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雙駕馬車”之一的德國,正在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問題上面臨越來越大的國內(nèi)外壓力。
據(jù)央視新聞9月23日報道,繼9月21日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葡萄牙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后,當?shù)貢r間9月22日下午,法國、摩納哥、比利時、盧森堡、馬耳他、安道爾也宣布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至此,聯(lián)合國193個會員國中,已有157國承認巴勒斯坦國。
同一天,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先后表態(tài)稱,歐盟支持“兩國方案”解決巴以沖突,并表示,目前大多數(shù)歐盟成員國已承認巴勒斯坦國。
9月22日,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在啟程前往紐約參加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前表示,對德國而言,承認巴勒斯坦國應當作為旨在實現(xiàn)“兩國方案”談判進程的終點,但這樣的進程必須現(xiàn)在開始?!敖屠账固箛俏覀兊哪繕恕N覀冎С帧畠蓢桨浮?,沒有其他道路?!?/p>
當?shù)貢r間2025年9月22日,德國勃蘭登堡,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準備飛往紐約。視覺中國 圖
支持“兩國方案”卻不承認巴勒斯坦
據(jù)中新社報道,瓦德富爾指出,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fā)以來,眼下依然看不到出路。當前地區(qū)最迫切的需要是立即?;?、向加沙民眾提供更多人道主義援助,并實現(xiàn)人質無條件立即釋放。他批評以色列在加沙城的軍事行動是“完全錯誤的道路”,強調通過談判達成“兩國方案”,才是讓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能夠在和平、安全與尊嚴中生活的路徑。
另據(jù)土耳其《每日晨報》報道,瓦德富爾同時警告以色列不要吞并被占領的巴勒斯坦領土,他說:“任何違反國際法吞并被占領領土的舉措,都會破壞最終持久解決沖突的可能?!?/p>
瓦德富爾將在參加聯(lián)大一般性辯論期間,出席由沙特和法國共同主辦的、旨在推動“兩國方案”的高級別會議。不過,他的這一表態(tài)與稍早前德國總理默茨的表態(tài)并沒有多大區(qū)別。9月18日,默茨在訪問西班牙時表示,對德國而言,承認巴勒斯坦“目前尚未形成討論的議題”。“德國政府目前不考慮承認巴勒斯坦建國,”他說,“我們?nèi)匀徽J為,承認巴勒斯坦建國是邁向兩國解決方案的最后幾步,而非第一步?!?/p>
當?shù)貢r間2025年9月22日,美國紐約,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在聯(lián)合國總部發(fā)表講話。視覺中國 圖
8月26日,默茨在與加拿大總理卡尼出席聯(lián)合新聞發(fā)布會時表示,德國不會加入西方盟友在本屆聯(lián)大上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倡議。他表示,“關于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國,聯(lián)邦政府的立場是明確的。我們不會加入這一倡議。我們認為還不符合條件?!?/p>
據(jù)德國媒體報道,默茨當時給出的解釋是,“我們目前認為,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先決條件還根本未得到滿足?!彼f,承認必須是和平進程的最后一步,而和平進程最終將走向“兩國方案”。
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高級研究員、該智庫駐西班牙代表考施在接受美國“政客”新聞網(wǎng)采訪時表示,在默茨政府看來,在這個問題上只要“西班牙和法國去推動就可以了”,德國的態(tài)度就是“不阻撓有關進程”。
批評以色列加沙政策但“不背叛友誼”
德國媒體稱,自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組織(哈馬斯)發(fā)動“阿克薩洪水”行動以來,加沙地帶的軍事沖突至今沒有停止,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的擴張腳步也未被阻止,“兩國方案”落實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在一些批評人士看來,默茨提出的“這一不切實際的先決條件只是為了避免做出決定”。
報道稱,德國政府之所以會采取這樣的立場,與德國背負的歷史責任和現(xiàn)實利益有密切關系。由于納粹德國在二戰(zhàn)時期制造了駭人聽聞的猶太大屠殺,德國政府一直感到對以色列的安全負有特殊責任,甚至宣稱這是“國家責任”。也正因為此,默茨一直試圖將反對“反猶主義”與他對以色列政策的評估、特別是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區(qū)分開來。在17日的一場活動上,默茨表示:“對以色列政府政策的批評必須是可能的;甚至可能是必要的。在這個問題上持不同意見并不意味著背叛我們的友誼?!?/p>
歷史的回響同樣也延伸到了現(xiàn)實。由于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種種政策造成的后果日益憤怒,歐盟委員會9月17日表示,已向歐洲理事會提交了制裁以色列的提案,內(nèi)容涉及貿(mào)易優(yōu)惠暫停和人員制裁。盡管大多數(shù)歐盟成員國對提案表示贊同,但德國政府卻在這一問題上表態(tài)微妙。
德國政府發(fā)言人17日表示,德國希望與以色列能夠保持通暢的溝通,并表示歐盟內(nèi)部尚未就這一嚴格的制裁方案達成一致。德國聯(lián)盟黨主席延斯·施潘在接受德國公共廣播電臺訪問時稱,制裁提案讓他“想起了德國歷史上最黑暗的篇章”,“后果會是什么?‘別買猶太人的東西’?我們以前都經(jīng)歷過。”他警告說, “德國很快就會失去平衡,并陷入反猶太主義?!?/p>
不過,歷史因素之外,現(xiàn)實的利益也在德國政策制定的天平上扮演著重要因素。數(shù)據(jù)顯示,以國別計算,德國是以色列在歐洲的第一大貿(mào)易伙伴,也是以色列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貿(mào)易伙伴,以色列則是德國在中東地區(qū)的第四大貿(mào)易伙伴。而根據(jù)法國媒體估算,在本輪巴以沖突中,德國很可能是僅次于美國的以色列第二大軍火供應商。德國議會今年6月披露的數(shù)據(jù)顯示,自沖突爆發(fā)到今年5月,德國批準向以色列出口了至少價值4.85億歐元的軍火。不過,在加沙地帶人道主義危機愈演愈烈之際,德國政府于今年8月宣布暫停對以色列的武器出口。不過,有報道稱,一些德國軍工企業(yè)通過將生產(chǎn)能力轉移到美國的方式,繼續(xù)向以色列提供武器。
默茨政府內(nèi)外承壓
但隨著加沙人道主義災難加劇,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種族清洗”“戰(zhàn)爭罪”譴責日益高漲,承認巴勒斯坦國逐漸成為全球輿論主流,德國在國際舞臺、特別是歐洲面臨的情況愈加窘迫。
2024年5月28日,挪威、愛爾蘭和西班牙分別宣布,即日起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今年7月,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宣布,法國將在9月聯(lián)大期間正式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成為七國集團中首個承認巴勒斯坦為主權國家的國家。9月21日,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葡萄牙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22日,法國、摩納哥、比利時、盧森堡、馬耳他、安道爾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同一天,馮德萊恩和科斯塔分別表態(tài)稱,“兩國方案”是解決巴以沖突的唯一道路。
路透社稱,這些變化讓德國政府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其采取更強硬的立場對待以色列。
同時,默茨政府在國內(nèi)也面對不小的壓力。德國媒體稱,在是否支持歐盟制裁的問題上,執(zhí)政聯(lián)盟中的社民黨持開放態(tài)度,而反對黨綠黨則要求德國加入制裁以色列的行列。綠黨聯(lián)席主席布蘭特納在接受德新社訪問時要求默茨和瓦德富爾盡快作出決定:“他們會站在那些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全體人民的和平而努力的人一邊嗎?還是他們會袖手旁觀,看著以色列政府(部分成員是極右翼)繼續(xù)在加沙肆虐,使和平與人質獲釋的前景日益渺茫?”
當?shù)貢r間2025年8月30日,德國黑森州法蘭克福,群眾舉行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動。視覺中國 圖
德國左翼黨主席伊內(nèi)斯·施韋爾特納22日敦促默茨政府承認巴勒斯坦國,并警告稱,柏林對內(nèi)塔尼亞胡的支持可能使其成為加沙戰(zhàn)爭罪行的同謀。她批評了默茨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表示:“我們認為情況必須完全相反——現(xiàn)在必須承認巴勒斯坦國才能進行和平談判。如果沒有國家,又該與誰談判和平?”
與此同時,德國民意似乎也沒有站在默茨這邊。德國輿論研究所(Forsa)8月初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在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問題上,54%的受訪者表示支持,31%的受訪者表示反對。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盡管內(nèi)外壓力與日俱增,但德國政府恐怕短期內(nèi)很難改變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泛歐洲智庫“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高級政策研究院、中東問題專家洛瓦特在接受德國媒體訪問時表示,作為歐盟中最堅定的以色列支持者之一,在是否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問題上,德國不太可能改變其立場。
“當然話不能說得太絕對,”洛瓦特表示,“但我認為德國人已經(jīng)非常明確地表示,他們將是最后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之一?!?/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