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隨著“伊斯坦布爾橋”輪在寧波舟山完成裝載作業(yè),它將啟程通過“北極航道”到達歐洲。
這事意義重大,標志著全球首條“中歐北極集裝箱快航航線”正式開通。
這意味著,中國的商船有了更多的選擇。
根據(jù)預計,商船從中國到白令海峽,再到歐洲,僅需18天。
說實話,18天這個數(shù)字堪稱“神速”。
【問題來了,什么是“北極航道”?誰開發(fā)的?】
北極航道(Arctic Sea Route),又稱北極航線,位于北冰洋海域,指貫穿北冰洋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主要包括:東北航道、西北航道和和穿越北極點的中央航道。 東北航道又稱北方海航道, 是中國“冰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海上通道,其從北歐出發(fā)向東穿過北冰洋直到白令海峽。 西北航道從白令海峽向東穿過加拿大北極群島至戴維斯海峽,分兩條支線穿越復雜水域。 中央航道穿越北極中心區(qū)域,常用于科學考察。
和我們關(guān)系最為密切的,當然是“東北航道”,它所在的北冰洋區(qū)域,和俄羅斯密切相關(guān),處在俄羅斯的北部。
走這個北極航道,可以把貨物快速運送到歐洲。
那么,為什么以前不啟動這個“航道”呢?
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只能在夏天有限的時間使用。二是,海冰較多,風險較大。三是,據(jù)說俄羅斯沿途有收費點(這個還得進一步確定,收費有一定合理性)。
這些年,氣候變暖,海冰大量減少,讓東北航道有了發(fā)展的契機。
俄羅斯一家有些勢單力薄,2015年起,中俄推進了北極合作。2017年,中國將北極航道納入“一帶一路”海上通道,其戰(zhàn)略意義不言而喻。
2021年,蘇伊士運河堵塞事件發(fā)生后,俄羅斯人認為機會來了,必須加大北極航道的開發(fā)。2024年,中國和俄羅斯成立了北極航道合作分委會并商定了貨運量目標。
前幾日,因為“波蘭無人機事件”,波蘭人直接關(guān)閉了波蘭和白俄羅斯的邊境,導致中歐班列大量滯留,嚴重影響中歐貿(mào)易。
經(jīng)過多次的溝通,波蘭這邊已經(jīng)承諾不再限制中歐班列。
與此同時,北極航道也正式啟動了。
【北極航道的開通,意義非常深遠】
北極航道有這么幾個優(yōu)點。
一是,它是好望角航線、蘇伊士航線、中歐班列的良好補充。 二是,它的啟動,讓波蘭等國家在“中歐班列”途中做手腳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有代替方案了。 三是,北極航道實在太快了,僅需18天。
同樣的情況下,“好望角航線”需要50天以上,“蘇伊士航線”需要40天以上,“中歐班列”需要25天左右。
可以這樣說,北極航道的“東北航道”的正式啟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北極航道也有三個軟肋】
北極航道讓人眼前一亮,但它也有三大軟肋。
第一大軟肋就是:航行時間短,全年最多能維持2-3個月。
其他時間,結(jié)冰嚴重,不利于通航。
這也是曾經(jīng)沒有全力開發(fā)的重要原因。
但是,有勝于無,夏天的關(guān)鍵時刻,它能發(fā)揮出巨大的作用。
第二,受其他自然條件限制,“氣象海況”惡劣。
北極地區(qū)特有的低溫、風暴、磁暴以及極晝極夜現(xiàn)象,給北極航道的航行安全增添了額外的難度。
這導致,很多中國和歐洲的商船不敢輕易選擇這條航線。
整個航線,雖然看似用時很短,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風險也非常大。
第三,輪船在北極航道航線,導航與通信較為困難。
根據(jù)之前的情況看,北極地區(qū)的高緯度通信信號時有時無,而國際海事衛(wèi)星系統(tǒng)尚無法完全覆蓋北極航道部分地區(qū),導航主要依靠沿岸無線電基站,而磁暴對通訊導航設備的影響很大,船舶迷航或失聯(lián)的風險較高。
這些情況,一樣會給商船帶來巨大風險。
不過,時代的車輪在滾滾向前,或許,導航與通信的情況已經(jīng)得到了改善。
這次的“伊斯坦布爾橋”號輪船從浙江舟山港出發(fā),目標就是歐洲。這是給大家打一個樣板,看能否順利完成航線。
北極航道的開通,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但是,風險是肉眼可見般的存在著,航期也短的可憐。
注定,北極航道只是一個補充,也僅僅是一個補充。
不過,有勝于無,關(guān)鍵時刻能頂事就好,否則很容易被人卡脖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