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排除了羅智強、張亞中,面對的對手非郝龍斌,而是兩個影子
引言
你說國民黨不重要吧也還重要,國民黨在臺灣仍然是對抗民進黨的主要力量。所以我們才對百年老黨新一輪的國民黨主席競選如此的關注。
那2025年的國民黨主席競選就將在鄭麗文、羅智強、張亞中、郝龍斌四人中產(chǎn)生。而其中最有可能的最終角逐的就是鄭麗文與郝龍斌。今天的文章我們用排他化將張亞中、羅智強、鄭麗文、郝龍斌做一個“透視”分析。
當張亞中、羅智強在辯論中逐漸顯露出競爭短板,真正擋在鄭麗文面前的,并非郝龍斌本人,而是其背后手握資源、掌控節(jié)奏的趙少康與朱立倫——這兩位未披戰(zhàn)袍卻影響力十足的“影子主席”。
一、從張亞中、羅智強的中天電視答辯會中,可以看出來這兩個人已經(jīng)被排除掉了,原因如下(我會對他們兩人的發(fā)言做一個深入分析)
1.張亞中答辯會內容:他表示擔任黨主席后,將恢復“國統(tǒng)綱領”,在此基礎下勇敢展開國共的政治對話,主張追求兩岸和合,由國共簽署和平備忘錄。他痛批國民黨的醬缸文化,稱這讓國民黨故步自封,缺乏改革動力,若當選會選賢任能,找回創(chuàng)黨初心。他還強調面對國際情勢大變,美國正在掏空臺灣,國民黨不能閃躲,要為臺灣提出一套創(chuàng)造兩岸和平的方法,不能讓臺灣被美國掏空甚至出賣。
排除分析: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由于特殊的歷史原因,造成了當今的政治生態(tài),臺灣島內現(xiàn)在主要由三“大”黨組成,即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而在這樣的特殊的情況下,國民黨要生存,國民黨主席要競選,必須要“左顧右盼”,哪怕裝一下都可以。而張亞中的個性,他說硬板板的一個,拆也拆不開,扳也扳不彎,他就是一個直腸子“理論家”和“理想家”,他內心里是絕對的“統(tǒng)”派,當然我們大陸民眾當然很喜歡了,但張亞中在臺灣現(xiàn)實問題上哪怕藏都藏不住,所以他的得票率不會很高,不是鄭麗文的對手,排除掉。
2.羅智強電視答辯會內容 :強調兩岸關系、國共關系是最重要的事,情感上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稱“我是臺灣人,我是中國人”,認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馬英九執(zhí)政8年穩(wěn)定昌盛的基礎,要把這基礎找回來。他主打“實戰(zhàn)牌”,將“斗爭民進黨”與“促進藍白合作”作為核心策略,列舉與民進黨對抗的“戰(zhàn)績”,表示自己是提出“藍白合”做法最具體的參選人,提出制度性解決和信任度解決兩條路徑,還稱自己與柯文哲、黃國昌是好朋友、好戰(zhàn)友,一定可以做好藍白的橋梁。
排除分析:羅智強太圓滑,他有典型的醬缸文化特色。
看到了他的發(fā)言,就看到了國民黨老派腐朽的新人表達內容。羅智強就是一個新瓶裝舊酒,他越是講得全面,越像個算命的先生。
羅智強則主打“情感認同”與“實戰(zhàn)牌”,一邊強調“我是臺灣人,我是中國人”,后面又補了一句,“我是中華民國人”,典型的小丑式的表演,并將“‘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視為兩岸關系的基礎。他一邊列舉對抗民進黨的“戰(zhàn)績”,力推“藍白合”的具體路徑,還提及與柯文哲、黃國昌的“戰(zhàn)友關系”。但這種表述更像“口號式競選”,特別強調“一中各表”卻回避“國家統(tǒng)一”的核心,這讓部分深藍選民質疑,這些票會流失,更加對他如果當選國民黨主席,那么兩岸的交流又會死翹翹??吹搅怂涂吹搅笋R英九看了他就看到了朱立倫,他只是年齡小了一點點,55歲,沒有改革的擔當,成不了大氣候,典型的國民黨醬缸文化,這人沒得救了。
3.鄭麗文電視答辯會內容:指出國民黨必須肩負起捍衛(wèi)“憲法”,下架民進黨、撥亂反正的歷史使命。她參選黨主席是要帶領國民黨粉碎“臺獨法西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兩岸和平的百年基業(yè)。她從青年視角切入,稱“臺獨”是“政治騙局”終將破滅,“反共”思維已不適應時代潮流,主張兩岸應聚焦民生合作,讓臺灣青年通過大陸市場獲得發(fā)展機遇。她還表示自己的團隊有資深專家,針對藍白合作提出具體方案,未來要集體領導、擴大決策圈,讓國民黨從羊群變成獅群。
分析:鄭麗文大家都知道她是統(tǒng)派,她立場鮮明,口齒伶俐,敢罵民進黨,也敢懟國民黨,看不起國民黨,也看不起民進黨,她要走一條中間路線,大家都認同她是中國人,她也敢講他是中國人,從她嘴里講起來不別扭,從來不扭扭捏捏。她精準抓住“下架民進黨”“撥亂反正”的核心訴求,主張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開創(chuàng)兩岸和平百年基業(yè)”,既兼顧了兩岸和平的大方向,又從“青年發(fā)展”“民生合作”切入,提出讓臺灣青年借力大陸市場的具體方向,更貼合黨內主流與中間選民的需求。選舉的時候,她能夠隱藏一點鋒芒,這就是她的靈活性,她的靈活性沒有裝一氣呵成,很自然,還有兩點別人信任她,她是女性,有女性的溫柔,別人更相信她打民進黨的招數(shù),因為她的前身就是“綠”的。從哪方面講他都占據(jù)了天時地利人和?臺灣人喜歡他,大陸民眾也不懷疑他和兩岸交流的便捷性。
二、鄭麗文的競爭對手浮出水面,不是郝龍斌而是郝龍斌幕后“操盤手”,標題中所說的“影子主席”,這里還不止一個,有兩個。
當張亞中、羅智強的電視答辯會的主張顯露出“理想化”或“缺乏資源”的短板時,這兩個人已經(jīng)被排除了,雖然名義上還存在,但這兩個人完全讓國民黨感到擔憂和害怕,張亞中太剛了,羅智強太完美了(和稀泥),典型的未老先衰型“國民黨黨員”,鄭麗文的真正對手,自然從這兩人轉向了郝龍斌,以及為郝龍斌“站臺鋪路”的背后力量。
在此次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鄭麗文面臨的核心挑戰(zhàn),表面看是參選者郝龍斌,實則是郝龍斌背后的趙少康與朱立倫這兩位“影子主席”,二者憑借資源與影響力,為郝龍斌構建了競選優(yōu)勢,卻也讓這場競爭充滿變數(shù),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兩大影子。
1.趙少康:這是個國民黨資黨員,2024還與侯友宜搭檔參選中國臺灣地區(qū)副領導人,過了一把癮,手握廣播、電視、網(wǎng)絡等豐富媒體資源,還親自陪同已經(jīng)邊緣化了的郝龍斌前往國民黨中央黨部領表,就像紅娘陪小女子去相親似的,讓郝龍斌羞答答的,更公開呼吁支持者“投郝龍斌就等于投趙少康”,這里有個細節(jié)哦,趙少康的民調漲幅僅排名鄭麗文后面不相上下。
趙少康
趙少康利用自身掌握的廣播、電視、網(wǎng)絡等媒體資源為郝龍斌造勢——既頻繁力邀郝龍斌接受專訪,傳遞其政見又明確表示不邀請張亞中、羅智強等參選者上節(jié)目,變相壓縮對手的宣傳空間,以此構建對鄭麗文的宣傳壁壘”,甚至更加不屑一顧地主動為郝龍斌爽約“中天”辯論承擔責任,有點一手遮天的架勢,通過媒體話語權為郝龍斌鋪設宣傳路徑,也成為鄭麗文難以抗衡的資源壁壘,所以鄭麗文的第一個對手,第一個攪局者就是趙少康。
國民黨現(xiàn)任主席朱立倫
2朱立倫:這個削尖了腦袋的人,一副葛朗臺商人的形象。
作為國民黨現(xiàn)在的主席,有內在資深力量,雖未直接參選,實際上他的心里面還是不想輪換交替的這主席大位的,“葛朗臺”嘛,曾勸進趙少康參選并給予其參選資格,后續(xù)又默許趙少康轉而支持郝龍斌,其在黨內的人脈與資源,為郝龍斌的競選提供了隱性支撐,郝龍斌當選了主席,朱立倫極好控制,將與趙少康形成“一明一暗”的配合,讓郝龍斌成為真正的“提線木偶”。
國民黨候選人之一郝龍斌
醬缸文化系的郝龍斌、趙少康、朱立倫來勢兇猛,就真的無懈可擊嗎?
兩位“影子”加持下的郝龍斌的優(yōu)勢,并非郝龍斌勝選的絕對保障。我們還記得2024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嗎?趙少康雖以媒體優(yōu)勢助力侯友宜,不也失敗了嗎?當然失敗的原因有其他原因,可見媒體與黨內資源無法完全左右選舉結果。
最新民調
另外郝龍斌因“影子主席”建議缺席辯論引發(fā)爭議,既得罪媒體,也讓部分選民質疑其政見透明度,還有他早已被邊緣化的底子已經(jīng)空了,已經(jīng)跟不上政局了,跟不上時事了,已經(jīng)成為一個老古董了,這些變量都可能削弱“影子主席”帶來的優(yōu)勢,也為鄭麗文留下競爭空間。
結語
國民黨主席選舉的勝負,不只是“候選人之間的較量”,更是國民黨幕后資源與勢力的博弈。國民的“內斗在行,外斗外行”的特色,一直纏繞著國民黨,鄭麗文要破局的,不僅是郝龍斌這道,還有趙少康、朱立倫編織的“暗線”。而“影子”的優(yōu)勢能否轉化為勝選結果,這存在一個大大的問號,不過國民黨青年黨員青年群體要求變革的呼聲很高,鄭麗文仍然是國民黨主席第一人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