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雅典/羅馬9月29日電 當地時間9月25日至28日,“遇·鑒”文明交流互鑒活動在希臘雅典和意大利威尼斯、羅馬舉辦。來自中、希、意三國及歐洲其他國家政府、學界、文化等領域的代表圍繞文明互鑒、城市發(fā)展等議題展開交流。
25日上午,在雅典舉辦的“古城新韻——重慶對話雅典”城市文明對話活動上,雅典副市長尼科斯·基索格洛斯表示,雅典與重慶同為歷史文化名城,依山傍水,有很多共同點,雅典期待與重慶進一步深化合作。
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文明辦主任趙德明說,重慶正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建設,努力打造內陸開放高地與山清水秀美麗之地。他向在場的希臘嘉賓發(fā)出“在文化旅游上‘共賞’、在經貿產業(yè)上‘共贏’、在文明互鑒上‘共進’”的邀請。
25日下午,“世界記憶 和平愿景——城市記憶下的和平發(fā)展之路”展覽活動在雅典舉辦,這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首次走進希臘辦展。展覽圍繞歷史、文明、和平三大維度,通過170余幅歷史圖片、40件(套)實物展品和視頻、音頻及場景互動裝置,全面呈現南京從大屠殺的創(chuàng)傷中重生的歷程。
現代希臘歷史圖片檔案館主席埃夫西米奧斯·齊克尼斯參觀后說,《南京大屠殺檔案》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令人欣慰的是這段歷史受到世界的重視。
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也是中意建交55周年。27日,“運河揚帆 文明互鑒”中歐運河城市文明對話會在意大利威尼斯舉行。威尼斯大學校長李集雅說,威尼斯和揚州因馬可·波羅而緊密聯系在一起,希望雙方繼續(xù)致力于對話與合作。
揚州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院院長周欣說,運河如同一條跨越時空的絲帶,一端連著意大利威尼斯水巷,另一端牽著中國揚州古運河。揚州秉持以人為本理念,通過現代化手段延續(xù)古城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希望古城保護與文化傳承的對話長久延續(xù),讓中歐文明互鑒的紐帶更加堅實。
28日,“2025中意城市文明對話”在羅馬舉行,來自中意兩國政府、高校、智庫和城市管理機構的專家學者圍繞“文脈賡續(xù)與城市文明建設”主題展開交流。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在發(fā)言時說,中華文明“和而不同”與歐洲文明“多元一體”價值內涵相通。中意應在文化遺產保護、城市治理、可持續(xù)發(fā)展等領域加強交流合作,共同培育具備國際視野的青年人才。
意中交流協會主席瑪麗亞·莫雷尼表示,城市作為文明的載體,其發(fā)展經驗值得相互借鑒。她希望以此次對話為契機,進一步拓展雙方在文化、教育、創(chuàng)新等領域務實合作,推動更多城市間結對和人文交流項目落地。
在成果發(fā)布環(huán)節(jié),“中國-意大利城市文明聯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希臘的活動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國家文物局、中國駐希臘大使館、雅典市政府等聯合主辦。意大利的活動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駐意大利使領館、意大利議會“中國之友”協會等聯合主辦。(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