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在卸任前的一席話,把馬尼拉政壇氣得不輕。他說:“菲律賓人似乎喜歡殖民者?!?/p>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
這句話不長,但分量不輕。菲律賓海警迅速公開反駁,說這話“刺痛了菲律賓人的民族自尊”。
看似一場口水仗,實際上卻點中了菲國內(nèi)一個藏了很久的老問題——對外部勢力的過度依賴,不僅沒帶來安全感,反倒把國家?guī)нM了更復雜的局。
被殖民的歷史陰影,沒被時間帶走
菲律賓這塊土地上,從西班牙到美國,再到日本,幾百年里一直被別人“管理”。雖然獨立早就實現(xiàn),但歷史留下的思維模式卻沒那么快清除。
換句話說,雖然換了旗幟,腦子里那套“靠大國保護”的觀念還在。
最近幾年,菲律賓在安全上越來越靠近美日。美菲軍事合作越來越緊密,聯(lián)合演習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連日本也頻頻出現(xiàn)在菲律賓的海上項目中。
對外強硬的姿態(tài)看起來像是“自主防衛(wèi)”,但背后的邏輯更像是“站在大國旁邊才有底氣”。
中國大使臨別前的那句話,說穿了就是這點。不是諷刺,而是提醒。
因為在區(qū)域局勢越來越復雜的當下,一個國家如果總是把希望寄托在域外勢力身上,結(jié)果往往不是更安全,而是更容易被推到風口浪尖。
內(nèi)外交困下的馬科斯政府,正走在一條越來越窄的路上
在菲律賓國內(nèi),馬科斯政府正面臨不小的壓力。今年年中,圍繞公共工程腐敗問題,民眾自發(fā)組織了大規(guī)模抗議。
菲律賓總統(tǒng)馬科斯
在馬尼拉和多個省份,一場名為“萬億比索游行”的群眾行動迅速擴散??棺h者認為,數(shù)額巨大的國家預算并沒有真正用在老百姓身上,反倒被浪費在低效甚至腐敗的項目中。
除了腐敗問題,民生也讓人揪心。大米價格居高不下,市場供應緊張,馬科斯當初承諾的“平價糧食”遲遲沒有實現(xiàn)。
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不斷增加,社會焦慮感在加劇,許多人開始懷疑政府是否真的能管好國家。
在這種情況下,馬科斯政府在外交上的舉動就顯得格外敏感。尤其是在南海問題上,菲律賓的表態(tài)和行動越來越激進。過去一年多時間里,圍繞仁愛礁和黃巖島的摩擦不斷升級。
菲律賓方面多次派出海警船進入爭議海域,還頻繁邀請外媒記者隨船拍攝。鏡頭里,菲律賓展現(xiàn)的是“被欺負”的形象,但背后其實是一次又一次精心制造的對抗畫面。
這種做法短期內(nèi)可能贏得一些國際同情,但長期看,反而加劇了地區(qū)局勢的緊張。一個區(qū)域如果總是被矛盾和沖突占據(jù),那對任何國家的經(jīng)濟和民生都是一種消耗。
外部勢力的加碼,不等于本國利益的增長
最近一段時間,美軍在南海的活動越來越頻繁。從偵察行動到聯(lián)合演習,再到情報共享,美國似乎在用全方位的方式向菲律賓“示好”。
中國海警用水炮驅(qū)逐菲律賓船只
日本也沒閑著,在防務領域不斷向菲律賓靠攏,不僅提供設備,還開始參與一些關鍵基礎設施建設。
然而,表面上的合作背后,利益的分配并不對等。比如,美方雖然嘴上表示支持菲律賓主權(quán),但在貿(mào)易上卻不手軟。
今年,特朗普政府宣布對菲律賓部分出口商品征收高關稅,理由是“保護本國產(chǎn)業(yè)”。這讓不少人意識到,所謂的“盟友關系”,更多還是基于自身利益。
菲律賓在這種關系中扮演的角色,并不是主導者,而更像是一個“可被利用的節(jié)點”。一旦局勢變化,外部國家是否還會同樣站在原地,是個問號。把國家安全壓在別人身上,本身就是一種風險。
南海問題不是游戲,誰都輸不起
南海這片海域,本該是合作的通道,卻越來越像是矛盾的集中點。菲律賓方面不斷用挑釁行為制造摩擦,借助外部力量擴大影響。
而中國方面則多次表態(tài),希望通過對話解決爭議,堅持以歷史和法律為依據(jù),維護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
過去,中國和越南通過談判完成了北部灣劃界,這是區(qū)域國家間和平協(xié)商的一個好例子。但類似的善意在當前的中菲關系中,卻常常被誤解甚至故意忽視。
最近中國提出設立黃巖島自然保護區(qū),也被部分媒體解讀成“強化控制”,但從內(nèi)容看,更多是一種秩序管理措施,而不是擴張行為。
南海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可能靠一兩次對抗解決。更重要的是,相關國家能否放下短期政治算計,真正從區(qū)域和平和發(fā)展出發(fā),尋找穩(wěn)定的合作路徑。
留給菲律賓的時間不多了,方向要選對
回到最初的話題,中國大使那句“菲律賓喜歡殖民者”,為什么會讓人反應這么大?因為話糙理不糙。歷史的影子還在,現(xiàn)實的困局也在。
馬科斯政府如果繼續(xù)把國家外交綁在大國對抗的戰(zhàn)車上,不僅解決不了內(nèi)部問題,還可能把菲律賓推到更不利的位置。
臺島局勢也在發(fā)生變化。美國軍艦頻繁穿越臺島周邊海域,區(qū)域緊張感持續(xù)上升。如果菲律賓繼續(xù)在南海問題上火上澆油,未來是否會被卷入更大的地緣沖突中,沒有人能保證。
對于普通菲律賓人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是下個月的米價和下雨后能不能不泡水。而不是哪艘軍艦又出海了,哪位將軍又發(fā)聲明了。
如果國家的政策一直圍著大國轉(zhuǎn),而不是圍著老百姓轉(zhuǎn),那問題不在別人,而是在自己。
大國之間的博弈,不是靠站隊就能贏的游戲。菲律賓要想走出現(xiàn)在的困局,得先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是一個穩(wěn)定發(fā)展的國家,還是一個隨時可能被卷入沖突的前哨?
這個答案,別人給不了,得自己找。中菲之間的合與不合,不只是外交選擇,更是國家未來的方向感問題。選對了,是出路;選錯了,是深淵。
信息來源: 中國國防部、外交部例行發(fā)布會:多次回應菲律賓在仁愛礁、黃巖島的“沖撞”“闖礁”等行為,強調(diào)中方立場,并公布相關音視頻證據(jù)。 中國外交部官網(wǎng):發(fā)布了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卸任前與菲律賓總統(tǒng)馬科斯會晤的信息,其中包括其對中菲關系的表態(tài)與離任發(fā)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