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巴基斯坦結盟,一根撬動中東的杠桿出現(xiàn)了,中國穩(wěn)坐釣魚臺!
不久前以色列空襲卡塔爾,帶來的連鎖反應之一,就是促成了沙特和巴基斯坦走向結盟。
有分析認為,這兩個國家結成軍事同盟,就像一根“杠桿”,很可能撬動整個中東的局勢。
自從2023年中國成功推動沙特與伊朗和解之后,中東國家逐漸跳出過去美國“分而治之”的老路。
現(xiàn)在沙特和巴基斯坦簽了共同防御協(xié)議,意味著關系更進一步——這是第一次有伊斯蘭國家將核威懾力量與石油財富深度結合。而促成這種合作的背后,離不開中國與巴基斯坦長期牢固的友誼,以及中國在中東日益深入的合作。
一、沙巴同盟:從“雇傭”走向“命運共同體”
沙特和巴基斯坦的軍事合作其實從1967年就開始了。根據(jù)過往數(shù)據(jù),過去58年里兩國聯(lián)合軍演超過120次,巴方為沙特培訓了超過8200名軍事人員。
這種合作并非只是簡單的雇傭關系,而是逐漸建立了深厚的戰(zhàn)略信任——連沙特王室的部分安保工作,都交給巴基斯坦軍人負責, 這種政治信任為軍事同盟奠定了基礎。
這一次的協(xié)議明確規(guī)定“對一國的攻擊即視為對兩國的侵略”,比2019年單純的情報共享更進一步。
早在2019年,雙方就有經(jīng)濟方面的合作, 沙特承諾向巴基斯坦投資200億美元,覆蓋旅游、礦業(yè)、能源和農(nóng)業(yè)等領域。為落實相關協(xié)議,兩國成立了協(xié)調委員會,由小薩勒曼和巴基斯坦總理共同領導。
而現(xiàn)在選擇這個時間點深化軍事合作,明顯是因為地區(qū)局勢變了——巴基斯坦剛剛在與印度的沖突中展現(xiàn)實力,而卡塔爾遭空襲也讓沙特感到自危。
沙特與巴基斯坦這種“資金+軍事”的組合模式,與中巴經(jīng)濟走廊框架下的合作邏輯高度契合。
更有意思的是,巴基斯坦拿到資金后,很可能還會向中國購買更多武器裝備,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二、巴基斯坦的核威懾,讓中東進入核戰(zhàn)略的平衡狀態(tài)
二、巴基斯坦的核力量,正在改變中東的安全平衡
巴基斯坦是全世界唯一擁有核武器的穆斯林國家,它的核技術已經(jīng)相當成熟,可以制造射程900公里的核導彈。通過這次同盟,沙特間接獲得了“核保護”,改變了之前以色列一家獨大的核壟斷局面。以前以色列動不動就拿核武器嚇唬人,現(xiàn)在它至少不敢隨便威脅沙特。
這種核保護并沒有明說、卻實際存在,既繞開了《核不擴散條約》的限制,又達到了戰(zhàn)略威懾的效果,可以說是一次高明的外交操作。
不止是沙特,就連卡塔爾也據(jù)傳向巴基斯坦支付了5000萬美元“保護費”。如果更多中東國家——比如阿聯(lián)酋、科威特——也加入這種合作,一個以巴基斯坦為紐帶的伊斯蘭國家安全網(wǎng)絡可能逐漸形成。
巴基斯坦介入中東,不但讓中東進入了戰(zhàn)略核平衡狀態(tài),客觀上也讓整個中東有了支撐。
因為,巴基斯坦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它不僅能在印巴沖突中占據(jù)上風,背后還有中國,只要巴基斯坦需要,軍事裝備和各種工業(yè)品可以源源不斷,當然這得拿錢購買。
三、中國的角色:基建+軍工,雙支撐
沙特這次選擇與巴基斯坦結盟,既是形勢所逼,也是順勢而為。形勢所迫我們都看到了,如果以色列哪天攻擊沙特,沙特該怎么辦?不還手,丟面子;還手,又需要實力。而與巴基斯坦結盟,本質上也是借用了中巴之間“鐵桿朋友”的關系。
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戰(zhàn)略伙伴,一旦巴方 有事那是真的中國會全力支持。
換句話說,沙巴同盟能夠成立,背后靠的是中巴經(jīng)濟走廊和兩國特殊關系帶來的“外溢效應”。
截至2025年6月,中國已在巴基斯坦投資超過620億美元,打造中巴經(jīng)濟走廊——這不僅是“一帶一路”的標桿項目,也是中國通向印度洋和中東的戰(zhàn)略通道。所以中國客觀上在當下就可以通過巴基斯坦對中東形成戰(zhàn)略支撐。
沙特通過與巴基斯坦結盟,相當于間接搭上了中國的發(fā)展快車。而其他中東國家未來也可能通過類似方式,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聯(lián)系。
那么,當中國的基建與軍工,通過巴基斯坦向中東延伸力量,那才是真正的地緣杠桿的放大與延長。
四、地緣震動:印度和以色列最緊張
沙巴同盟讓不少國家心里咯噔一下,最焦慮的就是以色列和印度。以色列已經(jīng)開始攻擊中國,甚至要驅逐在以色列的中國工人;而印度則擔心巴基斯坦獲得沙特資金后實力更強,使自己陷入長期劣勢。
據(jù)報道,印度外交部正在緊急評估該協(xié)議對地區(qū)安全的影響。這種擔心不是沒道理——巴基斯坦已經(jīng)在2025年的印巴沖突中展現(xiàn)出軍事改革成效,再加上沙特的資金,很可能改變南亞的力量對比。
這個時候,國際社會可能需要安撫印度,表明這不是針對它,甚至借此機會勸印度別再支持以色列。
另一方面,這件事也讓阿拉伯國家開始重新審視所謂“西方保護”的可靠性??ㄋ柦涣四敲炊唷氨Wo費”給美國,被隨便轟炸后,美國卻沒什么實際行動。但巴基斯坦有實力有支撐,跟以色列沒有利益牽扯, 反而是更可靠的保護。
對美國來說,這是個棘手難題。過去十年,沙特光買美國武器就花了超過2800億美元,中東國家每年向美國交的“保護費”高達數(shù)百億。
但以色列轟炸卡塔爾之后,美國的保護承諾顯得蒼白無力?,F(xiàn)在沙特轉向與巴基斯坦合作,相當于間接投靠了中國的影響力,這將促使更多中東國家重新思考自己的安全策略。
五、沙巴聯(lián)盟意味著什么?
沙特和巴基斯坦結盟不是一個孤立事件。之前就有伊斯蘭國家呼吁建立57國軍事同盟,這反映出一種趨勢:伊斯蘭世界正在嘗試自己解決安全問題, 域外力量的主導地位必然動搖。
對中國來說,這種變化帶來三個機會:
通過巴基斯坦間接參與中東安全架構;
通過“一帶一路”加強與海灣國家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
借助各國對多元安全的需求,提升自身話語權。
正如一位沙特學者所說:“北京正在用經(jīng)濟力量重構軍事平衡,這比航母艦隊更管用。”當然,能做到這一點,前提還是中國自己有強大的軍事實力。
從更廣的歷史視角看,沙巴結盟標志著中東進入“后石油美元時代”的安全重組階段。沙特的石油、資金,加上巴基斯坦的軍力,再通過中國這個“超級聯(lián)系人”整合在一起,正在形成一種新的戰(zhàn)略組合。這種組合未必會立刻推翻現(xiàn)有秩序,但足以讓外部大國意識到:當伊斯蘭國家開始自己掌握安全命運時,霸權主義就越來越?jīng)]有市場。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阿拉伯國家尋求類似的安全合作。這根“杠桿”撬動的不只是眼下局勢,更可能是中東未來百年的命運。至于以色列和美國,如果繼續(xù)一意孤行、無視人道代價,恐怕只會迎來更大的反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