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義務(wù)搜救隊員馬奴海
9月22日晚上10時許,小西湖橋附近傳來一聲驚呼——一名男子不慎掉入河中。黑夜里,年輕的生命在波濤中起伏,情況萬分危急。蘭州黃河母親碼頭值班室里搜救隊員馬奴海的電話響了起來。馬奴海接起電話,聽到同事李軍急促的聲音:“小西湖橋有人落水,馬上救援!”馬奴海拿起救生裝備就往碼頭跑。夜色很深,河風(fēng)很涼,他跳上救援快艇,發(fā)動引擎??焱Я⒖虥_了出去,在漆黑的河面上快速向上游駛?cè)ァ?/p>
這是一場和時間的賽跑。晚上在河上救援本來就很困難——能見度不到十米,水下的淺灘和暗流就像看不見的陷阱。馬奴海緊緊握著方向盤,在波浪中疾馳??斓铰渌c時,遇到了難題。水太淺,船過不去!馬奴海憑借多年在黃河上駕駛船只的經(jīng)驗:把螺旋槳抬起來,將船開到上游,順著水滑過去,這個辦法十分奏效——抬起螺旋槳后,快艇的吃水深度從一米變成了50厘米,剛好能通過淺水區(qū)。
在馬奴海的操作下,快艇順利滑向了目標(biāo)區(qū)域?;璋档囊股校吹揭粋€身影在水里起伏。馬奴海小心地操控快艇靠近。河水很急,快艇隨著波浪晃動,他探出身子,伸出手臂,終于抓住了落水者的衣服,并成功把落水者拉上了快艇。馬奴海馬上檢查落水者的情況,落水者不能動彈,對呼喊沒有反應(yīng),衣服上的血跡被河水泡過后顏色發(fā)暗。情況緊急,馬奴海一邊掉轉(zhuǎn)船頭,一邊朝岸上大喊:“快打120!”返回的路上,他一邊注意落水者的狀況,一邊小心駕駛,盡量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水上派出所的民警在碼頭等候,大家一起動手,把落水者安全轉(zhuǎn)移到了岸上,等待救護(hù)車的到來。從接到指令到發(fā)現(xiàn)、救起落水者直至送到碼頭,整個過程不到15分鐘。
“這就是我的日常工作”,在面對記者的采訪時,馬奴海很平靜地說。這位在黃河邊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漢子,平時靠開游艇載客為生,但總是把救援放在第一位?!安还苁诸^在忙什么,救援永遠(yuǎn)排在最前面”。參與此次救援協(xié)調(diào)工作的蘭州水上義務(wù)搜救志愿者許先勇告訴記者,這就是他們的工作。
母親河上,黃河岸邊,有一群像馬奴海、李軍這樣的水上工作者,平時是普通的船工、生意人,一旦有危險發(fā)生,他們就成了生命的守護(hù)者。他們熟悉黃河的性情,知道哪里水淺,哪里有暗流,也更明白生命的寶貴。
“也沒啥,能把人救上來就行?!瘪R奴海樸實的話,說出了這群水上守護(hù)者共同的想法。
蘭州晚報記者 楊瀟 見習(xí)記者 吳雪皎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