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年,雍正皇帝繼承大統(tǒng),君臨天下。新帝登基,勵精圖治,首要舉措之一便是命吏部嚴查國庫虧空案件,意圖整頓積弊,充盈府庫。
此時,遠在江南的江寧織造曹頫,聞訊后如坐針氈。作為文學(xué)巨匠曹雪芹的嗣父,他深知自家巨額虧空難以掩蓋,遂主動向雍正皇帝上呈奏折,言辭懇切,祈求皇帝開恩,允許他將家族拖欠國庫的二十七萬兩白銀,分三年期限逐步還清。
然而,三年的寬限時光轉(zhuǎn)瞬即逝,曹頫不僅未能如約清償欠款,反而在暗中秘密轉(zhuǎn)移家產(chǎn),企圖保全財富。此舉徹底激怒了雍正皇帝,一道圣旨頒下,曹家被查抄籍沒。這個在江南地區(qū)輝煌了近百年的第一家族,就此轟然倒塌,走向衰敗。
曹家虧空國庫的隱患,其實由來已久。其最終被抄家的命運,早在康熙皇帝在位時期便已埋下伏筆。只因康熙帝對曹家一而再、再而三的格外庇護,才使得危機得以延緩,直至雍正朝方才徹底爆發(fā)。
那么,康熙皇帝與曹家究竟有著怎樣非同尋常的關(guān)系,能讓他如此不遺余力地回護曹家?這一切,還需要從曹家這個“江南第一家族”的崛起之路開始追溯。
一、 從龍入關(guān):包衣奴才的崛起之路
曹家的發(fā)跡,始于關(guān)外。公元1662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率軍攻占沈陽。時任明朝沈陽中衛(wèi)指揮使的,正是曹雪芹的先祖曹錫遠。沈陽城破之后,曹錫遠審時度勢,與其子曹振彥一同歸降了努爾哈赤,被編入多爾袞麾下的正白旗,成為了“包衣奴才”。
所謂“包衣”,乃滿語“家奴”之意。曹家的真正興起,始于曹振彥。歸入多爾袞旗下后,曹振彥追隨這位睿親王南征北戰(zhàn)。他憑借自身的聰明機敏與勇敢善戰(zhàn),贏得了多爾袞的賞識與提拔,先后擔(dān)任過山西平陽府知州、山西大同府知府、兩浙轉(zhuǎn)運鹽使、司運使鹽法參議等要職,完成了從武弁到文官,從軍功到政績的轉(zhuǎn)型。
清世祖順治皇帝親政后,多爾袞勢力被清算,其所屬的正白旗被皇帝收編,成為“上三旗”之一。曹家的身份也隨之由王府包衣轉(zhuǎn)變?yōu)閮?nèi)務(wù)府包衣,即皇帝本人的家奴。
在清朝獨特的官僚體系中,存在著“官吏”與“包衣奴才”兩種身份?;实叟c普通官吏是君臣關(guān)系,而與包衣奴才則是主仆關(guān)系。表面上,作為皇帝的“家奴”,身份似乎低人一等,但實際上,他們因其與皇帝特殊的親近關(guān)系,往往比外朝官吏擁有更大的實際權(quán)力和影響力,他們是皇帝的“自己人”,離帝國的權(quán)力核心更近。從成為皇室家奴的那一刻起,曹家的命運就與愛新覺羅家族的興衰緊密地捆綁在了一起。
二、 哺育圣躬:與康熙帝的特殊情誼
公元1654年,順治皇帝的妃子佟佳氏生下了皇三子玄燁,即后來的康熙皇帝。按照清朝宮廷慣例,皇子皇女出生后,需從內(nèi)務(wù)府上三旗中挑選乳母(保姆)。出于對曹家的信任,當(dāng)時掌權(quán)的孝莊太皇太后選中了曹振彥的兒媳婦、年僅二十歲出頭的孫氏,作為康熙的乳母之一。
曹振彥有兩個兒子,嫡長子曹璽與庶子曹爾正。被選為康熙乳母的孫氏,正是曹璽的妻子。而另一位乳母文氏,其夫家李家后來也與曹家結(jié)為姻親。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恰似《紅樓夢》中賈家與王家的聯(lián)姻結(jié)盟。也正是從這一刻起,曹家開始真正走向飛黃騰達之路。
在康熙皇帝出生四年后,孫氏生下了一個兒子,他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因著母親這層特殊關(guān)系,曹寅得以被選入宮中,成為少年康熙的伴讀書童。曹寅自幼便展現(xiàn)出文武雙全的資質(zhì),不僅才華出眾,而且機敏過人。他與康熙年齡僅相差四歲,又有著乳兄弟的情分,兩人一同讀書習(xí)武,感情深厚,可謂情同手足。
曹寅十七歲時便擔(dān)任了康熙的御前帶刀侍衛(wèi),更參與了康熙智擒權(quán)臣鰲拜的重大政治行動。在著名歷史小說《康熙王朝》中,那位自幼便是康熙伴讀、深得皇帝與孝莊信任的核心人物魏東亭,其歷史原型正是曹寅。作者二月河巧妙化用曹寅的名號“楝亭”,并借用“曹魏一家”的歷史淵源,塑造了“魏東亭”這一角色,生動映照出曹寅與康熙皇帝之間超越尋常君臣的親密關(guān)系。
三、 江寧織造:天下第一肥差的恩寵
康熙二年,曹寅的父親曹璽因在鎮(zhèn)壓山西叛亂中立有功勛,被康熙皇帝委以重任,派往南京擔(dān)任江寧織造一職。
江寧即今日之南京。江寧織造,是內(nèi)務(wù)府設(shè)在南京的機構(gòu),表面職責(zé)是為皇室辦理綢緞服裝及采買各種御用物品。這個官職品級看似不高,也無顯赫之權(quán),實則卻是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職位。
除了為皇家置辦衣物,江寧織造還一度掌握著江南地區(qū)的銅材采購、管理糧食價格,甚至涉及鹽政等事務(wù),這些無一不是關(guān)乎國家經(jīng)濟命脈的要務(wù)。因此,這個職位堪稱“天下第一肥差”,非皇帝絕對信任的心腹不能擔(dān)任。
按常制,江寧織造應(yīng)每三年輪換一人。然而在康熙、雍正兩朝,曹家子孫三代四人(曹璽、曹寅、曹颙、曹頫)卻在這個位置上連續(xù)擔(dān)任了長達五十八年之久。其中,曹璽任職二十三年,曹寅任職二十年。如此曠日持久的恩寵,使得曹家積累了巨大的財富與人脈,成為名副其實的江南第一望族,也充分體現(xiàn)了康熙皇帝對曹家的極度器重與信賴。
康熙皇帝親政后,曹家的興盛達到了頂峰。曹寅的母親孫氏被誥封為一品夫人,榮耀已極。曹家的兩個女兒均被指婚給皇室宗親,一個嫁給了平郡王愛新覺羅·訥爾蘇,另一個則被賜婚給蒙古國王。一介包衣奴才之家,能獲得如此顯赫的皇恩,康熙與曹家關(guān)系之密切,可見一斑。
也正因著這層特殊關(guān)系,康熙皇帝一生六次南巡,有四次都以曹家的江寧織造署作為行宮,由曹家負責(zé)接駕??滴跄涎玻^非后世影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中所描繪的那般簡樸。相反,南巡是聲勢浩大、極盡奢靡的國家盛典。
皇帝駐蹕于奴才家中,曹家自然不敢有絲毫怠慢,不可能讓皇帝居住普通客房,更不可能按照自家的日常標準來接待。為此,曹家不惜耗費巨資,專門建造了奢華的行宮。這座行宮,便是《紅樓夢》中賈府為迎接元妃省親而修建的“大觀園”之歷史原型。其間的吃穿用度,全部仿照宮廷規(guī)格,所耗費的銀兩之巨,可想而知。這空前絕后的接待“殊榮”,也為曹家日后巨大的財政虧空,埋下了致命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