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剛剛收官的競技綜藝《一飯封神》里,95后女主廚“宴究生”爆冷奪冠。三個月前節(jié)目開播時,她還是一枚“無名”小廚,江湖名號不響,經(jīng)歷海選“百廚集結(jié)”,十位大廚和十二位小廚進入團戰(zhàn),她一路升級打怪,最終奪得廚神。
現(xiàn)實里,“宴究生”成為女主廚之路,不再是爽文劇情。她們都經(jīng)歷了艱難的、不被看好的時刻,一路有淚水、委屈,也有無奈,總是從后廚最邊緣的打雜位置做起,沉寂學(xué)藝很多年,才能擁有屬于自己的灶臺,成為主廚。在長期以來男人主導(dǎo)的廚房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站穩(wěn)腳跟,絕非易事。
如今,我們終于能看到越來越多女主廚的身影,特別是在中餐館。她們打破了人們對于廚師職業(yè)的世俗偏見,所謂“腦袋大、脖子粗”的伙夫形象,她們撐得起一方餐廳,正如節(jié)目里川菜大廚曾懷君說的,“女子掌勺也可以鎮(zhèn)得住沸油江湖”。
奪冠之后,“宴究生”終于以真名屈雨瑜與“女主廚”的身份進入大眾視野。當她舉著獎杯,望著場上其他的女主廚,聲音哽咽了,她說,“我站在這里,并不代表我自己,我代表廚房里那一部分少數(shù)派,女廚師,外宴廚師,也可以,只要我們熱愛、堅持?!?/p>
很難不在此刻被深深觸動,這一段話,幾乎概括了所有女主廚的來時路。
這是“宴究生”在節(jié)目里少有的情緒流露瞬間,哪怕在決賽五輪30分鐘比賽,她沒什么多余的表情,冷靜沉著,有條不紊。外形上更是如此,她一頭短發(fā),利落從容,說話不卑不亢。連謝霆鋒都忍不住感慨,“看到她推盤子的時候,我都差點摔到地上,這個人是感受不到壓力嗎,在最難的關(guān)頭做最難最離譜的呈現(xiàn)(功夫菜)?!?/p>
決賽的主題食材是雞蛋,太過尋常,反而難以出新?!把缇可庇枚潭?0分鐘能做出一道“全蛋宴”功夫菜,她用雞蛋清混合土豆粉現(xiàn)場做了一份手工面,雞蛋的鮮混合土豆粉的粘性,加入小片芝士增加風(fēng)味,沒有懸念的進入了下一輪。
比賽進行到第五輪巔峰對決,大小廚肉眼可見疲態(tài)。大廚楊艷彬做了一道無可挑剔的蛋炒飯,“宴究生”卻還在創(chuàng)新,以一道甜品收尾,“冰火姜·蛋·米”。她用蛋白做姜汁燉蛋,蛋黃做了一個雪芭,最下面是雞蛋酥,讓它有一點脆脆的口感,沒有條件,她就創(chuàng)造條件,用碎冰+鹽達到低溫,最后交出完美的一道手打冰激淋。
整場謝霆鋒一直被驚喜,“我們一直不知道她做什么”,直到品嘗到的那一刻,“這腦洞可以這么大嗎,太過分了”。
“宴究生”真的很懂食物,只要看過節(jié)目沒有人會質(zhì)疑這一點。
比如她會用干料煙熏來去除魚腥味;將麥片、番茄和辣椒搭配做番茄莎莎醬,消掉部分甜,又用上麥片的脆度;用蛋白和蛋皮編織創(chuàng)造美感;將春卷皮切細絲,土豆泥替代芋泥,把甜口芋頭酥改成芝士咸香版,做出一道“芋頭千絲酥”。食材在她手里能運用到極致,并且翻出新花樣。
“宴究生”,花名如其人,精通“外宴”的“研究生”,她是外宴廚師。這是近年來興起的小眾領(lǐng)域,戶外定制化餐飲,比如在沙漠、輪船,客戶指定的任何地點,任何主題,辦一場宴會。她曾在沙漠做過百人宴會,也在輪船、家中、戶外、會所,經(jīng)常需要很極端的情況下做菜。
“宴究生”說,大家因此叫她“移動廚房里的魔法師”。
沙漠無水無電,行駛的輪船顛簸晃動,不能用明火,設(shè)備、器皿、桌椅、花藝,風(fēng)也很大,天氣時刻變化,一切都得臨場處理。預(yù)案很重要,抗住高壓、隨機應(yīng)變同樣關(guān)鍵,如何保證出餐的溫度和速度,才能讓客人有好的體驗,都極為考驗主廚。最重要的是不同的人,也接觸到不同的食物,尋常的的食材她需要使用到極致,做各種新奇的、大膽的嘗試。
人生真是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shù),職業(yè)經(jīng)歷又完美地反映到了她決賽出人意料的菜品里,靈感在碰撞。
《一飯封神》節(jié)目快到尾聲,“美味人生之戰(zhàn)”后,小廚們才能露出真實名字,還有她們的人生故事。這一設(shè)定很有武俠片里江湖的感覺,走過籍籍無名,才能在頂峰相見。
這片江湖里希望沒有性別和資歷的桎梏,大小廚同場比賽。而我們很難忽略,十位大廚里只有兩位女大廚,十二位小廚里女主廚有四位,但都不是來自中餐館。
“美味人生之戰(zhàn)”設(shè)定,每位廚師可以選一道菜代表自己的故事,“宴究生”做了一道酸湯魚,鰻魚搭配四川的風(fēng)味,這是她作為主廚研發(fā)的第一道菜。
“宴究生”16歲學(xué)廚,第一份工作被分配到連鎖餐廳做冷廚,每天需要進出冷庫無數(shù)次,因為洗沙拉菜,手要泡在冷水里,導(dǎo)致了體寒每個月生理期都要靠止痛藥才能煎熬地挺過去,任職三年沒敢請一天假,擔(dān)心別人說,“看吧,這就是女生,多麻煩,一點小病小痛就要請假?!?/p>
可從冷廚到了熱廚,她依然不被看好。一進后廚,就遭到其他廚師質(zhì)疑,“你根本就不是一個廚師”“我們已經(jīng)這么忙了,為什么還要招聘女廚,來拖后腿嗎?”我想這或許是“宴究生”后來選擇做外宴廚師的原因之一,除了外宴更自由,也更有挑戰(zhàn)和新鮮感,更重要的這是一個全新的領(lǐng)域,沒有被男性廚師占據(jù)話語權(quán)。
在熱廚,“宴究生”更是穩(wěn)扎穩(wěn)打,直到成為為外宴主廚。從節(jié)目里能看出,“宴究生”中西餐的基本功都很扎實,比如片魚手法,一秒鐘想到處理魚腥味的辦法,再比如傳統(tǒng)地方名菜的熟悉與改良,“芋頭千絲酥”和煙熏牛小排,就連手工面也不在話下。
和“宴究生”一樣,很多女廚師入行都是從冷廚、面點師做起,很少能直接成為炒鍋師傅。節(jié)目第一期“百廚集結(jié)”來了一位讓人印象深刻的“倫敦面條女王”——魏桂榮。去年四月,艾美獎提名紀錄片系列《主廚的餐桌》拍了一期面條專題,魏桂榮是唯一一位來自中國的主廚,并且是女主廚。她最早在西安做面點師,做涼菜師傅,給大廚打下手。
那時候甚至沒有人相信,女性也能做中餐主廚。在餐廳后廚一排全是男的:蒸菜、面點、涼菜,炒頭鍋、二鍋、三鍋的廚師,配菜也分頭氈、二氈、三氈,最后是打盒、遞盤子的人,這些邊緣位置分給女人。
連烹飪學(xué)校的老師都說,女生做不了炒菜師傅,去學(xué)西點吧。魏桂榮說,因為炒菜的廚師得會翻鍋,炒鍋是鐵鍋,有的四五斤重,邊沿兩個耳朵,得用手捏著一頭,一邊翻鍋一邊炒菜,很多人認為女廚師不可能拎得動。
性別偏見從來不止在中餐,日本壽司行業(yè)同樣如此,很長時間幾乎沒有女性壽司師傅。2011年日本紀錄片《壽司之神》里,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兒子這樣回答:“因為女性會來月經(jīng)。成為專業(yè)人士意味著食物的口味要穩(wěn)定,但女性的月經(jīng)周期會導(dǎo)致味覺失衡,所以女性不能成為壽司師傅?!?/p>
現(xiàn)在聽起來當然非?;闹嚭蜖幾h,但這樣的性別刻板印象,曾經(jīng)困住了很多想要當廚師的女性。節(jié)目另一位大廚董嘉琪入行二十多年,曾在在北美應(yīng)聘一家鐵板燒餐廳的工作時,足足面試了六輪,因為那家餐廳從來沒有招過女鐵板燒師傅。董嘉琪憑借實力成為了這家餐廳第一位女廚,后來轉(zhuǎn)型去五星級酒店做西餐主管。
“宴究生”算得上爆冷奪冠。節(jié)目開始的兩場組隊,“宴究生”都差點兒輪空,沒有人選擇,連她自己都不免懷疑,“是不是我太低調(diào)了”。后來的團隊比賽時,“宴究生”更多分配在邊緣位置,切配、瘋狂片魚,其他女廚師也大都如此,就連大廚董嘉琪也很難處于團隊中心,更多的是在處理食材、刮魚鱗。
“宴究生”好像也并不在意自己不在鏡頭中心,她在節(jié)目中話很少,50人份全是她一個人完成,甚至沒幾個鏡頭,也沒有什么爭議能夠登上熱搜,直至比賽過半才被更多觀眾看到。她也很低調(diào),事實上她是第七屆全國分子廚藝烹飪大賽西餐組的冠軍,她很少提及這些。
節(jié)目里唯一做隊長的女廚師是“小花兒”周歡,因為在“餐廳挑戰(zhàn)賽”中,她對于“港式豬扒”的想法和同組資深大廚意見不合,她希望將“炸豬排”改為“炭烤豬排”,“小花兒”的溝通方式欠妥經(jīng)由鏡頭放大,播出后直接遭受輿論風(fēng)暴。
“小花兒”是其中唯一非“烹飪科班”出身的女廚師,她是金融碩士,轉(zhuǎn)行來當廚師,從學(xué)徒一路到主廚。畢業(yè)時她一度很迷茫,這是父母安排的理想人生,她不知道自己要不要接受。當她路過一家意大利家庭餐廳,她見到一個女廚師在里面工作,她停下來看了幾秒鐘,“好像一道光照進了自己心里面,原來女生是可以做主廚的?!?/p>
哪怕做到主廚,她們依然會面臨社會壓力,甚至被認為,這并非一份體面的工作。節(jié)目里,謝霆鋒問“小花兒”有沒有邀請過父母來自己主廚的餐廳吃飯,她說沒有,因為父親還是不支持她的職業(yè)選擇,“在他的心目中,依然不是一個體面的工作,依然不是一個他覺得驕傲的職業(yè)。”
9月這場輿論風(fēng)暴的影響下,“小花兒”從就職的餐廳離職了。但我相信這不是故事的終篇,節(jié)目里另一位女主廚“我不是女王”,也經(jīng)歷過3次被“炒魷魚”,43歲她開了自己的私房菜餐廳,第二年上了香港有名的飲食雜志封面。
而成為女主廚,廚藝是一方面,還能要服人,后者或許是更難的。主廚不一定是廚房里炒菜技術(shù)最好的人,但他都要懂,還要會用人。廣州宋·川菜的主廚曾懷君提到一個普遍的困境,盡管她專業(yè)上干到最好,“很多人會覺得,你一個女人,憑什么管我們這些大男人?!?/p>
“那你只能在技術(shù)上,專業(yè)干到最好,我用技術(shù)證明,女子掌勺也可以鎮(zhèn)得住沸油江湖?!痹鴳丫f。
在《主廚的餐桌》紀錄片里,魏桂榮提到,以前也有很多人和她說過,廚師這一行不適合女人,因為根本顧不上家里,油煙重又辛苦,節(jié)假日、晚上都在廚房。她到倫敦后才見到女主廚,在西班牙餐廳,做得挺好,但她們可能一輩子都不結(jié)婚,不生孩子,很多女廚師結(jié)了婚之后就不做廚師了。
“很奇怪吧,在家里廚房忙碌的多是女人,但沒有人相信,女人可以當主廚?!蔽汗饦s說。
于是她跟著不同的主廚學(xué)手藝,什么都學(xué),從陜西面館到了倫敦唐人街最大的川菜館水月巴山。2008年,水月巴山是倫敦最有名的川菜館,他們需要一個懂面食又能炒菜的廚師,這正是她的長處。魏桂榮也是當時團隊里唯一的女廚師,也是唐人街第一個從中國大陸來的職業(yè)女廚師。
后來她在倫敦開了自己的第一家面館,然后是第二家、第三家,去年年她開了自己第四家陜西餐館,她稱得上“倫敦面條女王”,再也沒有這樣的話傳到她的耳邊了。魏桂榮這樣對我說,“我的廚房不講男女,靠手藝服人?!?/p>
“宴究生”也有類似的處境。因為現(xiàn)實里,周圍對女廚的質(zhì)疑聲只大不小,她只能用更大的工作強度和更長的工作時間,比男廚師做得更好,才能被看見。而一切的起點是,她對于食物的熱愛與堅持,“我們都熱愛這一行,并且為這一行在持續(xù)地努力。”
這些女主廚們,從廚房的邊緣走到中心,從不被看好走到聚光燈下,有的用了十年,有的花了二十幾年,而這從來不是靠運氣和爽文劇本,只能靠一身廚藝。節(jié)目散場,屬于女主廚的故事或許才剛剛開始。
編輯:Tristan
撰文:Bamboo
設(shè)計:小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