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稱為“橫豎”都是世界第一的貴州花江峽谷大橋上,《這就是中國》推出特別節(jié)目?!暗責o三尺平”的貴州,憑建設者勇氣與智慧“萬橋飛架”成“高速上的平原”,既賦能經濟民生,更給西部大開發(fā)注入澎湃動能,這正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活體現。
9月29日播出的節(jié)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表示,從江界河大橋到花江峽谷大橋,貴州數十年間以座座“云端之橋”詮釋新時代愚公精神——不搬山,而造通途。
貴州花江峽谷大橋再次刷新世界紀錄,背后是中國建設者用“不斷超越自我”的意志書寫的現代化答卷。張維為指出,這絕非簡單基建,而是新型舉國體制的典范——政府、科研、企業(yè)聯動,10余部門協同,萬名建設者攻堅,最終讓花江大峽谷等天塹變通途,與北盤江、壩陵河等大橋共同織就貴州“高速平原”交通網。
橋梁成為貴州發(fā)展的“造血干細胞”:直接帶動50萬人就業(yè),間接創(chuàng)造千億產值?;ń瓖{谷大橋通車后,兩岸通行時間從2小時壓縮至2分鐘,徹底激活山區(qū)經濟。更前瞻的是“橋旅融合”模式,將橋梁變成集觀光、運動、服務于一體的綜合體,讓基建紅利持續(xù)釋放。
編輯: 周雯飛
責編: 張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