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你是?"木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佝僂的老婦人站在門口,干枯的手扶著門框,渾濁的眼睛里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光。
張懷遠喉嚨像被什么堵住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他看著眼前這個滿頭白發(fā)、穿著洗得發(fā)白舊衣服的老人,突然雙膝跪地,抱著她的腿嚎啕大哭。這一跪,跪掉了五十多年的執(zhí)念,也跪碎了一個隱藏了半個世紀的秘密……
01
北京的秋天來得特別早。張懷遠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手里拿著一張泛黃的黑白照片。照片是從舊相冊里掉出來的,他本來在整理柜子,沒想到會翻出這張照片。
照片里的女孩站在一棵大榕樹下,扎著兩條麻花辮,穿著補丁摞補丁的藍布衣裳,正對著鏡頭笑。那笑容干凈得像山里的泉水,讓人看了心里就暖和。
"爸,您在看什么呢?"女兒張敏從廚房走出來,看到父親盯著照片發(fā)呆。
張懷遠趕緊把照片收起來,搖搖頭:"沒什么,老照片。"
"您最近總是這樣,魂不守舍的。"張敏在他身邊坐下,"是不是又想媽媽了?"
老伴走了三年了。這三年里,張懷遠一個人住在這個空蕩蕩的房子里,兒女們都在國外,一年也回不來幾次。他每天的生活就是看看報紙,在小區(qū)里遛遛彎,晚上看會兒電視就睡覺。日子過得平靜,可心里總覺得缺了點什么。
"敏敏,我想去趟廣西。"張懷遠突然開口。
"廣西?"張敏愣了,"您去那兒干什么?現(xiàn)在天這么熱,您這身體……"
"我想回去看看。"張懷遠打斷她,"就是想去看看當年待過的地方。"
張敏皺起眉頭:"爸,您都七十八了,一個人去那么遠,我不放心。要不等我下個月休假,陪您一起去?"
"不用。"張懷遠站起來,"我自己能行。你們都忙,不用管我。我就是想……想去看看一個老朋友。"
"什么老朋友?"張敏追問。
張懷遠沒回答,徑直走進臥室,開始收拾行李。他知道如果告訴兒女實情,他們肯定不會同意??墒沁@件事,他已經(jīng)壓在心底五十多年了,不去做,這輩子就真的沒機會了。
三天后,張懷遠坐上了南下的火車。女兒送他到站臺,千叮嚀萬囑咐,他都一一應(yīng)下。火車緩緩開動,他看著窗外掠過的風景,心跳得厲害。
火車的節(jié)奏很催眠,可張懷遠卻睡不著。他坐在硬座車廂里,周圍是各種說話聲、小孩哭鬧聲,混成一片喧囂。他閉上眼睛,那些塵封的記憶就像放電影一樣,一幕幕在腦海里閃過。
那是1970年的冬天。他作為北京知青被分配到廣西的一個小山村,叫石嶺村。第一次坐那么久的火車,又轉(zhuǎn)了好幾趟汽車,到村里的時候天都黑了。
生產(chǎn)隊長是個黑瘦的中年漢子,姓韋,話不多。他帶著張懷遠到知青點,那是村口一間土坯房,屋里住著七八個知青,都是從北京、上海來的。
第二天一早,他被派去學插秧。北京城里長大的孩子,哪里干過這種活?他在田里站著,看著其他人麻利地彎腰、插秧,自己卻手足無措。
"你這樣不行,要這樣彎腰。"一個聲音在身后響起。
他回頭,看見一個姑娘挑著兩桶水走過田埂。姑娘十八九歲的樣子,皮膚被太陽曬得有點黑,但五官清秀,一雙眼睛特別亮。
"我叫韋秀蘭,你可以叫我阿秀。"姑娘放下水桶,卷起褲腿走進田里,"我教你。"
就這樣,他認識了阿秀。后來才知道,她是生產(chǎn)隊長的女兒,家里有三個孩子,她是老大。
阿秀很耐心。她手把手地教他怎么拿秧苗,怎么插得快又穩(wěn),怎么在泥地里走路不摔跤。她說話帶著濃重的方言口音,他有時候聽不懂,她就比劃著,兩個人常常因為這個笑成一團。
"你們北京城是不是特別大?"有一天收工后,阿秀問他。
"大。"張懷遠坐在田埂上,"從東頭到西頭,要坐很久的公交車。"
"公交車是什么?"
"就是……很大的車,能裝很多人。"他試著解釋。
阿秀眼睛里閃著向往的光:"我從來沒出過縣城。聽說火車跑起來比牛車快一百倍,是真的嗎?"
"差不多吧。"張懷遠笑了,"以后有機會,你可以去北京看看。"
"我?"阿秀搖搖頭,"我這輩子能去趟縣城就不錯了。"
張懷遠看著她,心里突然有點酸。這個姑娘,明明跟北京那些女孩差不多大,可是她的世界,就只有這個小山村。
02
日子一天天過去。張懷遠漸漸適應(yīng)了農(nóng)村的生活,也跟阿秀越來越熟。他發(fā)現(xiàn)自己總是不自覺地找她說話,看到她在田里干活,心里就覺得踏實。
那年夏天特別熱。有一天晚上,張懷遠睡不著,就出去走走。走到村口的老榕樹下,看見阿秀坐在那里,仰頭看星星。
"這么晚了還不睡?"他走過去。
阿秀側(cè)過頭:"熱,睡不著。你也是?"
"嗯。"他在她身邊坐下,"北京的夏天沒這里熱。"
"我還是想去看看。"阿秀說,"北京城到底是什么樣子。"
張懷遠想了想:"你知道天安門嗎?"
"知道啊,毛主席在那里。"
"天安門廣場特別大,能站幾十萬人。廣場邊上有故宮,那是以前皇帝住的地方,房子都是紅墻黃瓦,特別漂亮。"張懷遠說著,"還有北海公園,湖上可以劃船。冬天湖結(jié)冰了,能在上面滑冰。"
阿秀聽得入神:"一定很好玩吧。"
"以后我?guī)闳ァ?張懷遠脫口而出。
阿秀轉(zhuǎn)頭看他,月光下,她的眼睛亮晶晶的:"真的?"
"真的。"張懷遠說完,突然意識到自己說了什么,臉有點發(fā)燙。
阿秀沒說話,只是笑了笑,低下頭去。
從那天起,兩個人之間的氣氛變得不太一樣了。他們還是一起干活,一起說話,但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在空氣里流動。
有一次,張懷遠在山上砍柴,不小心被樹枝劃傷了手臂。傷口不深,但血流得挺多。阿秀看見了,趕緊撕下自己衣服的一角,給他包扎。
"疼不疼?"她低著頭,小心翼翼地打著結(jié)。
"不疼。"張懷遠看著她,心跳得特別快。
"下次小心點。"阿秀抬起頭,兩個人的臉離得很近,近到他能看清她臉上細小的絨毛。
那一刻,他突然很想吻她??伤麤]敢。
晚上回去后,他翻來覆去睡不著。他知道自己喜歡上她了。這份感情來得突然,卻又好像理所當然。在這個陌生的小山村里,是她讓他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第二天,他去找阿秀。他說:"阿秀,我……我喜歡你。"
阿秀愣住了,臉一下子紅了,像熟透的蘋果。她低著頭,半天不說話。
"你要是不喜歡我,就當我沒說。"張懷遠緊張得手心都出汗了。
"誰說我不喜歡了。"阿秀的聲音小得像蚊子叫,"我早就……早就喜歡你了。"
張懷遠的心一下子就飛起來了。他想拉她的手,可又不敢,就那么傻傻地站著,笑得合不攏嘴。
從那以后,兩個人就偷偷地在一起了。他們不敢讓別人知道,只能趁著早晚沒人的時候見面。有時候是在河邊,有時候是在山坡上,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村口的老榕樹下。
"懷遠,你說以后真的能帶我去北京嗎?"有一天晚上,阿秀問他。
"能。"張懷遠握著她的手,"等我能回城了,我就娶你,帶你去北京。"
"我爸肯定不會同意的。"阿秀嘆了口氣,"他說,女孩子就該嫁到村里,守著家過日子。"
"那我們就自己決定。"張懷遠說,"我不會讓你一輩子待在這里的。"
阿秀靠在他肩上,輕輕說:"只要能跟你在一起,去哪里我都愿意。"
那段時間,是張懷遠這輩子最快樂的日子。每天睜開眼睛,想到能見到阿秀,整個人就充滿了干勁。他覺得所有的辛苦和勞累都不算什么,因為有她在。
可好景不長。
03
1972年的秋天,張懷遠突然接到通知,說知青可以回城了。消息傳來的那天,知青點里所有人都歡呼雀躍,只有張懷遠高興不起來。
他去找阿秀。阿秀正在院子里曬谷子,看見他來,笑著說:"聽說你們要回去了?"
張懷遠點點頭,心里堵得慌:"我不想走。"
"傻話。"阿秀放下手里的活,"北京多好啊,你回去才對。"
"那你呢?"張懷遠走過去,"我走了,你怎么辦?"
阿秀低下頭,半天才說:"我……我在這里等你。你回去把事情辦好了,就回來接我,好不好?"
"好。"張懷遠用力點頭,"我一定會回來接你的。我們?nèi)ケ本?,結(jié)婚,過我們自己的日子。"
阿秀的眼睛紅了:"你要記得我說的話。"
"我記得。"張懷遠把她抱進懷里,"我不會忘記你的。"
臨走的那天早上,阿秀送他到村口。她手里拿著一個布包,塞到他手里。
"這是什么?"張懷遠問。
"你回去再看。"阿秀咬著嘴唇,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你要記得,我在這里等你。"
"我知道。"張懷遠握著她的手,"最多兩年,我一定回來接你。"
汽車發(fā)動了。張懷遠坐在車里,看著阿秀站在老榕樹下,一直向他揮手。他趴在車窗上,直到再也看不見她的身影,才坐回座位上。
打開布包,里面是一條繡花手帕。手帕上繡著一對鴛鴦,針腳細密,一看就花了很多心思。角落里還繡著兩個字:念遠。
張懷遠握著手帕,眼淚一下子就流下來了。
回到北京后,他被分配到一家工廠當工人。他寫信給阿秀,把地址、單位都告訴她,讓她給他回信。
可他等了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始終沒有收到回信。他又寫了幾封信,還是沒有回音。
"會不會是地址寫錯了?"同事老李說,"那年代,郵政也不太靠譜。"
張懷遠心里著急,可又沒辦法。那時候打長途電話很難,村里也沒有電話。他想再回去一趟,可單位不批假。
日子一天天過去。他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去門房問有沒有他的信。每次門房師傅搖頭,他的心就往下沉一點。
半年后,他家里開始給他張羅相親。母親說:"你也老大不小了,該成家了。"
"我不想結(jié)婚。"張懷遠說。
"為什么?"父親皺起眉頭,"你是不是在外面有什么人了?"
張懷遠沉默了。他不知道該怎么跟父母說阿秀的事。說了,父母肯定不會同意??刹徽f,他們又會一直逼著他相親。
"爸,媽,我……我在廣西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姑娘。"他硬著頭皮說。
"什么?"母親的聲音立刻提高了八度,"你在鄉(xiāng)下談對象了?"
"我們是真心的。"張懷遠說,"我答應(yīng)過她,會回去接她來北京。"
"胡鬧!"父親一拍桌子,"你知不知道你這樣做會害了人家?一個鄉(xiāng)下姑娘,來北京能干什么?你讓她怎么生活?"
"我會照顧她。"
"你拿什么照顧?"母親也急了,"你現(xiàn)在一個月工資才三十幾塊錢,自己都養(yǎng)不活,還要養(yǎng)個老婆?你們住哪里?吃什么?"
張懷遠說不出話來。他知道父母說的都是現(xiàn)實問題,可他不能就這樣放棄阿秀。
"兒子,聽媽的話。"母親緩和了語氣,"那個姑娘也不一定在等你。你們年輕人,在一起的時候覺得好,一分開就忘了。再說了,你都半年沒收到她的信了,說不定她早就嫁人了。"
這話像一把刀,直接扎在張懷遠心上。他想反駁,可又覺得無力。是啊,半年了,阿秀為什么不給他寫信?會不會真的像母親說的,她已經(jīng)嫁人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家里的壓力越來越大。父母不停地給他介紹對象,親戚朋友也輪番勸說。他像一個溺水的人,拼命想抓住什么,可周圍什么都沒有。
最后,他妥協(xié)了。
1973年的春天,他跟一個叫劉芳的姑娘結(jié)了婚。劉芳是他同事的妹妹,人很好,溫柔體貼??蓮垜堰h知道,自己的心不在她身上。
新婚之夜,他躺在床上,腦子里想的都是阿秀。他想起她站在榕樹下?lián)]手的樣子,想起她說"我在這里等你"的時候,眼里的期待和信任。
他覺得自己是個騙子。
婚后,他把那條繡花手帕藏在箱子最底層,再也沒拿出來看過。他不敢看,一看就覺得愧疚。他告訴自己,要好好對劉芳,要過好現(xiàn)在的日子。至于阿秀,就讓她留在記憶里吧。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他有了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工作、生活、孩子的教育,這些瑣事填滿了他的時間,那段往事漸漸被壓在心底,只有偶爾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會隱隱作痛。
04
火車到站的時候,已經(jīng)是第三天下午了。張懷遠拎著行李走出車站,眼前是一座陌生的城市。
當年的小縣城早就變了樣。高樓大廈到處都是,寬闊的馬路上車水馬龍。他站在廣場上,一時不知道該往哪里走。
"師傅,去石嶺村怎么走?"他問一個路人。
"石嶺村?"那人想了想,"哦,你說的是那個拆遷的村子吧?現(xiàn)在那里都成鎮(zhèn)了。你坐12路公交,到石嶺鎮(zhèn)下車。"
張懷遠心里一緊。拆遷了?那阿秀還在那里嗎?
他找到公交站,上了車。車子開出城區(qū),路兩邊的景色漸漸變得熟悉起來。那些山,那些田,雖然都建了新房子,可輪廓還是當年的樣子。
到了石嶺鎮(zhèn),他下了車。這里確實跟記憶里不一樣了。原來的村子變成了一個小鎮(zhèn),主街上商鋪林立,很是熱鬧。他沿著街道往里走,想找到當年的知青點,可走了半天也沒找到。
"大爺,您找什么地方?"一個開雜貨店的大嬸看他在門口轉(zhuǎn)悠,問道。
"我找……找石嶺村原來的生產(chǎn)隊部。"張懷遠說。
"哎呀,那都多少年前的事了。"大嬸說,"早拆了。你是以前在這里下鄉(xiāng)的知青吧?"
"是。"張懷遠點點頭,"我想找個人,她叫韋秀蘭,是以前生產(chǎn)隊長的女兒。您知道她現(xiàn)在在哪里嗎?"
大嬸想了想:"韋秀蘭?這個名字有點耳熟……哦,你說的是不是那個獨居的老太太?"
張懷遠的心一下子提起來了:"對,就是她。她現(xiàn)在住哪里?"
"你等等。"大嬸喊了一嗓子,"老韋!出來一下!"
一個老頭從店里走出來,花白頭發(fā),臉上都是皺紋。
"什么事?"老頭問。
"這位同志找韋秀蘭,就是老韋家那個一直沒嫁人的姑娘。"大嬸說。
老頭打量了張懷遠一眼:"你找她做什么?"
"我是她……她以前的朋友。"張懷遠說,"這次回來,想看看她。"
老頭的表情有點復(fù)雜:"她啊,搬到鎮(zhèn)上去了。就在老街那邊,具體哪個門牌號我不記得了。你去那邊打聽打聽,應(yīng)該能找到。"
"謝謝,謝謝。"張懷遠連忙道謝。
老街是鎮(zhèn)上比較破舊的地方,路面坑坑洼洼,兩邊都是老房子。他挨家挨戶地打聽,終于有個鄰居告訴他:"韋秀蘭?就住在前面第三個巷子里,最里面那間。"
張懷遠走進巷子,心越跳越快。巷子很窄,只能容一個人通過,兩邊的墻皮都剝落了,露出里面的磚。走到最里面,他看見一扇斑駁的木門。
他站在門前,手舉起來又放下,放下又舉起來。他突然有點害怕了。怕什么呢?怕她已經(jīng)忘記自己了?還是怕她恨自己?
深吸一口氣,他終于敲了敲門。
"誰???"里面?zhèn)鱽硪粋€沙啞的女聲。
"我……我找韋秀蘭。"張懷遠的聲音都在發(fā)抖。
腳步聲響起,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老婦人站在門口,頭發(fā)全白了,臉上滿是皺紋,穿著一件洗得發(fā)白的藍布衣裳。她抬起頭,看到張懷遠,整個人愣住了。
兩個人就這樣對視著,時間好像靜止了。
"你是……懷遠?"她的聲音輕得像一陣風。
張懷遠點點頭,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他想說話,可喉嚨像被什么堵住了,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阿秀……"
"你來了,你終于來了……"她的聲音里帶著哭腔,也帶著釋然。
05
兩個人在屋里坐下。阿秀給他倒了杯水,手還在抖。
"你……你怎么突然來了?"她問。
張懷遠擦了擦眼淚:"我老伴三年前去世了。孩子們都在國外,我一個人在家,總是想起以前的事。想來想去,覺得這輩子要是不來看你一眼,會后悔一輩子。"
阿秀低下頭,半天才說:"你過得好就行。我……我一直擔心你過得不好。"
"阿秀,我對不起你。"張懷遠握住她的手,"我當年答應(yīng)過你,說要回來接你的,可我沒做到。"
"不怪你。"阿秀搖搖頭,"但有件事我一直沒敢跟你說..."
"什么事?"張懷遠愣住了。
阿秀站起來,走到床邊,從枕頭下拿出一個舊信封。她把信封遞給張懷遠:"你看看吧。"
張懷遠顫抖著打開信封,文字映入眼簾的那一刻,他瞬間腦子一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