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于9月23日圍繞“貫徹落實傳染病防治法 強化公共衛(wèi)生法治保障”主題舉行新聞發(fā)布會。
提問: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在傳染病病種方面有哪些新規(guī)定?法律規(guī)定的不同類型的傳染病是固定的嗎?能否調整?謝謝。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預科院)副主任(副院長)李群:
對傳染病實施分類管理是我國傳染病防控的有效實踐,也是國際的通行做法。修訂前的傳染病防治法,按照傳染病對人體健康和社會的危害程度,將其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對不同類別的傳染病采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通過對傳染病實施分類管理,可以更好地提高傳染病防治水平和成效。
此次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完善:一是進一步明確本法所稱傳染病,分為甲類傳染病、乙類傳染病、丙類傳染病,以及突發(fā)原因不明的傳染病等其他傳染病。二是增加了傳染病分類標準,把傳染病對人體健康和社會的危害程度以及采取的預防控制措施作為分類原則,明確甲類、乙類、丙類傳染病的定義。三是根據我國對傳染病調整的工作實踐,對有關傳染病病種進行了調整,目前法定傳染病病種共40種,甲類2種、乙類27種、丙類11種。
傳染病的分類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國務院及相關部門可以根據傳染病暴發(fā)、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按照法定程序對法定傳染病進行調整。比如對新發(fā)傳染病的認識往往需要一段時間,通過動態(tài)監(jiān)測、調查,根據它的病原學和流行病學的特征以及變化趨勢,調整到相應類別。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傳染病分類可以調整,明確了甲乙丙三類傳染病的調整程序,既體現了科學性,也體現了靈活性和實用性。
比如2009年4月,甲型H1N1流感發(fā)生之初,原衛(wèi)生部將甲型H1N1流感納入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同年7月,隨著疫情形勢發(fā)生變化,將其調整為乙類傳染病,并采取乙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2013年10月,原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將甲型H1N1流感再次調整為丙類,并歸入流行性感冒一并進行管理。
提問: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對應急處置工作作出了相關規(guī)定,請問下一步有哪些工作思路和相關安排?謝謝。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預科院)副主任(副院長)李群:
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進一步強化應急處置工作相關規(guī)定,包括:明確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制定重點傳染病和突發(fā)原因不明的傳染病預防控制應急預案,并規(guī)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疾控部門應當根據有關傳染病預防控制應急預案定期組織開展演練。同時,規(guī)定國家建立健全公共衛(wèi)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提高傳染病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保障水平,國家加強醫(yī)藥儲備,將傳染病防治相關藥品、醫(yī)療器械、衛(wèi)生防護用品等物資納入公共衛(wèi)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實行中央和地方兩級儲備。
為認真貫徹落實法律規(guī)定,將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在應急預案和應急演練方面,將對國家重點傳染病和突發(fā)原因不明的傳染病預防控制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的現狀進行梳理,針對面臨的形勢,研究未來一段時期需要編制應急預案的種類、數量,提出工作計劃和時間表。國家層面將根據輕重緩急原則有步驟啟動應急預案的制修訂工作,并且按照相關要求指導各省做好本行政區(qū)域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
同時,國家每年舉辦“鑄盾”國家級傳染病疫情應急演練,建立常態(tài)化演練機制,指導各地開展針對性傳染病疫情的檢驗性應急演練,進一步提升傳染病疫情應急處置能力和防控水平。
在傳染病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儲備方面,將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省級傳染病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加強省級疾控系統(tǒng)傳染病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儲備工作,以有效應對新發(fā)突發(fā)傳染病疫情等各種緊急情況。/健康科普
來源:國家疾控局
編輯:劉曉璐、張林林
1.
2.
3.
快點“一鍵三連”,
一起健康生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