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營銷策略出圈,靠價差塑造逼格。
始祖鳥用一場煙花秀,把自己炸上了熱搜。
在這場煙花散去之后,很多國內消費者驚恐地發(fā)現(xiàn),始祖鳥不僅不愿意保護自然環(huán)境,甚至不愿意保護自己的錢包。
畢竟,從北美到歐洲,從澳洲到日韓,同款始祖鳥的國內售價,往往要比國外高出不少,有些價差甚至達到數(shù)倍;國內那些熱愛戶外的消費者,成了人傻錢多的大冤種。
同時,那些先一步窺破天機的人們,早就分成了“肉身出境派”“線上海淘派”,利用國內、國外的價差輕松賺錢,有些人甚至實現(xiàn)了雙贏:一個人贏兩次。
從價格差異中可以看出,國內高不可攀的始祖鳥,到了國外只是普通品牌;這是因為,在安踏的運作之下,國內的始祖鳥知名度、價格螺旋式上升,像吃了炫邁一般停不下來。
而在始祖鳥之外,迪桑特、可隆運動、薩洛蒙等安踏門徒,似乎也在走著同樣的路徑。
只是,品牌的價格、價值,終究要由商品本身來決定,靠營銷策略出圈、靠價差塑造逼格的始祖鳥,狂飆的盡頭究竟在哪?
國內、國外價格不同
始祖鳥攤上事兒了。
它與煙花大師蔡國強,在喜馬拉雅山某處山脊,進行的《升龍》煙花秀,遭到了網友們的痛批。
不少網友看過視頻后,立刻發(fā)出了靈魂三連:殘留元素會不會污染環(huán)境?煙花爆炸會不會嚇到野生動物?植被土壤會不會遭到破壞?
事件發(fā)酵之后,始祖鳥、蔡國強紛紛道歉,地方政府也赴現(xiàn)場核查,始祖鳥面臨至暗時刻。
有些黑色幽默的是,把自然環(huán)境炸翻了的始祖鳥,本身就是一家戶外品牌;愛穿始祖鳥的戶外達人們,頃刻間成了破壞自然的幫兇。
而更為諷刺的是,中國市場上的始祖鳥商品,價格往往比國外市場更貴,為鳥癡狂的中國消費者,成了人傻錢多的大冤種。
比如,在始祖鳥的老家加拿大,一件THERME棉服售價712.5加元,折合人民幣約3700元;中國國內同款售價7000元,比加拿大貴了近一倍。
飛回老家的始祖鳥,立刻開始了自降身段;在戶外氣氛濃郁的歐洲,它的價格同樣很親民。
網友小郭告訴潘哥:“德國一家始祖鳥奧萊店,ALPHA SV硬殼原價900歐元,折后價315歐元,折合人民幣2600多元,這還不算退稅的19%?!?
潘哥在京東上發(fā)現(xiàn),國內同款衣服售價8200元,比德國貴了約5600元,如果算上退稅金額的話,價格更是相差了近4倍。
另一邊,始祖鳥英國區(qū)官網奧萊板塊,最近也上線了一批折扣商品。其中BETA AR Jacket售價385英鎊,折合人民幣約3700元;國內同款售價6400元,比英國貴了2700元。
北美和歐洲的始祖鳥,主打經濟適用型服裝,距離中國更近的澳洲、日本,始祖鳥同樣顯得低調。
網友小飛告訴潘哥:“在墨爾本購買始祖鳥,BETA SL Jacket、BETA Jacket、售價分別是820澳元、650澳元,折合人民幣分別是4000元、3000元,部分款式還能打八折。”
以上兩種商品的國內同款,售價分別為5400元、4500元,在沒有打折的情況下,已經比澳大利亞貴了1.5倍。
同時,網友小夫在日本東京,買到一件始祖鳥BETA Jacket,退稅后價格62100日元,折合人民幣約3000元;對比4500元的中國同款,比日本同樣貴了1.5倍。
捕鳥者遍布全球
始祖鳥國內、國外市場的巨大差價,讓一些國人倒爺基因覺醒,做起了服裝貿易的生意。
從北美到歐洲,從澳洲到日韓,總有中國人不遠萬里來捕鳥,而他們一般會分為兩大派別:
第一派是“肉身出境派”,這一派在國外旅行、留學過程中,順便買幾件始祖鳥帶回國,兩地之間的價差,甚至能抵消機票的成本。
比如,上海飛往日本東京的航班,機票價格往往不足千元,而前文提到的那件沖鋒衣,價差就在1500元左右。
第二派是“線上海淘派”,這一派受制于時間、金錢等制約,不能出國現(xiàn)場進行購物,于是在國內找到海淘途徑,線上購買海外市場的始祖鳥。
代購凱文告訴潘哥:“加拿大代購的始祖鳥,需要在官方價格的基礎上,加上15%的手續(xù)費,包含5%的消費稅,以及10%的運費辛苦費。”
哪里有價差,哪里就有代購。始祖鳥國內國外的不同價格,讓一些人找到了賺錢的機會。
而由于今年以來始祖鳥吊牌價格飛漲,部分鳥卡二手平臺標價已達數(shù)百元,因此一些網友在海外購買始祖鳥后,還會把衣服的吊牌剪下出售,最后實現(xiàn)了雙贏:自己一個人贏兩次。
另一邊,前赴后繼跨洋捕鳥的中國消費者,也讓始祖鳥官方患上了PTSD,即使是普通的中國消費者,也可能會被當成代購處理。
網友小迪告訴潘哥:“我在始祖鳥加拿大官網下單時,先是顯示支付不成功,后來打電話給客服,確認了地址、信用卡都沒問題,但支付成功后的第二天,這筆訂單還是被取消了?!?
同時,小迪還表示:“有個和我一起的中國女生,同樣遇到了這種情況,后續(xù)她用了白人男友的名字下單,還是同一個收貨地址,這次就沒有被砍單?!?
差價來自安踏?
同一個品牌的同款服裝,始祖鳥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價格差距為何如此之大?
最根本的原因,似乎在于始祖鳥在國內是由安踏運營,這也是道歉信中提到“中國團隊”的原因。
自從2019年初,安踏獲得始祖鳥國內運營權后,通過簡單的“三步走”戰(zhàn)略,完成了始祖鳥的造神過程:
首先,收回各大經銷商的代理權,連三夫戶外也沒能幸免,將始祖鳥的國內定價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次,把始祖鳥的線下門店,開在奢侈品扎堆的地方,做Tiffany、愛馬仕的鄰居,并在門店的裝潢設計方面,打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感覺。
最后,品牌進行饑餓營銷,發(fā)售各種限量版商品。比如生肖限定系列服裝,不僅商品本身數(shù)量稀少,還疊加會員限購、發(fā)售即止等規(guī)則,讓消費者體會買不到的遺憾。
更有甚者,買始祖鳥稀缺款還需配貨,有網友表示:“超火的始祖鳥雙肩包,銷售說單拿賣不了,要買一頂帽子才能拿,始祖鳥也開始學愛馬仕配貨了嗎?”
在安踏的這種營銷策略下,始祖鳥在國內的知名度、價格,呈現(xiàn)出螺旋遞進式的上升,并籠絡到了一批死忠消費者。
這其中,被都市牢籠折磨得身心俱疲,同時收入水平又不錯的中產,成了始祖鳥的核心消費者;畢竟,有關中產三寶的順口溜中,始祖鳥的出鏡概率極高。
得到中產青睞的始祖鳥,自身業(yè)績正不斷增長。根據(jù)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體育財報顯示:2025財年第一、二季度,始祖鳥所在的板塊營收,分別為6.64億美元、5.09億美元,分別同比增長了28%、23%。
而在始祖鳥的成功之后,安踏似乎破譯了成功密碼,后續(xù)的迪桑特、可隆運動、薩洛蒙,都遵循了類似始祖鳥的策略:用知名度來提升價格,再讓價格反作用于知名度,保證品牌在迅速出圈的同時,始終保持價格上的優(yōu)勢。
不過,就像任何一支熱門妖股,最后都會歸于沉寂一樣,靠營銷策略取得成功的品牌,當消費者識別出它的真實價值后,留下的也往往只是一地雞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