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場中美通話,外頭看著氣氛還不錯,但細細一琢磨,事情可沒那么簡單。
特朗普一邊跟中國談得熱乎乎,一邊又在阿富汗、臺海這些敏感點上頻頻出招。
明面上是“友好”,背地里卻處處留著小心眼,說白了,這種操作就是典型的“一手胡蘿卜一手大棒”。你要說他是真想緩和關系?我看未必。倒像是在用短暫的“微笑”,換取更大的籌碼。
事兒得從這次中美通話說起。兩邊聊了很久,氣氛看起來“務實積極”,外界甚至覺得中美關系是不是要“解凍”了。但沒多久,特朗普那邊就又開始對外放風,要求阿富汗塔利班交出巴格拉姆空軍基地。他還專門點出,這基地離中國的核心地區(qū)很近。這話什么意思?還不是明擺著要把中國當成靶子。
明面上一套,背后一套,這就是特朗普的“老毛病”。嘴上說要解決問題,實際動作卻步步緊逼。這樣的“友好”信號,看清楚了就是“禍心”——不是想著真解決中美矛盾,而是想在談判桌下多布幾個陷阱。
再看美國國務院那邊,手法更直接。馬紹爾群島和美國搞起了所謂“伙伴關系”,還大張旗鼓拉上臺灣地區(qū),說是要幫“臺島”鞏固“邦交”。美方干脆連遮羞布都不要了,赤裸裸地在中國最敏感的問題上“做文章”。
臺灣當局也跟著起勁,逮著機會就往外跑,想給自己貼點“突破”的標簽??勺屑毧?,所謂的“突破”,不過是美國拉著“臺島”陪跑,給自己多一個杠桿。特朗普嘴上說關心中美關系,實際上卻在最敏感的地帶點火。這樣的套路,中國人早就看穿了。
中方不是沒還手。對美貿易談判一輪接一輪,美國想要的好處一樣沒撈著。大豆不進口,稀土出口管控加碼,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反擊”。你一邊想撈好處,一邊又在背后搞小動作,結果就是中國對美國越來越不信任。特朗普要是還覺著自己那點“小伎倆”能起作用,只會讓自己越來越被動。
等哪天中國真不再搭理美國,那才是他真正的麻煩。到時候別說“元首協(xié)議”,恐怕連下一次對話都懸了。信任這東西,失去一次就很難再修補,特朗普這種反復橫跳,只會讓中美關系越走越冷。
說回臺灣問題。賴清德一伙還覺得自己能跟大陸“談條件”。通話剛完,臺“陸委會”就跳出來喊話,讓大陸“解除兩岸人員往來的不對等”??烧嬲ㄖ鴥砂督涣鞯?,不正是民進黨當局自己嗎?
大陸游客不讓來,“陸配”還限居,這些招都是民進黨自己想出來的。現(xiàn)在又怪到大陸頭上,這不是“賊喊捉賊”是什么?臺當局一邊自己設障礙,一邊反咬大陸一口,這種“表演”騙得了誰?
新加坡總理這時候發(fā)聲,倒是點破了真相。他直接指出,國際社會老盯著大陸看,卻不提“臺獨”勢力天天在挑釁。正是這股風氣,把臺海局勢越攪越亂。
要和平,首先得有人不鬧事??涩F(xiàn)在“臺獨”勢力不收手,外部勢力不斷拱火,臺海不穩(wěn)的根子就在這。說到底,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點誰都改不了。無論外部怎么折騰,兩岸統(tǒng)一是歷史趨勢,誰也攔不住。
回頭看特朗普這套玩法,表面上是給中國壓力,實際上是在“飲鴆止渴”。他想拿中國當牌,結果只會讓中國越來越警覺,合作空間越來越小。賴清德之流指望靠外部撐腰,反而讓兩岸距離更遠。新加坡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誰在挑事,誰就要承擔后果。歷史的車輪不會因為幾句口號停下來。誰順勢而為,誰逆流而上,時間會給出答案。
所以說,看似“友好”的背后,暗藏的是算盤和警惕。中美關系要想走得遠,光靠嘴上說說不行。真想緩和矛盾,就得拿出實際行動。否則,誰還會信?至于臺灣問題,不是誰一句話能決定的。歷史大勢擺在那兒,誰都擋不住。#熱問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