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曾言,語言是文學的魂魄,而他筆下那些鮮活的滬語,恰是跨越方言隔閡的獨特注腳。
汪曾祺1947年在上海
汪曾祺發(fā)現(xiàn),黑龍江作家阿成小說中“有些人唱的都是西北民歌,晉北的、陜北的”“民歌的地域性很強的,但是又有超地域性”。
不僅民歌有“超地域性”,汪曾祺筆下的方言也很龐雜。高郵話、北京話、昆明話之外,“滬語”可能是他使用最多的一種方言。
1983年夏所作《星期天》密集使用了二十多個滬語詞句。小說寫作者20世紀40年代后期在上海做中學教員的經(jīng)歷,自然要營造濃濃的滬語氛圍。20世紀70年代末“復出”之后大量“故里小說”因頻頻涉及上海,用的滬語也不少,充分顯出方言上的“超地域性”。
小說《八千歲》《鮑團長》中的“八舅太爺”年輕時在上海入了青幫,拉黃包車,但他專門拉妓女和舞女,擺明要“白相”她們,“這些妓女和舞女可不在乎,她們心想:倷弗是要白相嗎?格么好,大家白相白相!”
《安樂居》被老友黃裳譽為“力作”,寫北京一小飯館有位“上海老頭”,將許多北京話(包括歇后語)“一律上海話化了,北京字眼,上海語音,挺絕?!?/p>
跟上海毫無關(guān)聯(lián)的不少場合,也會屢屢用到滬語。小說《辜家豆腐店的女兒》寫“東頭一家是個‘茶爐子’,即賣開水的,就是上海人所說的‘老虎灶’?!北尘懊髅魇歉哙],卻偏要牽出“上海人所說的‘老虎灶’?!薄短┥绞傲恪穼Φ琼斨笠活D晚飯贊不絕口,尤其“炒棍兒扁豆”,“照上海人的說法,真是‘嫩得不得了’!”明明一句北方話,不關(guān)上海人什么事,卻偏要“照上海人的說法”。
青年汪曾祺
汪曾祺認為鐵凝小說《孕婦和牛》之神韻,“吳語里有一個字:糯,有些近似?!钡终f“‘糯’只可意會,難以言傳。鐵凝如果不能體會,什么時候我們到上海去,我買一把烤白果讓你嘗嘗?!?0世紀40年代后期一篇散文抨擊上海小販的吆喝不堪入耳,但“秋冬之際賣炒白果”還算動聽:“阿要吃糖炒熟白果。香是香來糯是糯?!痹瓉怼芭础弊衷缇蜕钪灿谒洃浬钐幜?。
汪曾祺說林斤瀾“常常憑借語言來構(gòu)思”,此處的“語言”特指林斤瀾的溫州話。其實汪曾祺本人也“常常憑借語言來構(gòu)思”,尤其上海話。比如他說自己“買菜的過程,也是構(gòu)思的過程”,“提一菜籃,逛逛菜市,比空著手遛彎兒要‘好白相’?!?/p>
他曾說“上海話不是最有表現(xiàn)力的方言”,但有些上海話不能替代,比如“辣辣兩記耳光!”他曾在報紙上讀到一則短文,說有兩個遠洋輪水手想念上海泡飯,“回上海首先要‘殺殺搏搏吃兩碗泡飯!’‘殺殺搏搏’說得真是過癮。”盡管“上海話不是最有表現(xiàn)力的方言”,但許多場合他還是忍不住要秀一秀自己所掌握的上海話。
“五四”以來新文學中吳方言的地位僅次于北方方言。吳方言區(qū)作家寫滬語不足為怪,但高郵人汪曾祺為何要跨越方言區(qū)的隔閡而頻頻寫滬語呢?
三四十年代某些短期生活于上海的非吳語區(qū)作家都會在作品中引入一些上海話。山西人李健吾說物價飛漲,《文藝復興》定價令讀者望而卻步:“我們決定添印廉價本,那就是說另外用此等紙印一種本子,價錢便宜……紙卻‘推板’了。”湖南人沈從文批評某些上海文人弄“白相文學”。短篇《顧問官》讓主角冷不丁來一句“那豬頭三(學上海人口氣)”,可謂奇絕。須知該“顧問官”乃地地道道“湘軍”人物,從未到過上海。盡管他日常愛看《申報》,或許知道“豬頭三”的意思,但豈能“學上海人口氣”講出來?
汪曾祺
李健吾、沈從文(以及40年代和汪曾祺同在上海的“外地”作家臧克家、袁水拍等)“在滬言滬”,皆偶一為之。沒人像汪曾祺這樣離開上海多年還樂此不疲,大寫特寫。
汪曾祺曾引清代竹枝詞“游女拖裙俗漸南”,說高郵“離長江不太遠,自然也受了一些外來的影響”,這主要指吳方言區(qū)的文化浸染。明代高郵人王磐號稱“南曲之冠”,但寫的散曲皆“用北方語言,押北方韻”,這令汪曾祺大為不解,“王西樓似未到過北方,而且好像足跡未出高郵一步,他怎么能說北方話?這又頗為奇怪。有一種可能是當時官話已在全國流行,高郵人也能操北語了?!?/p>
江淮官話無論如何也還是北方官話一個最南面的分支。說高郵所屬的江淮官話區(qū)文化習俗有“漸南”之勢不假,但不能說高郵話不是“北語”。方言認知上這種有意無意的偏誤,大概就是汪曾祺愛寫滬語的主觀因素吧。
汪曾祺筆下許多滬語也通行于吳語區(qū)其他地方,并非滬語所獨有。但他不管這些,反正必須“照上海人的說法”。這也可見他對滬語的偏愛。
汪曾祺1935年夏至1937年夏在江陰(吳方言區(qū))讀了兩年中學。在昆明結(jié)識蘇州人朱德熙(一度家住上海),二人堪稱至交。他們都愛唱昆曲(部分使用吳語),私下寫信多說滬語。“樣板戲”時代經(jīng)常出差上海,與上海滬劇團緊密合作。尤其20世紀40年代后期在上海連續(xù)生活工作了一年零七個月。所有這些經(jīng)歷,無疑皆有助于他對滬語的后天習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