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U22熱身賽剛打完,球迷也都炸開了鍋,畢竟90比66的比分擺在這,是誰也不能說沒看出那種降維打擊的感覺,這場球本來沒啥壓力,打的是加拿大大學隊,可在全運會臨近的節(jié)骨眼上,每一場都是練兵,也是給主力們最后定調的機會,有意思的是,場上風頭不只在得分機器王浩然身上,反倒是徐昕——那個被租去廣州練級的2米26中鋒,成了最近所有人討論的焦點,這事其實挺繞,廣東隊內線缺人,但杜鋒偏愛四五號位搖擺,導致徐昕一直沒能吃到餅,現(xiàn)在去廣州隊鍛煉,說白了,是兩隊一起賭天賦,只要練出來就是雙贏。
過程里有個細節(jié)最扎眼:徐昕這場球的表現(xiàn)比之前提升不止一個檔次,肉眼可見的壯實,跟對抗硬碰硬都不虛,頂在籃下那一下,已經有點老牌中鋒的范兒了,更重要的是,他內線不沉球,出手果斷,像是終于明白自己2米26這高度該怎么用,你說巧不巧,之前廣東隊苦于傳統(tǒng)中鋒沒空間能力,結果徐昕這回打出來,反而成了最標準配置,能頂能防,兼顧內線拉開,難怪大家都說朱芳雨舍不得讓他跑別家,要不是杜鋒喜歡機動型打法,徐昕絕對不會被租走,說到底,廣東隊是把話撂下,要三年后鐵定簽回,主打一個不講道理的寵愛。
廣州隊接手徐昕,看似是撿了個便宜,但細想也是壓力山大,他們內線本就只有李祥波撐門面,等于給徐昕騰了足夠的一號位資源和戰(zhàn)術空間,這玩法其實挺拼,萬一徐昕真打出來,廣州就是培養(yǎng)基地,廣東一來就搶人,球迷都懂這種套路,但現(xiàn)實是廣州自己也缺本土優(yōu)質中鋒,李炎哲和焦泊喬在隊里混出名堂,全是靠機會和使用率堆出來,現(xiàn)在全隊為他鋪路,出場時間隨便上,容錯空間大到讓人眼紅,這種養(yǎng)法,不出意外就是所有CBA隊都羨慕的模式,線上擺爛,線下賭天賦,廣州隊真敢放開一切讓徐昕練,有點當年遼寧養(yǎng)韓德君的即視感。
你的問題可能就是,徐昕真的能練出來嗎,也不怕說,現(xiàn)在CBA里本土中鋒資源緊缺,能有2米26身高臂展還能移動的不多,杜鋒之前的主旋律是機動型五號位,像王少杰、焦泊喬都屬于靈活搖擺人作風,偏偏傳統(tǒng)中鋒沒有外線投射就很吃虧,徐昕吃了點虧,但身材和對抗上的進步太明顯,他要是真的把空間感和進攻意識磨出來,廣東隊會像抓到寶一樣把他拿回來,用就一個字,狠一點,畢竟朱芳雨都公開喊話了,未來三年要簽回徐昕,誰跟你打客氣,球迷也不管什么租借還是買斷,到點就要人,廣東這么干,不是第一次。
場上的細節(jié)沒騙誰,這場熱身賽里徐昕進攻端表現(xiàn)得越來越有自主性,不再只是站樁吃餅的傳統(tǒng)中鋒,他主動去頂人,搶籃板,一口氣護框之后還能跟隊友做配合,不被對方包夾就敢直接上手,防守端也有亮點,站位壓得很死,不給對方內線倒手空間,說真的,這就是過去廣東內線一直缺的硬度,全隊節(jié)奏被他帶起來,反倒讓主攻王浩然沒那么孤獨,再加上張興亮的小范圍串聯(lián),廣東U22這套陣容,比想象中要板正得多,拼接起未來廣東隊主力框架,都不是開玩笑的事。
租借這操作本身也夠現(xiàn)實,兩隊各取所需,廣東等于給自己留后路,廣州借天賦提升陣容厚度,球迷嘴上懟來懟去,心里其實明白,這就是CBA生態(tài)里的培養(yǎng)套路,本地中鋒不是誰養(yǎng)出來就能隨便賣,總經理朱芳雨就是要把局布死,徐昕一練成,立馬高價回購,別的隊想插手,壓根沒機會,說到底,這場熱身賽只算行業(yè)縮影,廣東和廣州背后的利益算計還得持續(xù)觀望。
最后的結論也不繞了,今年全運會廣東U22男籃的靠譜支點,一半在王浩然,一半就在徐昕,杜鋒戰(zhàn)術如果回頭要重啟傳統(tǒng)中鋒路線,估計徐昕是頭號備選,三年內簽約不是空口說白,廣東隊造王的規(guī)矩是明著來的,參考韓德君在遼寧的成長歷程,本土中鋒只要有天賦,整個聯(lián)賽都會圍著他轉,廣東不可能眼睜睜看著徐昕去別隊亮相,眼下內線缺口大,徐昕練級的模式堪稱中國籃球最賊最實用的養(yǎng)成案例,只要球迷別著急,未來8到10年廣東隊有望一口氣解決幾個賽季最大懸念,套路是老的,但效果還真不錯,說白了,就是一步步把局下死,主打一個不走尋常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