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的深夜,薄一波搖著頭對徐向前小聲嘀咕:‘咱們只有區(qū)區(qū)幾萬人,你真想把閻錫山的老窩全掀了?’”這段對話發(fā)生在長治郊外的一座石窯里,外頭蟲聲雜沓。誰也沒料到,眼前這支大多是新兵、混編自地方武裝的隊伍,很快就要改變華北戰(zhàn)局。
徐向前闊別前線七年,回到太行時已是兩鬢花白。軍中兄弟看的是老徐的身體,中央看的是他歷來“以弱擊強”的手段。劉伯承、鄧小平率主力渡河南下,他卻留守晉冀魯豫,表面是補給、練兵;其實,他心里揣著一張更大的地圖——山西全境。
彼時華北形勢頗為尷尬。閻錫山在太原經(jīng)營三十年,十三萬正規(guī)軍加層層碉堡成了蔣介石眼中最后的華北支點。按中央原先的節(jié)奏,解放山西至少要到東北、華東全部穩(wěn)住以后再動手。可徐向前看準了閻軍補給線細而長,一旦讓對方“搶糧囤糧”成功,后果不堪設想。于是,他把六萬人的番號折騰出八縱、獨立旅、工兵團,邊拉練邊打小仗,一面支援劉鄧,一面悄悄磨刀。
首戰(zhàn)運城。第一次圍而未克,胡宗南的援軍從潼關殺來,徐向前被迫撤圍,他把責任攬下:“第一炮沒打響,兵心就散。”兩個多月后,大雪封路,他聯(lián)合王震再啃運城,主攻部隊爆破三米厚城墻,夜巷戰(zhàn)結束時,運城守敵一萬余人盡數(shù)覆沒。六萬子弟吃盡冰雪,卻學會了圍城、打援、爆破的全套套路。
運城剛擺平,晉南只剩臨汾孤城。閻錫山把臨汾號稱“銅墻鐵壁”,城墻厚十米、壕溝寬八米。前線一度動搖,徐向前拍桌子:頭發(fā)白了也要拿下來!朱德來電撐腰:“后方全力保障,臨汾不可丟。”坑道、爆破、暗夜強攻,72天血戰(zhàn),梁培璜被俘,晉南遂告清凈。徐向前給三個字:傷亡大、勝利大、鍛煉大。
臨汾之后,真正的硬骨頭是晉中平原。那兒是閻軍的糧倉,三個月若搶足糧,他能再撐一年。徐向前盤算得細:閻錫山要養(yǎng)十三萬兵,一個月少說六百萬斤糧,不把晉中搶在手里就沒得吃。于是,他硬生生在盛夏里讓八縱、七縱日行百里,從敵人背后抄到平遙、祁縣之間。王新亭打電話求歇兩天,他只回一句:“走不動就爬。”
敵九個團炮火、飛機一起上,劉忠、蕭文玖咬牙死守鐵路,閻軍突圍失敗被迫留在榆次開闊地。合圍炮聲一響,一個月里殲敵十萬,其中正規(guī)軍七萬。毛主席賀電:向前、士第僅用一月即獲如此戰(zhàn)績,山西大局已定。
然而太原仍在。東山四要塞是城門鑰匙,徐向前先端這里。牛駝寨、小窯山打到最后一小時,他下令:“奪不下就別回頭見我?!?500人的代價換來東山要塞,一條通往太原的斜坡徹底撕開。中央隨后指示:停火,政治攻勢,等東野打平津后再總攻。
?;鹌诔闪斯バ膽?zhàn)。閻錫山修碉堡、抓壯丁,徐向前圍點打援、勸降并行。肋膜炎此刻把他拖垮,周恩來派兩名主任醫(yī)師前線“抓人”,老徐只肯退到榆次村口的土炕養(yǎng)病,他說:“我不在,兄弟們手腳就慢。”
1949年4月,閻錫山悄悄飛南京。平津硝煙散盡,19、20兵團和炮一師陸續(xù)壓到太原外圍。徐向前自知體力撐不住,主動請彭德懷代行總攻指揮。5月解放太原,全殲13.8萬守敵。至此,兩年內華北一兵團累計殲敵30萬,山西地圖連成紅色。薄一波回憶當年石窯夜話,只有一句:“徐帥那口氣,當時真沒幾個人敢信?!?/p>
王宏坤上將晚年受訪時評價:“以弱擊強的打法很多人會,但從零湊兵、邊練邊打,還能連拔強敵數(shù)省,徐帥是唯一?!鄙轿魅壳\城、臨汾、晉中,再加太原收官,徐向前用六萬人硬生生撬開了閻錫山的鐵門閂,也為自己的軍事履歷寫下最厚重的一頁。不得不說,真正決定勝負的,有時不是兵力,而是那個敢把賬算到敵人肚子里的統(tǒng)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