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本文資料來源:《太平廣記》《夷堅志》《孝經(jīng)》和《禮記》
圖片均源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純屬虛構(gòu),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自古以來,華夏民族便有祭祀先人、燒紙錢的傳統(tǒng)習(xí)俗。每逢清明、中元,或是先人忌日,后人總要備上香燭紙錢,虔誠地焚化給逝去的親人。可曾想過,這些紙錢真能送達先人手中嗎?
《太平廣記》中曾記載,唐代有位叫王璵的官員,夢見已故的父親向他哭訴:"你燒給我的紙錢,我一文都沒收到啊。"王璵大驚,醒來后四處打聽,才知其中原委。而在《夷堅志》里,也有類似的記述,說是有人在地府遇見判官,親耳聽到了關(guān)于紙錢去向的驚人真相。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為何虔誠焚化的紙錢,先人卻收不到?難道是我們的祭祀方式有誤,還是另有隱情?
古人云:"事死如事生",孝道乃人倫之本,若是連基本的祭祀都做不到位,豈不是有違孝道?這個千年來困擾無數(shù)人的疑問,或許在古籍的記載中能找到答案。
話說北宋年間,汴京城內(nèi)有一位叫做李文正的書生。此人自幼聰穎,熟讀詩書,尤其精通《孝經(jīng)》和《禮記》。他的父親李老爺子生前是個小商賈,為人厚道,在街坊鄰里中口碑極佳。三年前,李老爺子因病去世,李文正按照禮制守孝三年,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到父親墳前祭祀,燒紙錢香燭,從不間斷。
這日正是中元節(jié),李文正準(zhǔn)備了豐盛的祭品和一大摞紙錢,前往城外的祖墳。他跪在父親墳前,恭恭敬敬地擺上供品,點燃香燭,然后將紙錢一張張投入火盆中焚燒??粗堝X化作青煙裊裊升起,他在心中默默祈禱:"父親在天之靈,兒子為您焚化紙錢,望您在陰間不要受苦,有錢花用。"
祭祀完畢,李文正收拾好東西,正要離開時,忽然聽到墳后傳來一陣低泣聲。他循聲望去,只見一個衣衫襤褸的老者坐在另一座墳?zāi)骨?,正在抹眼淚。
李文正心生憐憫,上前詢問:"老伯,您為何如此傷心?"
老者抬起頭,滿臉愁容地說:"小伙子,你有所不知啊。我兒子每月都來給我燒紙錢,燒得不少,可我在陰間卻是分文未收,窮困潦倒。你說這是為什么?"
李文正愣住了:"您......您是?"
老者嘆息道:"我已經(jīng)死了五年了,現(xiàn)在只能在中元節(jié)這天回來看看。我看你剛才祭祀得很虔誠,想必你父親一定收到了不少紙錢吧?"
"應(yīng)該......應(yīng)該是的。"李文正有些不知所措,這種情況他從未遇到過。
老者搖搖頭:"未必啊,小伙子。你可知道,陰間有陰間的規(guī)矩,不是你燒了紙錢,死者就一定能收到的。"
正說話間,忽然起了一陣陰風(fēng),四周的溫度驟然下降。老者臉色一變:"不好,陰差來了,我得走了。小伙子,你若想知道紙錢的去向,今夜子時來這里,自會有人告訴你答案。"
話音剛落,老者的身影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未存在過一般。
李文正揉了揉眼睛,以為是自己看花了眼。可是地上那幾滴淚痕卻清晰可見,證明剛才的一切都是真的。他心中疑惑萬分,決定當(dāng)夜就來探個究竟。
子時剛到,李文正便摸黑來到了墳地。四周一片死寂,只有偶爾傳來的夜鳥啼叫聲。他在父親墳前點上一支香,靜靜地等待著。
突然,一道青光從天而降,現(xiàn)出一位身穿官袍、頭戴烏帽的中年男子。此人面容威嚴(yán),雙目如電,腰間懸著一塊玉牌,上書"判官"二字。
李文正見狀,連忙跪下叩拜:"小生李文正,拜見判官大人!"
判官點點頭:"起來吧。你今夜來此,是想知道紙錢的去向?"
"正是,還請判官大人指點迷津。"
判官捋了捋胡須,說道:"這個問題,牽涉到陰間的律令制度,也關(guān)乎人間的孝道真?zhèn)巍D闱衣犖衣纴怼?
"陰間設(shè)有專門的'冥錢司',負(fù)責(zé)管理人間焚化的紙錢。按理說,陽間子孫焚化的紙錢,確實會化作陰間的冥幣,送到故人手中。但是,這其中有個前提條件。"
李文正急忙問道:"什么條件?"
"第一,焚化紙錢者必須心誠意正,不能敷衍了事。若是口是心非,只為了做給別人看,那紙錢便不會有靈驗。"
"第二,所焚化的紙錢必須是正當(dāng)所得的錢財購買。若是用貪污受賄、偷盜搶奪來的不義之財購買紙錢,陰間是不會認(rèn)可的。"
"第三,焚化紙錢時不能有怨恨之心。有些人一邊燒紙錢,一邊在心里埋怨死者生前對自己不好,這樣的紙錢也送不到。"
李文正聽了,連連點頭:"判官大人說得極是,那為何有些人明明做到了這三點,死者卻還是收不到紙錢呢?"
判官的表情變得嚴(yán)肅起來:"這就要說到被攔截的問題了。陰間有一類鬼魅,專門在冥錢司的運送路線上設(shè)卡攔截。這些鬼魅生前多是惡人,死后在陰間做不了投胎,便聚集起來打劫冥幣。"
"原來如此!"李文正恍然大悟,"那有什么辦法能避免被攔截嗎?"
判官看了看他,微微一笑:"你倒是個孝順的孩子,我且告訴你幾個法門。"
就在判官準(zhǔn)備說出避免紙錢被攔截的關(guān)鍵法門時,忽然東方天際泛起了魚肚白。判官臉色一變:"天快亮了,我得回去了。"
李文正急了:"判官大人,您還沒說完呢!那些法門到底是什么?"
判官已經(jīng)開始變得虛幻:"這些法門涉及陰間的核心機密,不是隨便就能說的。你若真想知道,需要做一件事來證明你的誠心......"
話音未落,判官的身影就消失在晨光中,只留下李文正一個人跪在墳前,心中焦急萬分。他想起剛才老者的話,又想到判官的未盡之言,心中更加疑惑。那些能讓紙錢順利送達先人的法門,究竟是什么?而判官所說的需要證明誠心的事,又是指什么?
這些疑問在李文正心中翻騰,讓他徹夜難眠。他知道,只有找到答案,才能確保父親在陰間能收到自己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