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銹蝕的手銬,一段二十六年的追尋,一位從豪門千金到堅定革命者的傳奇人生。
1975年那個夏天的發(fā)現(xiàn),開啟了一段漫長的確認過程。重慶歌樂山金剛坡附近的農民在一個破碉堡里發(fā)現(xiàn)的女性尸骨,頭發(fā)還是黑黑的,兩只手骨并在一起,上面扣著已經銹蝕的一副手銬。
遺骸被發(fā)現(xiàn)后,消息報給了重慶市“中美合作所”集中營展覽館。
確認遺骸身份的過程幾經周折。一方面,楊漢秀在延安時使用化名“吳銘”,導致組織上按本名尋找困難;另一方面,她的秘密黨員身份知情人極少。
重慶解放后,曾在南方局工作過的龍潛同志來歌樂山烈士陵園憑吊難友,打聽當年周總理從延安帶回來的一位女同志殉難情況,卻沒查到名字和信息。
轉折點出現(xiàn)在1977年,楊漢秀的兒女們從母親遺物中找到一封“吳銘同志”的介紹信,上有王維舟的印章和周恩來的批字。
這封信成為連接“吳銘”與楊漢秀的關鍵物證。結合遺骸發(fā)現(xiàn)地點與歷史記載的被害地點一致,以及手銬這一關鍵物證,最終確認這具遺骸就是楊漢秀烈士。
1980年11月25日,重慶市民政局和重慶“美蔣罪行展覽館”隆重舉行了“楊漢秀烈士遺骨安葬儀式”,并將烈士遺骨遷葬于重慶“一一·二七”死難烈士之墓。至此,這位在荒坡野嶺沉睡了二十六年的英雄,終于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和紀念。
楊漢秀她1913年出生于四川廣安一個顯赫的軍閥家族。她的父親楊懋修是四川大軍閥楊森的二弟,在楊森部隊中擔任師長、補給司令等職務,是川東巨富之一。
作為楊家大小姐,她本可享受錦衣玉食的生活,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1926年,萬縣慘案爆發(fā),英帝國主義輪船撞沉楊森的解餉船,后又炮轟萬縣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年僅13歲的楊漢秀親眼目睹了“九·五”慘案,內心受到極大震撼。
同時,她有機會經常接近在20軍任黨代表和政治部主任的朱德,深受革命影響,立志要成為一名敢于斗爭的新女性。
反抗封建家庭成為她走上革命道路的第一步。家里強行用布把她的腳纏得緊緊的,并早早給她訂下了婚事。
楊漢秀對這些非常反感,她堅決退掉家庭的包辦婚姻,自愿和小學教員趙致和結婚??谷諔?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她毅然決定前往延安,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1939年,楊漢秀離家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到達延安后,她先后進入延安女大第七班和“魯藝”學習。在朱德的建設下,她改名為“吳銘”,表明與封建家庭決裂、甘做革命“無名戰(zhàn)士”的決心。
在延安的學習和鍛煉,讓這位曾經的豪門千金發(fā)生了根本變化。她響應號召,去關中分區(qū)搞兵站工作,還參加過南泥灣大生產運動。
在延安的“搶救失足者運動”中,楊漢秀因出身軍閥家庭而受到審查。朱德得知后親自為她辯護,稱她為“最偉大的軍閥叛女”。
經過審查,組織確認楊漢秀是一位堅定可靠的同志,因此她的入黨申請已被批準。從此,楊漢秀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以新的身份繼續(xù)為革命事業(yè)奮斗。
1946年,楊漢秀受組織派遣,與周恩來同機返回重慶,從事上層統(tǒng)戰(zhàn)工作。利用“楊大小姐”的特殊身份,她廣泛接觸各界人士,秘密開展革命活動。
回到四川后,她變賣家產,為華鎣山游擊隊購買武器彈藥。她還以寫生畫畫為名,上華鎣山勘測地形,為革命工作做準備。
危險隨之而來。從1947年到1949年,楊漢秀三次被國民黨逮捕。
第一次被捕是在1947年5月,她在渠縣給地下黨傳遞情報時暴露身份,被關進成都將軍衙門的省特會監(jiān)獄。面對敵人的勸降,她堅決不從。
1948年,楊漢秀再次被捕,被關進渣滓洞監(jiān)獄。在獄中,她表現(xiàn)出驚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教難友們唱革命歌曲,鼓勵大家堅持斗爭。
渣滓洞大屠殺中唯一脫險的女志士盛國玉回憶,楊漢秀在獄中身份特殊,卻始終與革命志士站在一起。
1949年4月,在楊森姨太的活動下,楊漢秀保釋出獄。但她并未因此沉默,反而更加堅定地投身革命斗爭。
1949年9月2日,重慶發(fā)生“九二”火災,大量民房被燒,百姓流離失所。楊漢秀親眼目睹慘狀,憤怒地找到伯父楊森,當面痛斥:“這是有意縱火!是希特勒‘國會縱火案’在山城的重演?!?/p>
在場的人嚇得魂不附體,嘶聲警告說:“你這樣招兇,市長聽到了,要活剮你的!”這番直言不諱的批評引來殺身之禍。楊森惱羞成怒,于9月17日晚下令逮捕楊漢秀。
11月23日,楊漢秀被特務秘密殺害在沿成渝公路行駛的小轎車內,其遺體也被倉惶地埋在歌樂山金剛坡一座廢棄的碉堡里。此時距離重慶解放僅剩兩個多月,楊漢秀沒能看到勝利的曙光。
楊漢秀犧牲后,因其秘密黨員的身份只有極少數(shù)人知道,加上當時重慶尚處于國民黨統(tǒng)治下,她的下落成為一個謎。重慶解放后,組織上一直在尋找楊漢秀,但始終沒有結果。
楊漢秀的故事展現(xiàn)了理想和信念的力量。她放棄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選擇了一條充滿艱險的革命道路,最終為咱中國的解放事業(yè)獻出了寶貴生命。
從豪門千金到革命烈士,楊漢秀的一生是對理想信念最堅定的詮釋。她本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卻選擇了為人民解放事業(yè)奮斗終身;她三次被捕,面對死亡威脅毫不退縮;她最終犧牲在勝利的前夜,沒能看到新中國的朝陽。
如今,在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楊漢秀的墓碑上刻著“革命烈士楊漢秀之墓”,下面還有一行小字:“1912年—1949年,為人民解放事業(yè)犧牲,永垂不朽?!背S欣先藥е⒆忧皝慝I花,講述這位從豪門千金成長為堅定革命者的故事。
她的故事告訴我們,革命的成功離不開無數(shù)像楊漢秀這樣的無名英雄的默默奉獻。他們或許不曾看到勝利的曙光,但他們的犧牲與奉獻,永遠銘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如今,在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人們常能看到有人向楊漢秀的墓碑獻花。一位從錦衣玉食的楊家大小姐到堅定革命者的轉變,楊漢秀用生命詮釋了什么是堅定的理想信念。
由于平臺規(guī)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
吳銘同志——楊漢秀 .重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