張揚著早期河洛文明華夏文明奇異多姿的燦爛曙光?! ?/p>
1957 年7月,故宮博物院馮先銘等專家,在附近的盤古水河灣,發(fā)現(xiàn)了唐三彩御用窯址?! ?/p>
1984 年,發(fā)現(xiàn)了雙槐樹遺址,河洛古國的獠牙蠶雕,北斗九星,氣吞山河?! ?/p>
同年發(fā)現(xiàn)的花地嘴,讓墨玉牙璋和朱砂繪陶甕大放異彩?! ?/p>
然而,自1993年洪溝遺址發(fā)現(xiàn),到1994年發(fā)掘整理,整整30年過去了,我問了當(dāng)?shù)厝?,也問了住在那里,很親近的家人,他們竟一無所知?! ?/p>
是啊,我是在想不該想的。
在忘不該忘的?! ?/p>
也在寫不該寫的?! ?/p>
我為走遠(yuǎn)的鞏縣感到悲哀,還有我的大河,我的洛水。
作者:李正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