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對許多人而言,或許是退居二線、安享晚年的年紀(jì)。但對李少紅來說,這只是一個新的起跑線。
從《橘子紅了》里那抹凄美的紅,到《大明宮詞》中盛唐的低語,她曾用鏡頭寫詩,用光影織夢。可當(dāng)《圍獵》的預(yù)告片炸裂而出時,我們才猛然驚覺——這一次,她拿起了槍。
不是隱喻,而是實打?qū)嵉臉尶?、火光、爆炸與追擊。這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李少紅,卻又無比是她。因為她終于把鏡頭對準(zhǔn)了現(xiàn)實最鋒利的切口:緝毒。
《圍獵》定檔9月25日,這不僅是一部緝毒劇的上線,更是一場導(dǎo)演藝術(shù)生命的“突圍”。李少紅一改往日的婉約與詩意,用近乎冷酷的寫實鏡頭,撕開了毒品背后的黑暗王國。
預(yù)告片里,海上飛車追逐掀起滔天浪花,火場爆破的沖擊波震碎玻璃,近身肉搏拳拳到肉,每一幀都像被硝煙熏過,帶著生猛的“實拍感”——沒有綠幕漂浮的虛假,只有腎上腺素飆升的真實。
故事從一場“清剿行動”后的余波開始。南州禁毒大隊的楊一鵬(王陽 飾)并未因階段性勝利而松懈,他知道,真正的獵物還在逃。
而那個藏在陰影里的制毒師牟森(俞灝明 飾),三年前逃逸,如今卷土重來,甚至研制出新型毒品“郵票”,悄然侵蝕年輕人的神經(jīng)。這不再只是抓捕罪犯,而是一場與時間、與毒癮、與人性深淵的賽跑。
王陽飾演的楊一鵬,是這場圍獵的靈魂。他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孤膽英雄”,而是一個在體制內(nèi)沉浮多年、深知規(guī)則卻從不妥協(xié)的老刑警。
他的眼神里有疲憊,有警惕,更有不容置疑的堅定。王陽的演技向來細膩,值得期待。
而鄧恩熙飾演的之安,則代表了新生代緝毒警的銳氣與純粹。她不是花瓶,不是陪襯,而是能在危機中做出判斷的戰(zhàn)士。鄧恩熙身上那股清冷又倔強的氣質(zhì),與角色完美契合。
俞灝明的牟森,堪稱全劇最大驚喜。誰能想到,曾經(jīng)陽光偶像的他,竟能蛻變成一個陰鷙、狡詐、近乎病態(tài)的制毒狂人?他不再是被動逃亡的嫌犯,而是一個有野心、有手段、試圖重建毒品帝國的戰(zhàn)略家。
張宥浩飾演的多仔,則為這場硬核圍獵注入了鮮活的血肉。他的莽撞、成長、恐懼與勇氣,讓整部劇不止于“高大全”的英雄敘事。
更值得稱道的是,《圍獵》沒有停留在“抓壞人”的表層。它深入挖掘了毒品背后的產(chǎn)業(yè)鏈:從海灘制毒、海上交易,到暗網(wǎng)操控、新型毒品入市,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警方不僅要破案,更要破解整個犯罪網(wǎng)絡(luò)的邏輯。
而楊一鵬團隊感化誤入歧途的青年多仔成為線人,更是點出了禁毒工作的另一面——救贖。毒品摧毀的不僅是身體,更是人心。而緝毒警的使命,不僅是圍獵罪犯,更是拉回那些即將墜入深淵的靈魂。
李少紅用她一貫的美學(xué)功力,將這場“圍獵”拍出了電影級的質(zhì)感。冷色調(diào)的都市、陰暗的制毒窩點、遼闊卻危機四伏的海岸線,每一幀都充滿壓迫感。而動作場面的調(diào)度更是凌厲干脆,沒有多余的炫技,只有生死一線的緊迫。
個人認(rèn)為,《圍獵》值得看。不是那種飄在空里的劇,是真有勁兒、真走心的那種。李少紅導(dǎo)演七十歲了,不玩虛的,直接拍出緝毒警背后的一場場硬仗。
王陽、俞灝明、鄧恩熙、張宥浩,幾個主演往那一站,戲就來了。不是靠臉,是靠那股勁兒。一個眼神、一句對白,全是戲。9月25日,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