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注”,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哦~為了回饋您的支持,我將每日更新優(yōu)質內容。
| 小鯉
| 小鯉
今年WTT的倫敦球星挑戰(zhàn)賽,將在十月份開始,這次的國乒參賽名單屬實有點讓人意外,男隊集體缺席了!
之前這種比賽頂多是主力缺席,殊不知這次男隊都沒報名(暫時),后續(xù)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人參加。
女隊參加的是石洵瑤、覃予萱這樣的年輕面孔,要直面日本隊張本美和、伊藤美誠、早田希娜的全主力陣容。
說實話,剛看到名單的時候,我也愣了一下,要知道,國乒向來都會有一兩個主力參加的,像倫敦站這樣的情況,確實少見。
只不過,這場看似“實力懸殊”的對決,可能有不一樣的打算,但這步棋,到底是冒險的賭局,還是為新生代鋪路,還是要看賽場上的表現(xiàn)。
倫敦球星挑戰(zhàn)賽定在10月21日到26日,不算頂級賽事,但積分和獎金也有不小的吸引力,可能沒有WTT大滿貫體系的賽事大,但獎金不少。
女隊這邊,石洵瑤、覃予萱、縱歌曼直接進正賽,韓菲兒、楊屹韻、張翔宇得從資格賽打起,孫穎莎、王曼昱等主力估計要準備其他比賽,這次輪休沒參加。
本以為會讓陳熠等人帶著打,畢竟在二線隊員中,她還是很扛打的,甚至打敗過孫穎莎,實力是有的,但不是很穩(wěn)。
殊不知這次是石洵瑤帶著打,她的實力也有,也是不穩(wěn),還是要多練,這次比賽也算是一種考驗了,如果她能帶著其他隊員進入決賽,之后也能慢慢向一線主力靠攏。
陳熠在二線選手中表現(xiàn)突出,具備向一線沖擊的潛力,石洵瑤能不能讓更多人認可,我們在場上見,但說實話,這場比賽并不好打,畢竟日本隊這次幾乎是把家底都搬來了。
張本美和最近狀態(tài)火熱,剛在好幾站比賽里打出亮眼成績,伊藤美誠更不用說,亞運會女單奪冠后士氣正盛。
早田希娜穩(wěn)居世界排名前列,再加上木原美悠、平野美宇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將,這陣容,稱得上日本最強隊伍了。
男隊那邊更特殊,國乒一個人都沒派,日本隊則由張本智和領銜,帶著戶上隼輔等新生代選手,成了男單賽場上的絕對熱門。
從巴黎奧運會結束后,國乒就一直在進行新老交替的調整,女單這邊還好,男單這邊的成績比較明顯。
馬龍、陳夢等老將逐漸淡出賽場,孫穎莎、王楚欽雖然已經扛起大旗,但隊伍里還需要更多能獨當一面的年輕選手。
這次讓主力休整,把機會留給二線隊員,說白了,就是要讓這些年輕人“上戰(zhàn)場真刀真槍地練”。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非要選倫敦站?對手這么強,萬一輸?shù)锰珣K,打擊了年輕人的信心怎么辦?
這里就體現(xiàn)出教練組的良苦用心了,石洵瑤、覃予萱這些選手,之前大多在國內聯(lián)賽或者低級別國際賽事里打轉,對手實力有限,很難真正檢驗出她們的抗壓能力和戰(zhàn)術水平。
況且之前很多國際賽事,都是有其他更強實力的隊員帶著打比賽的,這次獨自扛大旗,對自身的考驗非常大。
很多人可能要說了,只要參賽就會有考驗,但你前面有前輩扛旗和你自己扛旗是不一樣的。
從王楚欽身上就能看出來,之前他都跟著馬龍、樊振東后面,他自己都說過,不會太擔心比賽,因為覺得自己輸了前面還有他們扛著,可真到自己獨自扛大旗時,壓力非常大。
一開始王楚欽自己扛大旗的時候,也會有心理壓力,也會不習慣,但現(xiàn)在就能很明顯的看出不一樣了,相信石洵瑤等選手也能慢慢鍛煉出來。
而倫敦站恰好提供了這樣的獨自扛旗機會,這里的對手,都是世界排名前20的頂尖選手,每一場比賽都是“地獄難度”的考驗,資格賽選手要連贏三場才能進正賽,正賽選手一旦抽到日本主力,很可能面臨“一輪游”。
但正是這種高壓環(huán)境,才能最快地讓年輕選手成長,也能增加她們的抗壓能力。
我想起當年馬龍、張繼科剛出道的時候,也是從“被虐”開始的,馬龍早年多次在大賽中輸給王皓,張繼科也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低谷。
但正是這些失敗的經歷,讓他們摸清了對手的套路,也找到了自己的短板,最終成長為乒壇傳奇。
現(xiàn)在的年輕選手,缺的就是這種“被虐”的機會,如果一直讓主力帶著打,或者在低級別賽事里“刷分”,看似成績好看,實則很難突破瓶頸。
與其讓主力反復拿冠軍,不如讓新人在高強度對抗中提升實力,哪怕輸球,也是寶貴的經驗。
再看日本隊的參賽策略,其實跟國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年,日本隊一直推行“以賽代練”的策略。
讓選手頻繁參加各種賽事,一方面是為了積累積分、提升排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年輕選手盡快適應國際賽場的節(jié)奏。
這次倫敦站,他們派出全主力,不光要保持競技狀態(tài),也是要給國乒新人制造心理壓力,想在比賽中“碾壓”對手,打擊咱們新生代的信心。
這種“針鋒相對”的布局,讓比賽還沒開打就充滿了火藥味,但在我看來,這恰恰是乒乓球運動的魅力所在。
沒有永遠的常勝將軍,只有不斷成長的運動員,國乒選擇讓新人“硬扛”,看似冒險,實則是對年輕選手的信任,也是對中國乒乓球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自信。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國乒男隊的集體缺席了,不少球迷覺得奇怪,男隊怎么連一個選手都不派?
其實,這背后可能也有深層的考量,倫敦站的積分雖然不錯,但對比后續(xù)的世界杯團體賽,顯然后者的重要性更高。
讓主力隊員在這段時間休整,保存體力,備戰(zhàn)更關鍵的賽事,是合理的選擇。
男隊現(xiàn)在也面臨新老交替的問題,雖然王楚欽、林詩棟已經挑起大梁,但年輕選手還需要更多的歷練機會。
這次不派主力,估計是想保存主力體力備戰(zhàn)后續(xù)關鍵賽事,還可重點研究日本男隊的戰(zhàn)術打法。
男隊集體缺席讓男單賽場競爭格局發(fā)生變化,張本智和因國乒主力未參賽成為頭號種子,這一情況,也讓很多中國網友給張本智和加油。
有人調侃說,看張本智和比賽就像追連續(xù)劇,贏了覺得“這小子又進步了”,輸了就覺得“復習了被王楚欽暴打的感覺”。
這種微妙的氛圍,其實反映了中國球迷心態(tài)的變化,不再只看重勝負,更愿意欣賞運動員的成長和競技體育的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