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季節(jié)轉換之際,身體很容易出一些小問題。
除了全身無力、容易疲倦外,不少人會有頸肩疼痛、腰酸背痛、手足麻木、頭痛、咽喉痛、神經痛、胃腸不適等癥狀。
對于這種情況,我們用一個穴位就能解決。
小穴位 大健康
這個穴位就是——魚際穴。
魚際穴,屬于手太陰肺經穴。在手拇指本節(jié)(第1掌指關節(jié))后凹陷處,約當?shù)?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圖源:養(yǎng)生中國
由于此塊肌肉明顯突起,形狀如魚,故得名。
因為此穴有氣化肺經水濕、散發(fā)脾土之熱之作用,針刺或手指點壓、按揉等可有效防治咳嗽、哮喘、咳血以及咽喉腫痛、失音、發(fā)熱等病癥。
咽喉炎、腸胃炎等常見的疾病,堅持點壓、按揉此穴,也是有效防治的一種方法。
這個穴位具有解表、利咽、化痰的功能。每天堅持點壓、按揉魚際穴,能增強肺主皮毛的功能,從而改善易感者的體質狀況,提高其抵御外邪的能力,對咽痛、打噴嚏等感冒早期癥狀有明顯的療效。
其次,魚際這個地方黑白分明、陰陽交關,對于現(xiàn)在過度使用電子產品造成的“鼠標手”“扳機指”“電腦肘”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另外,糖尿病,中醫(yī)認為屬于“消渴癥”,跟肺陰不足、肺熱有關,表現(xiàn)為多飲、煩熱等,處置原則是注重清熱潤肺、生津止渴,因為此穴有氣化肺經水濕、散發(fā)脾土之熱之作用,針刺或手指點壓、按揉、指掐此穴,具有清肺熱,利咽喉的功效,可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平時,大家可利用閑暇時間,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在另一手的魚際穴附近上下推動,推到掌側發(fā)熱即可。
邊走邊按效果最好
圖源:AI生成
所謂“邊走邊按”即在行走過程中,用自己的左右中指指腹或指尖分別點壓、按揉兩側的魚際穴。
點壓、按揉的頻率跟走路的左右腿挪動有關系。
若左腿邁前,左手中指的指腹或指尖就點壓、按揉左邊的魚際穴,可用點力氣點壓,使自己有一種能承受的酸脹和火熱感;反之,若右腿邁前,右手中指的指腹或指尖就點壓、按揉右邊的魚際穴,用力和感覺同左邊相似。
如此跟著左右腿邁步交替進行。
不一會就會感覺魚際處開始發(fā)熱,這時熱氣沿手臂進入肺臟,再持續(xù)一會兒,便感覺仿佛整個手掌都在發(fā)熱,全身有一種輕松、愜意的感覺。
最后要說的是,為了加強健身健美的效果,除了邊走邊點壓、按揉魚際穴外,步行時還要注意挺胸抬頭和邁大步,每分鐘大致走60~80米。
胳膊應保持直角彎曲狀態(tài),視線要保持在行走路程前進方向4~5米的點上。
走的線要直,不要左彎右拐。每天步行半小時左右為佳。
來源:人民網(wǎng)科普
網(wǎng)編:王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