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的自書紅色加倍潤例·北京畫院藏 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齊白石版權(quán)擁有者)
了解中國畫的朋友都知道,中國畫用的紅色,一般是胭脂。但是白石先生用的紅色是什么呢?不一定是胭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到白石先生當(dāng)年的潤筆單。這個潤筆單上寫著這么一條:多用紅色者,畫價加倍。我們就品出來了:白石先生哪幅畫里邊有大量紅色,這幅畫的價錢一定比同尺幅的其他畫貴。白石先生為什么要這么規(guī)定?這紅色又到底有什么文章呢?
▲齊白石作品《荔枝》·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齊白石版權(quán)擁有者)·少白公子湯發(fā)周供圖
這紅色,可不是胭脂,這是西洋紅。顧名思義,西洋紅,它一定就不是咱們中國傳統(tǒng)的紅色,而是從西洋進口來的。就是說,白石先生當(dāng)年畫畫,也用上了進口貨。到底這西洋紅是怎么來的,我有一個直覺:有可能齊白石從吳昌碩先生那里學(xué)來的?因為吳昌碩是“海派”畫家,可能是最早接觸西洋紅的中國畫家之一。當(dāng)年白石先生看了吳昌碩的畫曾經(jīng)說,吳昌碩用的這個西洋紅“色奪胭脂,古艷絕倫”,所以很快他也用了。
▲齊白石晚年作品《牡丹》·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齊白石版權(quán)擁有者)·少白公子湯發(fā)周供圖
至于說這西洋紅有多么貴重,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齊白石弟子-婁師白先生當(dāng)年向齊白石拜師,拜師過程中,肯定有一些細節(jié),徒弟送給師父拜師禮,師父也要回贈徒弟禮物,雙方互贈。當(dāng)年齊白石先生回贈婁師白的是什么禮物呢?我老師當(dāng)年跟我說,齊白石先生送了他一套毛筆,還送了一套自己的畫譜和印譜。這之后,齊老掏出腰上的一串鑰匙,走到柜子那兒,把柜子打開,取出西洋紅,到小秤上稱了二兩。再到一邊拿出了個空瓶。這空瓶上面寫著“味之素”
,就是當(dāng)年進口的日本的味精。齊老仔仔細細地把這二兩西洋紅放進這個空瓶里,給了婁師白。從這些細節(jié),大家也能品味出,西洋紅在當(dāng)時的價值,非一般普通顏料可比。所以,大量用洋紅的畫作價格翻倍,也就容易理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