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德國和英國近日宣布重啟聯(lián)合國對伊朗的制裁,聲稱伊朗違反了限制其核計劃的相關承諾。
對此,伊朗方面駁斥此舉“非法無效”,強調任何國家均無義務遵守該制裁;俄羅斯與中國也對歐洲三國的行動表達反對,認為其破壞地區(qū)穩(wěn)定且不符合國際法。
在周日發(fā)布的聯(lián)合聲明中,歐洲三國政府表示,在為期30天的“降級窗口期”結束后,他們啟動了制裁“快速恢復”機制。其理由包括國際原子能機構被拒絕進入伊朗相關設施,以及伊朗境內高濃縮鈾的去向“無法說明”。
“遺憾的是,伊朗并未采取必要行動解決我們的擔憂。”法國、德國和英國在聲明中稱,同時敦促所有聯(lián)合國成員國落實重啟的制裁措施,并強調這一步驟“不意味著外交途徑的終結”。
聲明還寫道:“我們敦促伊朗不要采取任何升級局勢的行動,并重新遵守其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核)保障義務?!?/strong>
此次重啟的制裁措施,恢復了對伊朗的常規(guī)武器禁運、彈道導彈研發(fā)限制、特定人員旅行禁令及指定實體資產凍結,同時對敏感核相關貿易實施限制。
這些處罰最初在2015年《聯(lián)合全面行動計劃》(即“伊核協(xié)議”)中已被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與俄羅斯無法阻止這一制裁重啟,因為該“快速恢復”機制的設計初衷便是規(guī)避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
不過,本月早些時候,中俄曾試圖推動一項聯(lián)合國決議,提議將對伊朗的制裁減免措施延長六個月,但該決議因未獲得足夠票數(shù)而未能通過。
面對歐洲三國的行動,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迅速回應,稱此舉“完全沒有依據(jù)、非法且無效”。他進一步指出,無論是伊朗還是其他國家,在法律層面都沒有遵守該制裁的義務。
俄羅斯同樣對制裁重啟表達強烈反對。俄羅斯外交部表示,“快速恢復”機制的啟動“破壞地區(qū)穩(wěn)定”,并指責歐洲大國故意繞過伊核協(xié)議中的“爭端解決機制”。
“從國際法角度看,這更像是一場法律把戲?!倍砹_斯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稱,“西方多年來未能履行其在伊核協(xié)議中的義務,如今卻試圖用粗暴的法律手段懲罰伊朗?!?/strong>
回溯背景,2018年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xié)議后,伊朗逐步擴大鈾濃縮活動,其濃縮水平遠超協(xié)議商定的限度。今年6月,在以色列與美國聯(lián)合襲擊伊朗核設施后,伊朗進一步限制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其核計劃的檢查權限。
不過,伊朗方面始終堅稱,其核計劃完全用于和平目的,從未尋求獲取核武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